摘 要: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作为科学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尖锐批判了英国传统的古典教育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更是对英国旧社会中采用过度教育的方式深恶痛绝。为此,他强调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最具价值,因此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博弈。在斯宾塞视野中,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重复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三个方面。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基于此,斯宾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分别为自然教育、感觉教育和兴趣教育。这些方法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和启示,不仅能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还具有彌足珍贵的意蕴价值。
关键词:斯宾塞;过度教育;解决之道;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04-0169-03
作者简介:程欣仪(1997.11— ),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西方教育思想史。
引言
赫伯特·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充满着科学主义的色彩。在理论界中,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以及自然教育思想已经研究得较为广泛,但过度教育思想却很少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从学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斯宾塞时代教育变革的诉求、过度教育的阐释以及解决过度教育的相关对策等方面进行相关探析。
一、过度教育的消解:斯宾塞时代教育变革的诉求
19世纪末期,英国逐渐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始走向垄断,整个社会正在转型,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需要解决。“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机器的生产和工业革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以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工厂的出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使英国社会得到进步和发展。[1]”由掌握科学的内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已成为当时的必然诉求。斯宾塞作为科学教育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博弈。他尖锐地批判了英国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强调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最具价值。从前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的方式现在已日益不受重视,禁欲主义在教育中同在生活中一样逐渐消失。这些变革的共同之处在于把以往过度学习的方式转变为科学适度的学习;把早年强迫儿童的违反自然的教育办法改为在最初几年训练儿童的四肢和感觉;把过去死记硬背办法转变为讲授和实验等方式;把以往从规则出发变为从原理着手进行研究。即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遵循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
二、过度教育之阐释
(一)过度的重复教育抹杀了孩子的兴趣
在斯宾塞时代,多数父母都极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常常依据子女在学校所学习的内容来对孩子进行机械的重复教育,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父母心中所期待的那样的人。学校学什么,父母便再次把这些知识教给孩子,久而久之,这种重复教育的现象便流传开来,甚至是愈演愈烈。为此,斯宾塞强调,“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而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把他当作一台机器,命令他做这个,做那个。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强制的、否定的环境有天然的厌倦。”换言之,孩子的天性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也就是说他们本身是热爱学习的,受教育本来是他们的一种需求。但过度的重复教育限制了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一长,会让孩子感到不能被理解和尊重,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主动性,败坏了学习的胃口。短时间看,孩子经过不断重复不断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但从长远来看,孩子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过度的灌输教育扼杀儿童内在潜能
在斯宾塞看来,灌输教育重在强调教育者以“教”为中心的高频反复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硬塞知识,即过于注重教师主导的外在行为而忽视了学生具有内在潜能。这种教育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具有强制性、机械性和呆板性[2]。灌输式教育忽视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试图以片面的外部灌输作为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从不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扼杀了儿童的内在精神力量。正如斯宾塞所说:“当外界快速强塞给大量知识时,孩子的心智是无法将这些知识融合的。这些知识可能会保存到考试后,甚至可能在开始前就被忘记了。与此同时,孩子的心理会非常痛苦,对书本知识都充满厌恶,当必须学习时,孩子就会感到非常紧张与不安,这也导致孩子对自我教育失去了兴趣。”实际上,这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教育方式,学生好似一个容器,承担着“被压迫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无权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一切由教师来决定。即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老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总之,这种教育无非是把受教育者当作是一个不清楚自己需要并且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严重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扼杀儿童的内在潜能。
(三)过度的片面教育影响学生全面均衡地发展
所谓片面教育主要体现为对知识的关怀日趋上升,而人的意志、情感、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完全被沦为知识教育的附庸。教育目的被严重异化,教育者运用以逻辑化、系统化的理论为主,大量的时间来安排知识技能层面的学习,而关于人文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提及。成人们喜欢以分数来评判孩子对知识是否掌握熟练,造成了过度的片面教育现象出现,人的“意识”就这样被逐渐淡化,甚至被当作无生命的“物”来对待,最终便会造成了片面发展。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懂得用多方面途径去调节自己,他们的成长之路才会充满快乐和自由,这样一来,他们的身体和心智便有了更多的准备时间。当挑战再次到来时,他们便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坚韧的性格取得良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如果只在知识方面对孩子进行过度教育,就会增强孩子的工具理性,而遮蔽了价值理性。这样一来还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智,导致孩子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对知识充满厌恶,变得更加痛苦。在这种教育下,多少奇思妙想会消失,多少智慧火花被熄灭,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还会影响学生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三、过度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自然教育
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教会孩子看到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从而让孩子变得智慧和敏锐,升华儿童的知性和感觉,它构成了“任何教育的源头”。为此,斯宾塞强调,可以利用大自然来开启孩子的悟性。他认为大自然是任何教育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从小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会让孩子得到持续一生的益处,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悟性,也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孩子们将大量的时间贡献给了大自然,这样也能削减一些无用的学校知识教育,摒弃过度教育而走适度教育路线。
另一方面,他认为教育要回归儿童的自然本性,指向儿童的“内在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教育不只体现在对知识的获得上,更重要的是能够防止过度教育所带来的危害,使儿童的整个心智得到充分发展。斯宾塞强调:无论在次序上还是在方法上,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和规律,不能违背它,也不能干扰它[3]。也体现了斯宾塞对以往过度教育的否定以及对自然教育有着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当今教育所传承和借鉴。
