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2024-05-17 10:50陈邵立
求知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研究高效课堂

摘 要:教师在革新教学观念与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提高自身品格修养与法治意识,使学生在有关的实践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能让学生在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的同时灵活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围绕“践行寓教于乐,实施多元引导”“注重教学实践,加强与现实的联系”“明确意识渗透,拓展多维视角”“构建评价体系,引导自主探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阐述教师该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陈邵立(1998—),女,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往往是单一结构的平面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多是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实践,也未能实现对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引导。因此,在构建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基础上不断展开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让学生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与利用,并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一、践行寓教于乐,实施多元引导

(一)践行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存在课堂缺乏活力以及教学流程刻板等弊端。在贯彻落实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消除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弊端的前提下,践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迎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为课堂融入更多的趣味元素[1]。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装扮我们的教室”为例,在根据该章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渗透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装扮材料对教室进行不同风格的装扮,最先完成装扮过程且最具有创意的学生将获得游戏的胜利。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過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相结合,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能力,充分践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实施多元引导,创新教学模式

在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还需要消除以往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模式单一的弊端,并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更为多元的教学引导。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种一粒籽”为例,在根据该章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应用情境式教学、生活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及自主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比如,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式教学法,通过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想象力与行动力。教师可以将一粒籽的成长编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在小故事中渗透正向、积极的价值观,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想象力与行动力,还能实现对学生的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念的渗透,扩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深化,还有利于激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活力,让学生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教学实践,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一)注重教学实践,锻炼个体能力

受到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多浮于表面,并未真正深入实践,也未能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而在贯彻落实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2]。在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重点不断地发散,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去深化自身对重点知识的认识。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记心上”为例,在根据该章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安全与法治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危险情况,让学生在具备基本法治意识的前提下进行自主预防,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另外,在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能够对理论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二)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该学科的应用性功能,重视学科理论的实际应用。首先,在加强教学与现实的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拓展生活视角。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心的传递者”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该章节内容展开现实思考,如“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爱心传递?”“怎样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救助他人?”等。其次,在强调学科理论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学生可以参加社会性公益活动,还可以保护环境、分担家务、遵守交通规则等。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教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明确意识渗透,拓展多维视角

(一)明确意识渗透,引入提问机制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渗透的过程,而在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实现对学生的意识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3]。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堂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在根据该章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启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正向意识渗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是否做过违背社会规则的事情?”“你认为违背社会规则需要承担怎样的后果?”“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规则?”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法治思维,还能让学生在思考现实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加强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另一方面,引入提问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课堂互动,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进一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化改革。

(二)拓展多维视角,加强技术融合

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而在教学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视角也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学生难以将教材上所学习的内容与课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在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视角。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4]。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网络新世界”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该章节内容为学生开展微课教学,并通过碎片化的教学信息讲解帮助学生把握重点,拓宽思维视角。比如,教师可以围绕“网络新世界”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探讨与交流,包括网络的利与弊、如何正确上网以及网络世界中的法治规则等。另外,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思维视角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与延伸。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现实中的法治案例,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加强道德责任感。

四、构建评价体系,引导自主探索

(一)构建评价体系,提倡因材施教

以往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教师难以获取真实而准确的教学反馈,而且学生也难以把握自身学习定位。而在构建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明确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首先,在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评价分为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后教学评价两种。其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个体的课堂表现,而课后教学评价则包括实践成绩、作业等级以及其他各类测试所得分数等。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体展开差异性教学。比如,根据教学评价体系所得到的教学反馈,部分学生在实践方面处于弱势,且法治意识较弱,法治领域的综合素养不高,那么,教师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开展法治领域的专项训练,强化法治实践,提高其法治意识与综合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获取真实而准确的教学反馈,还能帮助学生强化弱势板块,实现学生个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领域的均衡发展,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的完善。

(二)引导自主探索,树立价值追求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自主学习与探索,尤其是在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还要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进而锻炼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明确探索的方向与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有妙招”为例,在根据该章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环保手工创作,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收集起来,并通过创意改造使其重新具备实用与审美价值[5]。在开展环保手工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理念,积极思考“为什么要变废为宝?”“变废为宝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加强意识渗透,让学生将环保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进而提高自身环保素养。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如学习价值追求、环保价值追求、道德价值追求以及法治价值追求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与品性,还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价值的显化与教学效益的提升。

结语

在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当下,教师需要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更为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双重提升,更代表在贯彻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高效课堂凸显了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课堂参与感,给予学生更大的课堂发挥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自身的品格与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牟进勇. 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 新课程,2021(3):85.

王海生.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2023(3):56-58.

顾心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其应对[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2(8):48-50.

王子楠.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 青年时代,2019(13):268-269.

张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初探[J]. 新课程,2021(13):174.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策略研究高效课堂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