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绘画与多材料艺术碰撞

2024-05-16 18:26王星宇
幼儿美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城楼绘画美术

王星宇

如何让幼儿爱上美术课呢?这是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幼儿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一幅美丽完整的作品,还是一次独立创作的过程呢?更多教师会倾向于后者。那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幼儿完成一幅美丽完整的作品,又能让幼儿进行一场天马行空的艺术探险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幼儿的发展特征总结出了基于多材料的美术课程,通过多种材料的搭配与应用,帮助幼儿找到绘画的乐趣,实现绘畫活动的多重价值。

一、从“绘”“画”开启与多材料的互动

首先,我们可以将幼儿的美术课程分别拆解为“绘”和“画”两个部分。

其中,“绘”可以理解为对主观形象的观察、想象及思维发散。幼儿认知事物的过程离不开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五感探索。五感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延伸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认知物品,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具体的绘画课程中,教师可以同幼儿分享不同质感、不同气味和不同肌理效果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方式进行写生创作或创意想象绘画;也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带领幼儿感受多种材料在创作表现中的韵律与节奏美。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画”。“画”可以理解为具体的艺术创作与表现。在幼儿的绘画世界里,很多物品没有立体效果,他们在作画时往往会将多件物品重叠,处理成同一平面。在有些家长和教师的眼中,这些作品难以理解,甚至会被误认为是乱涂乱画,并给予负面评价。面对这样的评价,幼儿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有可能被挫伤,发散与想象的思维也因此受到了限制。然而,如果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和表现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不同质感的材料,引导他们灵活运用、尝试组合多种材料创作出独特、生动的创意作品,则会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散,也能促进他们对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的掌握。

二、多材料的种类及玩法

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我根据形式及使用频率将其分成基础类、触感类、粘贴类、自然类、点缀类等五大类。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和不同课程的主题设定有意引导幼儿选用多种材料,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体验。

1.基础类

基础类材料指的是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经常使用的彩铅、水彩笔、中国画颜料等。基础类材料容易获得,能够满足幼儿基础绘画和自由表达的需求。其中,彩色铅笔与水彩笔多用于大面积涂色,过程比较枯燥,因此更适合专注力较强的幼儿。而中国画颜料、丙烯等更适合初步尝试绘画的幼儿,鲜艳的颜色、较为畅快的绘画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建立绘画兴趣。

2.触感类

触感类材料包含轻黏土、陶泥、雪花泥、石塑黏土等多用于幼儿日常手工创作的材料。这类材料本身质感绵软,使用方便,幼儿可直接操作,或用于立体成型或作为细节点缀。触感类材料更适合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较弱的小班幼儿,其可塑立体形象的特性能够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度和小肌肉群的发展,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3.粘贴类

粘贴类材料包含各色彩纸、胶片、布料、棉花等,它们本身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和装饰性,幼儿既可以直接裁剪出想要的形状和花纹,也可以通过拼贴、组合的方式创作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的立体作品。粘贴类材料更适合绘画表现力较弱的幼儿,通过构思、实验和具体操作,幼儿更加善于观察细节,其组织能力和创造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4.自然类

自然类材料指的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可以循环利用的天然材料,比如树叶、花朵、树枝、小石子等。自然类材料的玩法多种多样,适合好奇心较强、初次尝试绘画的幼儿。这类材料多与户外美术课程或亲子活动相结合,幼儿可以在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运用拓印、拼贴、写生等多种方式进行创作,提升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5.点缀类

最后一种材料是点缀类,比如毛球、水钻、彩色纽扣等。这一类材料本身有固定的形状,为单体,不易组成作品,但可以很好地为作品的局部区域进行点缀装饰。点缀类材料非常适合耐心不足但喜欢装饰的幼儿,也适合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班幼儿。在一次次尝试中,幼儿能够突破耐心极限,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多思考多留意,探索多种材料的玩法,带领幼儿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多有趣、有创意的作品。

三、在绘画课程中感受多材料的魅力

在了解多材料的种类之后,下面我们通过一节明胶绘画课程,感受多材料在幼儿绘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体会如何引导幼儿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彩艺术世界。

1.教学材料

古代城楼图片、丙烯笔、剪刀、热熔胶、胶片等。

2.教学目标

(1)欣赏有关古代城楼的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2)通过多材料叠加的方式更具象地了解空间遮挡关系,并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特点,设计一座属于自己的立体城楼。

3.教学引导

环节一:观察与探索,提升幼儿的观察力与自信心

教师可以准备两张有关中国古代城楼和欧洲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两种建筑的不同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从旁聆听幼儿的讨论,并在适宜的时候给予肯定,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在幼儿观察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讲解中西方建筑的差异和特点,扩展幼儿的知识面,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绘画创作。

环节二:创作与感受,鼓励幼儿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古代城楼

在了解、总结中国古代城楼的外形特点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勾画古代城楼的外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再次观察城楼的结构比例,讲解其中的细节变化,比如,翘起的飞檐、凹凸不平的瓦片等。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古代城楼的结构和外形特点。基于此,教师可以再让幼儿继续完善画面,并鼓励幼儿加入自己想象,设计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城楼形象。

环节三:装饰与完善,带领学生形象地绘画古树形象

在完成基础古城建筑形态的创作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建筑周围的古树形象。教师可以用身体作为形象比喻,树干为身体,树枝为手臂,枝丫为手指,叶子为毛发,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古树的结构比例,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构思画面中古代城楼和古树的位置排布,完善画面效果。

环节四:创意与绘画,进行多材料的组合创作

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画纸上已构思好的古代城楼和古树用黑色丙烯笔在胶片上绘出外轮廓,并上色。(在幼儿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展示丙烯笔在胶片上作画的可修改性,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完后,幼儿需要将古代城楼和古树等其他装饰元素分别裁剪下来,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搭配城门与大树的位置,形成前后遮挡、高低错落的效果,构成一件有趣的立体建筑作品。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只有方法没有相应材料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而只有材料没有丰富有趣的教学设置也很难帮助幼儿发散思维,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绘画的乐趣。绘画作品呈现的只是最终结果,难能可贵的是幼儿的创造性与探索精神,教师应积极地引导与保护。多材料的选择与加入,不仅会让幼儿绘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还能激发幼儿展示自我、探索创作的热情,让幼儿自由遨游在艺术的奇妙王国中。

猜你喜欢
城楼绘画美术
登西安城楼
古城楼复建工程结构设计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水调歌头·遵义城楼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