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查阅资料法进行研究,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理论学习和服务奉献情况作为评估依据。研究发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着党性教育模式单一、考察培养不充分、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即抓好“三育”,设“先锋岗”,建立“五维”量化考核体系,把好“监督关”。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04-0052-03
作者简介:林敏华(1989.02— ),女,汉族,福建省漳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是高校各级党组织日常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是高校党务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本文以漳州某高职院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研究。利用本校党校培训的机会,对参训的学生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入党积极分子调查问卷》共185份,回收177份,回收率为95.7%,被调查对象中女生人数占比85.31%,男生人数占比14.69%。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深入访谈材料、查阅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现状
(一)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状况
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和访谈情况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一些关键信息:一是申请入党的原因多样化,大部分学生申请入党的主观意愿强烈,少数学生是受客观因素影响而提出入党申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申请入党的原因上,有79.09%的被调查者是因为自己想争取入党而提出入党申请,12.73%的被调查者是因为父母或其他亲属劝说而提出申请,1.82%的被调查者是因为看到同学申请而跟着提出申请,6.36%的被调查者是因为其他原因申请入党。二是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信仰较为坚定,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状况。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院系组织的各类党团活动,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参加院系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但参加理论学习不够主动,积极性还不够高,理论水平总体偏低,党的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调查显示,只有1.21%的被调查者完整读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有58.79%粗略读过,有40%没有读过。仅有9.04%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中国共产党党员是的先锋战士”,13.56%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和地点”,23.16%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党的基本属性中的“两个先锋队”,34.46%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三)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奉献情况
访谈调查发现,通过教育培养,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基本能认识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在服务社会和服务师生方面,展现出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好形象和优良作风。但仍有少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意识、追逐个人名利,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
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一)党性教育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1.党性教育主体协力不夠。
对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性教育的主体应包含高校党委、组织部门、院系党组织等,育人主体具有多元性,需多方主体协力去完成育人任务。就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现状来看,存在各教育主体独立开展党性教育的问题,教育合力不够,导致教育培养的成效难以最大化[1]。
2.党性教育形式单一。
党性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和组织活动为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党性教育以党校集中培训为主,授课时间较为集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习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全面掌握党的理论知识存在较大困难。
3.党性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党性教育以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如学习党章、党史、党的组织制度,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等,而通过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党员志愿活动等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教育的较少。纯理论学习很难让学生对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感同身受,对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领悟不够深刻。
(二)考察培养不充分,重形式轻实质
1.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不够充分。
一是学生党支部考察培养不够充分。学生党支部委员大多数由辅导员兼任,兼任党务工作者忙于处理日常事务,投入党建的时间和精力均有限,加之有些党务工作者是新手,党务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精,很难充分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二是培养联系人考察培养不够充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一般由辅导员、班导师等担任,培养联系人往往把精力放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上,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不够经常,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不够有力有效。
2.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重形式轻实质。
一是学生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流于形式,考察停留在纸面上,不够注重平时的过程性培养考察,影响了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二是培养联系人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谈心谈话流于形式,有部分培养联系人并未真正落实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搞“签字考察”“名义培养”[2]。部分培养联系人虽有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谈心谈话,但未真正全面深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谈话的质量不高,不易察觉培养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不足。
(三)考核评价不全面,重成绩轻思想
1.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评价不够全面。
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价,主要是以培养联系人评价、日常考勤和党校结业考试成绩为主,未能深入地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认识的真实情况,全面考察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整体表现,使得考核过程不够系统和全面。考评一般以学生递交的思想报告、有关表格的填写信息等为主要参照,欠缺定量指标,无法全方位客观反映学生的具体情况。
2.推优考核重成绩轻思想。
由于学生的思想高度、主观态度很难量化考核,在推荐考核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时,学习成绩往往是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学生党支部侧重于从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名来推优入党,也就是综合测评成绩越高的学生被推优入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综合测评成绩相当的情况下,支委会很难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甄别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在决定优先发展对象时也有一定的难度[3]。这也造成学生党员队伍学业成绩总体优秀,但部分学生党员存在思想不够端正、服务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现象。
三、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效果的对策
(一)抓好“三育”,确保党性教育质量
