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华 贺雁妤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扎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海棠学校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段要求,坚持以育人为导向,以多种劳动项目为载体,通过农耕研学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劳动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通过农耕研学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大国,农业稳,天下安。现在我们能穿暖衣、吃饱饭,就是靠一代代人民努力劳动的结果。参与农耕研学,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农耕文化,体会稼穑辛苦,培养节约风尚,更好地意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二、农耕研学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采用多种形式找寻传统农耕农具
1.“写自家祖辈与农具有关的故事”,激起热爱农具之情。家里的旧农具,凝聚着人们的智慧,记载了历史的发展。学生走访了解农耕文化的长辈,记录农具背后的故事,描绘在传统农具上的“乡情”。
2.开展一次“找寻农具,展示农具”的倡议活动。学校各年级通过宣传倡议,倡导学生捐献老家闲置农具,打造学校农具陈列室。
3.开展“农耕农具绘画展”,进一步宣扬农耕文化。组织学生走入校陈列室、益阳市博物馆,用手中的彩笔绘画传统农具,如挑稻谷的竹或木的扁担,量米用的家用竹升子,运农货的独轮车、吹走干瘪稻谷的风车,以脚踩为动力的打稻机等。这一件件农耕农具,就是一件件民间艺术佳品。
(二)积极开拓各种类型的校园劳动基地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农耕文化基地很感兴趣,海棠学校的师生结合益阳市的农耕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积极开拓各种类型的劳动基地,如在学校南边围墙边开辟了“海棠学校绿色蔬菜基地”,在中学部走道边开辟了“花卉基地”,功能室增开了“农耕陈列室”等,努力创建有益阳特色的校园劳动基地。
(三)依托活动传承农耕精神
1.开展“我爱农耕文化”文艺活动,从思想上加以“农耕文化”的熏陶。“我爱农耕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益阳地花鼓才艺表演、农民歌谣大赛、益阳方言讲“农耕”、农耕谚语朗诵等,让学生们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和诗词描绘的农耕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2.开展“我爱农耕文化”体育节,从行动上感受“农耕文化”的乐趣。“我爱农耕文化”体育节充满浓浓的“农”味,体现农民的各项技艺,如“挑红薯”“扛竹竿”“运稻谷”等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感。
3.开展“我爱农耕文化”读书节,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农耕文化”的踪迹。海棠学校以赫山籍作家周立波的小说《山乡巨变》等名家名作为载体,用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本地名人名作中的“农耕文化”精彩片段,让学生对本地文农耕化有更切身的感受,唤起他们对农耕文化的热爱。
4.开展校外“春播秋收冬藏活动”。春季,海棠学校组织学生到农田基地开展水稻选种播种活动;夏秋季,组织学生到农田基地开展收割稻谷的活动;冬季,组织学生到湖南省湘粮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水稻收购、仓储等活动。“春播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学以致用,全面了解了水稻生产、收购、检测、存储的环节,认识科技兴农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5.开展校内“制作食物活动”。学校每周有计划地分批开展学生进食堂的活动,学生在食堂厨房学会真菌发酵制作米酒和面点,浸泡黄豆制作豆芽,根据学校大厨指导制作各类菜肴,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搬上餐桌,懂得了“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
学校通过农耕研学社团活动让师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的发展现象及状态,从而对农业有更真切的体悟。
(四)开设农耕技能校本课程
1.建立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课程体系。学校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采用社团研学的形式,请专家进校园,让学生走出去。学生了解传统与现代先进的农耕农具,了解身边的农耕技能,掌握水稻与家常菜蔬的播种、生产、加工、烹饪流程。学校通过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实践与教育,构建全面科學的农耕文化拓展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2.培养教学农耕文化课程的专业师资队伍。学生们的学习深受教师的影响。一批懂农耕文化的教师是学生农耕文化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与此同时,我校还从益阳市农业局以及农业职业高校中聘请一批校外辅导员,构建了系统全面、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3.在校园内外分别开辟“海棠农耕园”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如学校分别与赫山区的“农业嘉年华”“林结巴食品”“洞庭幺妹”等农耕基地协作,长期稳定开展农耕实践。同时与益阳市农业局协同开展“身边的农耕文化”活动,让专家进校园,让专家带学生出校园,去感受更专业的农业知识。
总之,海棠学校通过农耕研学社团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深入推进学校特色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切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努力探索出了一条课题化、课程化、数字化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社团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