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成效与提升

2024-05-17 05:31胡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特色思政时代

摘 要:摸清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真实成效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关键课程作用的实践前提。课题组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经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理论认知度、情感认同度、理论指导性、整体性成效上均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症候分析,主要存在本领恐慌、主体缺位、方式单一、理论发散、深度匮乏、案例平庸等问题,这影响了入脑入心成效。故应以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的问题链教学体系为抓手,切实推进入脑入心提质增效。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1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066-0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1]。党的十九大以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三进”中的“进教材”是基礎,为“进课堂”提供教学依据;“进课堂”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的主渠道;而“进头脑”则是“三进”的落脚点。当前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仍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缺少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实证研究,更多的研究是根据感知的抽象性现象描述所作出的定性判断;二是缺少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教学的情况分析,因而推动“精准思想”落地落实很难“精准”。依此课题组①开展了实证研究,以期提供具象化素材。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然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好教师的关键作用,需要精准把脉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症候,提出以构建问题链教学体系为抓手推进“精准思政”提质增效的对策。

一、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成效与不足

大学生是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关键性群体,作为主阵地的高校思政课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中的效果究竟如何,这需要落脚于高校思政课需求侧的“大学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情况考察,毕竟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应该使我们的宣传、我们实行的领导、我们的小册子真正为人民所接受,并且使这些工作的成果体现在国民经济的改善上。”[2]课题组从“知、情、行、信”四个方面的心理层面出发,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对大学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效果分别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践行使命、笃信内化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考察。

1.知识目标:理论认知度较高,但理解尚不深刻

让大学生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其重大贡献是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理论认知的基本目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相对熟悉,有较高的思想认同,但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专题的内容认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现象,对关键知识的把握程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需要进一步改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的知识点时,正确回答率高达90.12%,错误回答率仅为9.88%。当问及像习近平生态文明的专题基本知识点时,掌握情况就没有达到设想的预期,比如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这个知识点,理解率虽然达到了92.94%,但“完全理解”率只有55.69%。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认知度也存在差异,比如,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率为82.51%,但是“完全理解”率只有35.99%。同样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了解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虽然总体上理解率为86.19%,但是“完全理解”率只有39.42%。但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认同度最高,赞同率高达95.19%,其中“完全赞同”就有76.94%,这应该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大的关联。以此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知识和丰富内涵已经能较好地记忆、理解和把握,但对于具体性知识的掌握不容乐观,很多同学属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还缺乏系统性认识,更多地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识记层面。因而,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理论认知层面初步达到了基本目标,但距离党提出“用学术讲政治”的实效性还任重道远。

2.情感目标:接受认同程度高,但“讲道理”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之树常青。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产生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复杂国内外环境,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又被实践检验为真理的科学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较高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但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尚未实现“彻底”,究其原因是因为“道理”讲的还没有达到“深、透、活”。比如,当问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两个确立是什么”,正确回答率达到87.62%,错误回答率为12.28%。在问及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一我国根本领导制度”时,虽然理解度达到了87.31%,但是“完全理解”只有45.21%。这说明,同学们只是对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为什么”的原因分析尚不深刻。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具有高度的情感认同,不仅对该思想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和内心共鸣,而且认为该思想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作用。比如,在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有十分重大的帮助”“对当代中国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完全赞同”率均接近八成,分别是77.09%、76.7%。若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五点计分按照赞同程度进行赋分(数值从1~5分别表示完全不赞同、不太赞同、一般、比较赞同和完全赞同),高校大学生对上述题项的平均赞同程度分别是4.72、4.68分,均高于4.5,说明高校大学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实践指导意义有着非常高的认同度。

3.能力目标:理论指导性强,但不均衡问题凸显

马克思强调理论转化成物质力量的可能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4]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彻底”掌握大学生,不断增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进程。调查显示,九成以上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显示出高度的理论认同,愿意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认识世界、分析现实和指导日常生活实践。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自己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的赞同率为94.54%(其中“完全赞同”占比75.31%),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的赞同率为93.99%(其中“完全赞同”占比74.84%)。另外,虽然不同学段高校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都较高,但具体到不同学段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之间,又存在差异,总体上研究生群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程度比本专科生群体更出色。T检验结果显示,大学本专科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世界、分析现实和指导日常生活实践的平均能力水平是4.31,在读研究生平均能力水平是4.42,二者相差-0.11,存在显著差异(T=-4.73,P<0.05)。根据访谈得知,相较于硕博士研究生而言,本专科的思政课的数量和学时较多,内容上也难免会有交叉重复,容易产生知识性疲劳,因而,在本专科思政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上还需进一步优化。