(二)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感和直观感,能够使孩子的心智不断趋向成熟,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斯宾塞认为,一切的学习都始于观察。他指出:“观察力的产生,基于孩子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它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部分,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儿童早期感觉阶段,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靠的是一沙一石的凝聚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实物教育便是作为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当孩子把自己观察到事物的特征讲给大人听,在耐心倾听之后,积极引导孩子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原有的属性中,再发现一些新的属性。这样做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兴趣教育
在斯宾塞看来,兴趣教育是摆脱过度教育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主要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获得愉悦感。因此,作为老师或家长,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兴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有助于我们对其实行更好的、更精准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按着成人自己的想法,认为在其“有用”的地方进行过度教育。其次,要学会包容儿童“无用”的兴趣。斯宾塞认为,有些父母在对“有用”兴趣和“无用”兴趣的界定是存在误解和片面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殊不知,那些看似“无用”的兴趣更能塑造孩子的品格,同样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只要不是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的兴趣,作為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尝试去理解、去包容、去肯定,让孩子在鼓励赞赏中走进科学的大门,获得收获的果实。此外,还要学会引导儿童的兴趣发展。学会引导孩子的兴趣是进行高效学习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方式要比过度施压教育的效果更为明显,孩子的兴趣正是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学会保护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无论是对于教者还是学者而言,过度学习则可以休矣,快乐的学习便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四、对过度教育及其解决之道思考的当代启示
(一)观念的醒悟: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树立“发展个性”的教育观
英国旧社会的古典教育严重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人的精神变得困倦和不济。不可否认,这种违背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在我国同样存在。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虽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功利化的教育目标仍然充斥着学生的整个生活,过度教育的现象仍会发生,致使教育减负并未取得根本性的改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意识到,孩子的心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在智力水平、学习方式、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育并不是要塑造一模一样的教学成品,而是要实现具有生命活力的独特的人的培养。斯宾塞认为,“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神奇的造物主给每个孩子不同的天赋,就是为了让他们发挥各自的强项,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人才。”因此,教育过程中,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同时,也要顺应孩子的内在发展秩序,挖掘其特有的潜质,促进其个性的充分的发展。这不仅是实现教育本质追求的需要,也是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的应然需求。
(二)主体的彰显:通过“适度”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适度教育即给予学生适度发展的教育,既不强迫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拼命学习,又能积极引导其全方面发展,它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状态。也就是说,有度是教育行动的美德,一个好的教育者,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课堂,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适度的,或者说是能够保持必要节制的,而不是肆无忌惮地逼迫着学生在学业上取得进展[4]。由此可见,适度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特别是当下“双减”政策的提出,实际上也是给学校和家庭留出更充分的时间去对其进行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都进行适度的教育,而不是把重心仅仅停留在文本知识层面。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在尊重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不应舍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体格、艺术审美和人生价值观的适度教育和引导。“学校还应担当起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培养具备社会生存、生活能力的责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从而让个体最终能够完满而丰富的生活在社会中。[5]”换言之,就是说教育要真正把培养人的本质落实到真正的实践之中,在彰显主体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双减”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三)体制的完善: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评价制度
在斯宾塞时代,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显现出自己教育水平的高超,就会强迫孩子在考试中必须取得较高的分数。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国“双减”政策颁布之前甚至比斯宾塞时代表现得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出“学习时间过长、学习科目繁多、课程难度偏大、作业量大、简单机械的重复性训练过频;睡眠时间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自主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5]等这样的状况。这不仅是教育管理工具主义的外在表现,而且也是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重要根源。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促进学生多元智能、个性丰盈的全面发展。
综合评价破除了“唯分数论”的狭窄视野,把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转向了以品德、人格、文化等核心素养作为评价标准,这不仅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且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从评价主体来看,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教育评价,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企业、行业第三方评价等主体没有主动参与学生发展评价,容易出现评价片面性。由此看来,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既需要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把握,又需要多元参与,发挥多元评价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构建综合评价中,把多方面需求转化为综合性客观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而又全面地发展。
结语
赫伯特·斯宾塞是一位极富智慧的教育家,他对解决过度教育这一难题有着颇为深刻的见解和主张。当今时代,尽管教育政策正不断完善与演进,但在利益面前,教育被异化为追求升学率、满足虚荣心的必备“神器”。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体制的构建均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命体悟,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充满快乐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应将优化并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教育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代怿鑫.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7-9.
[2]赫伯特·斯宾塞著,成墨初,李彦芳.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87-89.
[3]刘黎明.“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斯宾塞的教师角色观论析[J].教师发展研究,2022,6(01):117-124.
[4]唐爽.基础教育阶段过度学习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湖北大学:2018.(04):110-112.
[5]乔晓华.国内近二十年关于“减负”问题的研究述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