1.抓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入党意愿、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具有积极影响。高校应把握新生入学关键期,抓好入党启蒙教育,引导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是依托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比如通过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让其了解学校的红色校史,学习优秀校友的英勇事迹,从而激活新生的“红色细胞”,提升新生入党主动性。二是依托院系团总支,以“三会两制一课”为基础,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对共青团员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向党组织靠拢。三是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将入党启蒙教育渗透到院系文体活动当中。通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排演红色经典话剧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悟革命精神,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2.抓好党校集中教育。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集中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入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改变当前集中培训存在的时间紧、内容多、理论强、互动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是创新教学形式,增加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例如在解读党的理论、入党程序时,可以让学生绘制党的理论知识思维导图、入党程序图等,帮助学生把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在讲解党的历史时,可以采取党史知识竞赛、分享革命英雄人物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后进行讨论交流的形式[4],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二是授课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方面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可以结合国内外事件、现实热点及身边典型案例进行解读,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邀请行业企业党员、先进模范人物进校,进行入党初心和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
3.抓好常态化教育。
一是学生党支部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史、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等,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党支部组织生活,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参观瞻仰等,让学生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中提高党性觉悟。二是学生党支部成员要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可以利用微信群媒介,定期将最新的时政内容分享到入党积极分子微信群中,让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探讨和辩论,督促入党积极分子自主学习,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培养联系人要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面对面谈心谈话,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了解学习生活情况、交流学习心得等,并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
(二)设“先锋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1.设立“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
为了解决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奉献意识不强、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可以设立“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具体细化分类为学习表率岗、文明表率岗、学风监督岗、学业帮扶岗、就业互助岗等。根据每个入党积极分子的自身特点,每人至少安排一个岗位。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实施细则、明确岗位职责。
2.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考核。
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考核评价制度,每个学期末针对每个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岗位工作情况,从本人自评、党支部考核、培养联系人考核、入党积极分子间互评、其他学生评价五个方面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表扬激励,对排名靠后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谈心谈话,通過考核更加有效地促进入党积极分子履职尽责,切实服务身边的同学,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开展“先锋岗”经验交流。
高校学生党支部定期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就岗位开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建立“五维”量化考核体系,确保考核评价科学化
为了解决入党积极分子考核不全面,重成绩轻思想的问题,有必要从思想政治、专业学习、工作情况、生活作风、服务实践五个维度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量化考核,确保考核评价客观、全面、真实。
1.细化考核指标。
将思想政治、专业学习、工作情况、生活作风、服务实践五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再具体细化为对应的二级指标,使考核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一级指标“思想政治”的二级指标可以细化为党课出勤、党课成绩、思想汇报、学习心得等方面。
2.科学分配指标权重。
一、二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因主要在校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五个维度的权重可分配为:思想政治30%,专业学习25%,工作情况占10%,生活作风15%,服务实践20%;三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因在校外时间较长,五个维度的权重可分配为:思想政治30%,专业学习20%,工作情况占10%,生活作风15%,服务实践25%[5]。
3.规范考核流程。
量化考核的流程包括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自评、支委会初评、支部党员大会评定、考核结果公示。入党积极分子根据考核指标如实填写相应项目并自己评分;支委会根据入党积极分子自评结果进行核实,确定初评分数;支部党员大会根据支委会初评结果,由全体党员讨论评议,最终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分数;支部党员大会评定之后还要进行公示,确保师生对考核结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四)把好“监督关”,确保教育培养出实效
1.加强检查督导。
高校党委组织部门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不定期地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教育、培养考察、组织程序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仔细分析研究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质效。
2.严格奖惩责任追究。
严格落实教育培养责任,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制度完善、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的党支部要给予表扬,并在发展党员指标上予以适当倾斜,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工作不力的党支部要予以通报批评,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对于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上表现出色的个人,在评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上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结语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即调查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提出的对策还不够全面,在日后的研究中将会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邬丽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9):13-15.
[2]梁金枝.关于做好连队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21,(06):66-70.
[3]杜庆华.五维引领下提高大學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2,(13):45-47.DOI:10.16871/j.cnki.kjwh.2022.13.013.
[4]吴梦凡,方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探索[J].才智,2023,(18):17-20.
[5]杜庆华.五维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2,(13):45-47.DOI:10.16871/j.cnki.kjwh.2022.1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