4.成效目标:整体性成效显著,但各目标之间差异明显

从总体上看,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标实现较为理想,反映出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九成的高校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对自身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重要价值”,其中“完全赞同”的比例为68.8%、“比较赞同”的比例为23.24%。但具体到各目标效能时却差异明显,课题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平均知晓度为4.3,对该思想的平均情感认同度为4.7,对该思想的平均运用能力为4.33。这意味着,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很高的情感认同度,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独特的个人魅力——严正的家风、优秀的履历、良好的业绩、务实的作风,成为大学生们心中崇拜的“偶像”,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应对和解决风高浪急超预期的国内外重大矛盾中彰显思想伟力,尤其是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穷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腐败斗争中取得重大成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成为同学们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切实感知。但是,相较于较高的情感认同,高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认知的知晓度上并不是很高,平均运用能力也比较弱。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心灵、启智润心,只停留在情感认同层面不行,只有大学生理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深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5],只有大学生“深刻”地体悟到了其思想的科学性,才能更加坚定认同,转化为理想信念。这说明,大学生在知识习得能力和运用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实效的症候分析

古人云:“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Z世代”的新时代网络人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存在诸多问题。根据课题组观摩、听课、访谈等调研所反馈的情况,下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为例,从供给侧的教师出发,从学识本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剖析影响教师教学实效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领恐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不深刻

当前教育部教职委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出版了统编教材,实行专题化教学,提供了统一的课件,这种方式具有问题指向性、启发性、探究性等优势,“以内容划分的专题讲授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两门课(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笔者注)内容上的重复问题,但仍然存在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兴奋点下降、教学效果受影响等问题。”[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一门具有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发展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鲜明的课程,大学生对此有着很高的期望,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及时回应时代之问、学生之问,提供“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案,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不断发展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知半解,缺少系统性把握,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照搬领导讲话或会议文件语言、空对空的现象。“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其核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了解一门课程,需要掌握其思想全貌,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厘清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比如可以通过“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这一主线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通过“新战略、新方略、新成就”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导引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这三者的逻辑关系是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样”的问题,分别彰显了“战略-策略-成效”的递进关系,而“六个必须坚持”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高校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是什么”的了解情况整体上较好,但对其内在的逻辑“为什么”的理解程度却不尽人意,对“怎么办”的运用能力也不强,这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主要在知识点的识记层面,而对思想难点、理论疑点的阐释方面还很不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学习不及时,在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方面存在本领恐慌,不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阐释现实问题,必然会出现解疑释惑的自觉性、针对性、有效性不强的结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2.主體缺位:教法强调多,学情吸纳少

近年来,顶层设计在推动思政课现代化水平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教学手段的技术革新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抬头率也有所提升。但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所反馈成效来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认知始终停留在了解却不深入、被动而内驱力不足的层面,终究没有突破“结论都是既定的、套路却是明显的、知识也是熟悉的”教学窠臼。我们不禁发问,真正影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成效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调研发现,主体缺位是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成效的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主体缺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设置的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缺位。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主体,与中小学生注重对知识渴求不同,大学生更注重对理论与现实矛盾之间的问题探究、思想启发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塑造,因此,如何调动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激发他们对问题的研讨热情、导引生活践行的价值信仰是检验思政课成效的重要目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课件质量很高,对每个专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进行问题链的设计,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问题进行多维度的阐明,力图对每个问题达到说清楚、说透彻。可是,在作为学习对象的主体的大学生看来,对这些“重大问题”却并不太关心,原因是什么呢?问题都来自人的生活世界及其认知和研究中出现的尚未给予系统解答的疑问和有效程度尚不能令人满意的应答。诚然,专家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重要,但这些预设的“高大上”问题与大学生的问题需求却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这就导致课堂讲授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学生感觉理论的讲授脱离了现实基础,产生了疏离感,缺少了亲切感。当代大学生更关注的是现实生活“实然”的感情认识与政治要求的“应然”之间差距的疑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难点、疑惑的焦点进行提炼,以激发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内驱力。二是思想启迪的教师主体创造性缺位。启发性不够反映在课堂上的典型表现就是思政课教师给观点结论多,辩证分析的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简单的根据统编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对专题与专题之间,专题内部之间、专题的问题设置的内在逻辑缺乏深度地理解,往往蜻蜓点水,直接的将内容结论式地呈现给学生,这种单向式的结论“灌输”,因缺乏多维比较分析,使学生只能识记结论的知识点和观点,而对于其中蕴含的学理性深入思考不足,尤其是其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更是知之甚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7]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运用多样分析法达到说理的透彻性。比如,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就需要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置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中,结合案例用彻底的说理立体式的生动展现出来。可以通过比较性视域,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先进性和优越性呈现。从政党属性来讲,中国共产党超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群体利益或地方利益之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具有阶级的先进性;从政党类别来看,中国共产党与一些神权国家的宗教型政党、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家族型政党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易型政党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担负着为人民谋幸福,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使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治理定国”;从政党的执政效能来看,中国共产党有着凝聚各层面民众的高效的组织化力量。这两个方面的主体缺失,让学生感觉理论的讲授脱离了现实基础,更不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深入研讨,从而影响学生对课堂所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自觉内化、入脑入心。

