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4-05-16 18:26林欣
幼儿美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师应对象美术

林欣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欣赏环节是创作与表现的先导环节,也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支持幼儿感知欣赏对象,教师应结合幼儿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欣赏素材,愉悦幼儿的审美情感,支持和指引幼儿的感知体验,引导幼儿在欣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一、选择欣赏素材,把握呈现方式

幼儿美术欣赏的内容包括名家作品、建筑环境、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等,教师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生活经验等选择适宜的欣赏素材。

此外,受AI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幼儿美术活动的欣赏素材呈现出多样态、多功能、使用便捷等特点。但由于幼儿的审美感受具有直接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给幼儿呈现实物,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充分创设条件和机会,将实物展现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灵活运用,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二、愉悦审美情感,增强审美体验

1.营造审美氛围,悦纳幼儿表达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用愉悦积极的态度同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好事物,并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尊重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即使观点存在差异,也悦纳他们的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小班撕贴画活动“可爱的我”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通过表情互动的方式观察喜、怒、哀、乐不同情绪发生时五官的变化,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2.回顾生活经验,唤醒审美体验

幼儿最真实的体验莫过于生活中的熟悉经历。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并巧妙结合视频、问答、图片等形式,建立起欣赏对象与幼儿已有经验的连接通道,更好地将幼儿的经验融入到欣赏对象当中。以中班美术活动“波点南瓜”为例,教师可以在欣赏前与幼儿进行问答互动,将七星瓢虫身上的圆点与南瓜表面的波点进行对此,便于幼儿更形象地理解。

3.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幼儿理解

提升幼儿的审美兴趣和感受,离不开对欣赏对象背后文化的了解。教师应深挖欣赏对象背后的內涵价值,如社会变迁、创作意图等,以视频、图片的方式呈现给幼儿。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潮汕英歌舞”中,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英歌舞表演者现场为幼儿表演并讲述专业知识,通过真切的接触,让幼儿观察并感受他们脸上特色的妆容、服饰以及帅气的舞姿。

4.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美术欣赏活动中。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古老的青花瓷”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好玩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小小考古学家”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了解唐、宋、元三个朝代的青花特点。

三、提炼艺术语言,引导审美体验

1.递进式欣赏

幼儿对美的感知具有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简化概括到精细分辨、从具象感知到联想感知等特点,教师可以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开放式提问。比如,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给他们线索,引导其观察欣赏对象,在脑海中形成初印象。

2.多感官探索

美术欣赏本质上是集视、听、嗅、味、触等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绝不仅仅是单纯视觉的运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调用多感官进行艺术欣赏,帮助他们在感受的过程中形成艺术通感。比如,在小班撕贴画活动“可爱的我”中,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手拍拍》,让幼儿边听歌边指五官,在听觉、视觉、触觉的多重作用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灵活观察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对比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帮助其更深入地理解欣赏对象。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马头墙”中,教师可以选择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加深幼儿对墙的认识和感知。

4.发挥想象

幼儿观察欣赏对象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创作经验展开想象。比如,在中班美术活动“遇见米罗”中,教师通过提问“你能在画中,看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为幼儿在后续的创作中大胆表现,创作出生动自然的作品做铺垫。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潜质。然而,如何唤醒幼儿与生俱来的审美和艺术本能,便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支持并引导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体验。

猜你喜欢
教师应对象美术
神秘来电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