3.方式单一:照本宣科多,解疑释惑少

根据调研反馈的情况,课堂教学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授课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照本宣科多,解疑释惑少;政治宣传多,回应生活少;千篇一律多,灵活多样少。由教育部社科学司指导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统编课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依据,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照搬课件,不允许教师们进行再次创造。对统编课件的“形式主义”理解、教学、监督,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同质性授课,没有新意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授课形式单一,“填鸭式”的满堂灌。统编课件以问题链式专题化展开,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展开,其中的知识点非常多,课件也做的非常翔实。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这些知识点讲透、讲深、讲活,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统编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新。有些老师并没有对课件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囫囵吞枣地照本宣科,甚至出现读PPT的现象,为了把所有的知识点讲完,也不与学生交流,就变成了满堂灌的“独角戏”,自然无法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发呆、走神、做其它事情成为学生们上课中“游离”的常态。二是授课内容“漂浮”、不接地气,沦为脱离生活的政治宣讲。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原则,用政治引导思政,用理论阐释政治,这就需要政治站位高,用学术讲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政的基本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8]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高校虽然都会将党的最新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进行及时课件更新,但由于部分老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缺少研究阐释,容易把课程讲解成读文件、讲报告一样,这就脱离了学生们的实际、脱离了生活。三是授课方式死板,千篇一律。思政课是面向全校的通识公共课,需要思政课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缘结构、不同学科、专业、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个体差异性的考量,争当“巧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授课。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思政课教师“惰”性十足,“懒”得投入更多的时间或精力去改进,同一课件、同一方式、同一教法在不同班级简单“复制”,这种“一刀切”的“大锅菜”式菜单,显然不符合同学们差异化的“口味”。授课方式如果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们就难以产生共鸣或认同。

4.理论发散:知识碎片化多,系统性呈现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大多以专题化的形式展开,依据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来组建专题教学团队。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术业有专攻,可以使课程更具专业性、前沿性和深刻性,同时,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汲取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但也会暴露两个缺点:一是有些研究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容易把思政课讲成专业课,他们接受专业学术训练多,一味地追求深度、高度、广度而难以兼顾通俗性和普适性,这种备课讲课模式不适应广大非专业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二是各个专题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接受到的是模块化的、碎片化的知识内容,难以理清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产生混乱感,很难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5.深度匮乏:泛化“高大全”多,解剖“麻雀”少

调研反馈吐槽较多的问题,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授课效果的庸俗化展现,没有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身的深厚的思想性,具体反映到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泛化性“高大全”讲授多,解剖“麻雀”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解疑释惑,“让学生澄明思想学思践悟、触动心灵贴近学生思想实际”[9],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道义情怀,进而入脑入心入行。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10]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害怕遗漏重要内容,往往采取“高大全”的纯理论方式进行讲授,容易泛泛而谈,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实践价值,对于典型性实例的深入剖析较少,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起到终身启发的作用。针对“高大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际上,有时候不一定讲得那么高大全,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可以带动很多关联问题,有可能是一通百通,提纲挈领。”[11]因此,解剖“麻雀”式的抓好典型的方式,将“原子式”的知识点用一根红线串起来,以点带面地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能让同学们更真切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点和方法论。

6.案例平庸:应景性事例多,前瞻性启发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一门现实性、针对性非常鲜明的课程,因而,案例法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案例法教学中有两种情况影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实效。一是案例的重复性或相似性。将党的最新会议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堂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渠道,要注重体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整体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会在课堂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前经济社会现实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研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案例重复,与学生在主题班会或相关活动上了解的案例重复。重复性或相似性的案例在不同的思政课或思政工作教化的过程中反复出现,就会产生知识审美疲劳,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党的理论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二是案例的平庸化。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性课程,思政课满足着学生个体不断社会化、寻求精神发展和理想构建的渴望。如果思政课教师能通过富有前瞻性的案例分析,运用厚实的知识视野,宽广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导引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前瞻性、开放性、学理性的研讨,对学生更具有现实价值,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提升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体系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理想信念。但是,囿于教师知识积累以及教学时间的投入,教学中,选择应景性事例分析讲述的比较多,而对于前瞻性问题讨论的较少,从纵向和横向不同维度结合历史和当代视角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对比的较少。这不利于学生从历史视野的纵向维度对比中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从国际视野的横向维度对比中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世界意义。同时,学生也难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真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接受与内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以构建问题链教学体系为抓手推进“入脑入心”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彻底的批判精神”与“建设性”应贯穿整个思政课,而“建设性”是其根本。[12]高校思政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时代问题的重要思想引领课程,它是在批判旧世界的“问题链”中发现“新世界”的“讲道理”的历史科学。因而,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什么是真问题、从何处发现问题、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应答问题、怎样检验问题、怎么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成为构建思政课问题链教学体系的实践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回应新问题、重释老问题,在科学地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的革命性实践中推进思政课“入脑入心”提质增效。

1.发现问题: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反馈和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13]切准“真”问题是重要切入点,那么,何为所谓高校思政课的“真问题”呢?这涉及到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什么是真问题、从何处发现问题、怎样发现问题等问题链,不是所有学生反馈的问题都是真问题,也不是仅指政治层面的“高大上”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总是致力于调和解决不同群体不同性质的思想观念冲突,而这些冲突不过是根源于物质利益矛盾的意识形态冲突。”[14]因而,如何看待和调和解决不同群体的物质利益矛盾的意识形态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问题。具体到高校思政课的真问题,则是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为主线,反映社会现实并被人民群众(或大学生们)所关切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特质,主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历史纵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和素质以及遵守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目标导向与时代发展的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发现不是凭空的预设,而是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变化,结合党的理论宣讲需要、大学生问题诉求、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供给”的疑难,提出真切且实际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统筹大学生们的问题诉求与教师备课的问题反馈。邓小平强调,党要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必须“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15],回应大学生的呼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升有效性的课程前提。因此,需要建立两个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一是建立收集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需求和教学反馈的常态化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首先要做到理论的彻底性,回应学生的热点、疑点、难点是“入脑入心成效”的突破口,因而,建立学情分析常态化机制是教学有效性“发现问题”的前提。具体而言,可以在开课的前两个月,即学生选课后的一周,收集学生教学需求,包括理论热点、难点、疑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6]从具体实操而言,建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牵头,联合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召开若干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席会议,及时收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点、难点、疑点。二是建立收集高校教师集体备课的教学疑难问题反馈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当前和未来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结合等维度,进行集体备课。对于理论上有疑难的问题或有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学生们很感兴趣,而老师们对政治站位或全面剖析拿不准的情况下,反馈给中宣部和教育部,请专家统一进行指导和培训,比如俄乌冲突问题、“一国两制”、疫情防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三是就交流课堂教学、学风建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问题,建立相应的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提升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坚持课程的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统一。一方面,思政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集体研讨备课,研讨重点和难点,以集体智慧提出难点、解疑析惑,加强各专题的整体性、一体化。同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统一培训,组织课程的全覆盖培训,帮助一线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与方法。培训形式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尤其是结合各地特色设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本地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追寻总书记足迹”等培训主题,更好推动受教育者先受教育。

2.分析问题:完善探究式教学

毛泽东指出,“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17]以问题链教学方式切入课堂,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让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是以现实问题导入课程。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入手导入课程,是专题化教学课堂上的第一步。深化问题导向下的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前提在于发现问题,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及思想政治理论的重大问题,对准学生思想困惑及真实需求,带着问题针对性展开教学工作。例如,讲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可以从“碳中和、碳达峰”这两个曾经引发高度舆论关注的词汇开始谈起,将它们作为问题导入的第一步。二是从“为什么”切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侧重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领会思想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中国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呢?中国实行“双碳”有着怎样的国情、相比较世界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有着怎样的独创性?这和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关联呢?三是“怎么样”来描述。这里考察教师如何对国家时政和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正确解读,如何正确地梳理某一具体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和价值。比如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在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时可以适当举例中国的楼兰古国如何消失、塞罕坝林场如何建设,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矛盾论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现实困难有哪些?四是“怎么做”来阐释。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回应并解决的?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例如,讲述中国建立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出了系统整体的生态治理观,及区别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最后,导引大学生坚定这种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正确性,结合自身的专业思考在绿色生态时代能为“美丽中国”做些什么,以及擘画未来的职业前景与职业规划,在践行绿色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3.解决问题:完善问题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人以实实在在的理论获得感。高校思政课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成效,就必须切实摸清学生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讲清什么道理,传授什么知识,澄清什么事实,在批判错误思潮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在泛娱乐化、去政治化、泛技术化的意识形态的风险下,“Z世代”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有着十分矛盾的状态:既从“厉害了我的国”中坚定自信,又会对很多宏大叙事的“大词儿”产生本能的抵触,形成了“大词反感症”;既希冀于“诗和远方”的浪漫,又不屑柴米油盐的苟且。因此,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过程中,既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思想性、逻辑性,充分发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又要把握好实践性、生动性,寓教其中,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接受真理、在潜移默化中凝心聚力;既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上情下达,又要学生关切、下情上达;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努力打造理论深刻、生动活泼的精品课堂;既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不同学生群体实际,做到分层分众、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精准传播。既不能置身其外的“爹味”十足,失去了“身临其境”的亲和力,又不能只灌“鸡汤”聊以欣慰,失去解决现实困惑的吸引力。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就要全面把握其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时代。只有遵循大学生的情感价值的一般规律,少一些“一刀切”、一锅煮的“大锅菜”,多一些“私人订制”、因材施教的“特色菜”,才能满足差异化的“理论口味”,为“入脑入心”点缀上“分众化”“差异化”的色彩,才能让每个学生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就要认识到其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每个专题极富深度,且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深化,需要教学团队探索形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党的文献为依据,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支撑,以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教学为方法,以专题化教学为手段打好“组合拳”进行教学。统合运用这些“十八般武艺”,才能使所讲内容适应学生需求、把握時代脉搏,着力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成效。

4.检验问题:彰显实践教学的行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应体现在大学生们的获得感上和行动力上,毕竟“政治教育的成果只能用经济状态的改善来衡量”[18],因此,彰显实践教学的行动力是检验思政课实效的突破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思政课具有政治性、理论性、社会性、实践性等多重特性,只有深入到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检验同学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真实效果,一方面落实思政课“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老师对同学们的实践指导,形成研究成果,从而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任务做好“学习闭环”,彰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行动力。但是,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链中,实践教学的环节并不被重视,“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囿于教学经费的有限性以及实践教学场所的匮乏,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开展带来了限制。二是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教学考核也不规范,因而往往流于形式,以学生自我实习或假期实践活动展开,形成一篇心得体会而结束,也很少对大学生的感悟进行反馈或进一步的指导,缺少了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延展性。三是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缺位,大学生的实践调研活动往往只是一种自发性和盲动性的感知活动,很难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性。因此,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决: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活动开展,建立和完善宣传部、学生处、团委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建的“第二课堂”教学机制,共同研讨每次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明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分工,充分发挥社会课堂的“入脑入心”的检验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其次,创新探究式小班教学,促使教师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课教师总体上指导小组开展调研,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小组辩论等方式组织社会实践。与此同时,要缩小实践教学的规模,或采取“大班报告+中班授课+小班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客观上为组织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最后,及时对社会实践进行分析反馈和理论升华,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高校思政课要向社会实践要动力,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不仅要求思政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还要落脚于大学生掌握“解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以及“改造世界”的勇气和智识,构建师生的学研共同体,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注释

① 四川大学“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成效研究”课题组经过科学选取和抽样,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以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专科院校共计14所高校5000余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课题组共回收样本问卷4915份,将所收集的样本进行清洗和整理之后得到有效样本4888份。总体上看,课题组保留的样本兼有区域性和“梯度性”的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出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现实成效。

参考文献

[1][8][10][12][1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9,18,190,19,20.

[2][18]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1,21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6.

[6]胡芳.高校单独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三重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22(8):65.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9]高国希.讲深、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J].思想理论教育,2022(8):10.

[11]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92.

[14]钟启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3(1):43.

[15]鄧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16]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1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9.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31.

[责任编辑:张学玲]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22AZD06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经典案例库研究”(SCJJ23MGC02)

作者简介:胡 芳(198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特色思政时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的特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