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亦可仰 只此揖清芬

2024-05-16 14:01嵇云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先生

摘要:于漪用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她的民族立场、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中,体现在她的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为人之道中。她把语文教育的根深扎在民族和国家之中,用生命去拥抱教育的使命,将奉献作为人生最美的追求。她“以死求活”,扎实功底,追求大基本功;她以人为本,用生命唱歌,拨动学生的心弦;她有仁者追求、君子操守、圣人情怀。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先生”。学习于漪精神,践行于漪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于漪精神;人民教育家;大先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2-0053-05

壮丽山川古润州,江左人才渊薮;嘉言懿行大先生,华夏薪火相传。何其有幸,工作学习在于漪老师学习过的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有幸聆听过于漪的生动讲学,感受着她眷念母校的赤诚之心,折服于她无私的宽广胸怀。她是最美的教育奋斗者,是中国教师的精神高标。

于漪经常自称“草根教师”,她说自己和千百万教师一样,忠诚、执着、朴实,是普通的中学教师,是人民中的一分子。但她又和普通的教师不一样,她是敏锐的批评家,是高超的建筑家,是党的先锋战士。她是受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改革先锋”中唯一的教师代表,是全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中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唯一代表。

202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凝练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于漪用70年的教育实践,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做了生动诠释。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的“旗手”形象,在基础教育领域躬耕70年的“楷模”精神,对中国基础教育理论创造的“先锋”学术,是于漪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精神风骨,也是她作为新中国人民教育家的显著特征。

一、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体现为她的民族立场、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

(一)民族立场

于漪一直强调教师要有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因为教师是为国家服务的,是为祖国培养未来公民的。她说:“教育从来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任何国家均如此,它的核心是价值塑造、价值追求。这个价值一旦丢失,教育就失魂落魄,丢了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于国于民,都会发生危机。”[1]169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把语文教育的根,如此深深地扎在民族和国家之中。根正才有枝繁叶茂。她眼中的中国教育,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培养有中国自信、中国自尊、能够放眼世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人,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

于漪的身体是柔弱的,但她的生命却是如此的坚强和璀璨。她曾无数次地面临生与死的考验:童年时的战火纷飞,年轻时疾病的折磨,“文革”期间严重的迫害,这一切她不仅挺了过来,还将生命之路走得坚实辉煌。她的强大精神支柱来自何处?于漪在《岁月如歌》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切为民族。这正是她的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五个大字,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2]14于漪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常为老师声泪俱下的报国之情所感动。她说,她始终铭记语文课上老师教辛弃疾、陆游诗词时的慷慨激昂,“再穷脊梁骨要硬”的做人勉励……幼年的苦难岁月和艰辛的成长历程,让她将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她意识到民族富强是一切的根本,否则任何个人没有幸福与快乐可言。“求学为什么?从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老师激昂的话语引导着于漪的人生追求,“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成为她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

因此于漪的教育教学追求有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热爱民族文化,立志“为民族而教”,她始终坚守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理想。她说:“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3]193“爱自己的民族就应该热爱母语。母语的盛衰,意味着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盛衰。”[1]249“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1]177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没有国界,但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有“中国心”,要立志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奋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所培养的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更要有家国情怀,这是一种生命个体对于祖国的认可,也是靠自己的奋斗将祖国建设得更好的理想和行动。

(二)使命意识

“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4]这是于漪的人生名言。她的整个教师生涯,都渗透着崇高的人生追求。教育对她来说,是一项需要用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是她作为一名教师终身不变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生命境界。

于漪的使命意识,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的外在规范性,而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需求,成为她永不停步、执着追求、一生奉献的内在驱动力。“我觉得一辈子肩上都挑着千斤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因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所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3]263在她眼中,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伟大事业,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思想言行都要做学生的榜样。正是这样的一种使命意识,使得于漪认定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不断进取,执着地追求作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境界。

今天,无论身在何方,即使是躺在病榻上挂着盐水,于漪仍牵挂着教育,呼吁广大教师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积极有效地冲破目光短浅、分数至上的藩篱,引领学生把国家安全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追求镌刻于心,并立志一辈子锲而不舍地落实到行动中。呼吁“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5]。责任精神、使命意识,构成了于漪老师终生不渝的生命支柱与精神脊梁。

(三)奉献精神

“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要一辈子燃烧自己”[6],于漪老师站在学生生命成长和国家未来需要的角度来阐述教师的奉献精神,她经常用“激情”一词来表达教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她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不热爱这多情的土地,没有工作的激情,就不可能完成教育的伟业。有了这种激情,就会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有使不完的劲。”[7]

于漪老师认为,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崇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家庭,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成就生命的事业,是服务国家与民族的大事业。因此,全局意识、奉献和牺牲精神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为了教育的进步,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祖国的孩子更好的发展,从教70余年、年过90的于漪老师至今仍然投身于教育事业,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一天空闲的日子。于漪老师身上这种执着追求、奉献牺牲、九死不悔的精神力量,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与民族精神凝聚而成的。

“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奉献精神并不仅仅出于责任,出于外在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制约,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应该出于教师内在的生命需求,是生命快乐之所在,生命价值之所在。于漪老师之所以能在如此漫长的岁月、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如此执着与坚韧,正是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生发出无穷力量的体现。

民族立场、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是于漪老师作为人民教育家的精神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千百万人民教师,勉励广大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于漪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二、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体现在她的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为人之道中

(一)为学之道

1. 以死求活

于漪老师在很多场合谈过她“以死求活”的方法: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背下来,再口语化,以减少啰唆、重复、语病等问题。每天在去学校的路上,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面把教案放一遍: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结尾;这个问题问下去,學生怎么答,回答不出来,怎么引导,怎么铺垫;等等。上完课后再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和自己教学的缺陷、不足甚至错误。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这种“以死求活”、看似笨拙的办法,恰恰是一个教师打下扎实功底所做的大修为,这背后有着“育人”的大追求。这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何能如此“以死求活”?在热衷于参考教学资料、下载教案、媒体炒作信息、教学时尚化操作的今天,还有多少教师愿意做这样的大修为呢?

2.大基本功

于漪老师的大基本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三字一话”等基本的教学技能,而是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文化的宽度和历史的深度来构建全面的教师素养。她学习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历史、哲学知识,阅读中外文学名家名著,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吸纳西方语言学研究成果,把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研究新成果融进教学实践,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特色和体系。因此,基于哲学思辨,探究学科本质,融入现代理论,建立认知系统,这些素养才是于漪老师注重的“大基本功”。这不只是一种技能要求,而且是一种境界追求。这样一种教师的自我要求,值得今天所有的教师学习并实践。

3.永远求索

教育的事业永远没有终点,所做的工作永远没有最好,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自我发展。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2]132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站在民族未来的大背景下,她始终坚持求索,奉献奋斗,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的求索,于漪老师从“一清如水”的课堂讲授能力的要求,到“目中有人”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再到“激发生命的灵动与活力”理念的构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在求索过程中,她不盲从已有的理论和观念,用科学精神和质疑态度构建起自己正确的认识并付诸实践。正是这种永远求索的精神,使于漪老师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开拓创新,跨越一个又一个台阶而达于至善。

(二)为事之道

1.用生命歌唱

于漪老师说,课堂是用生命编就、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只有这样讲课才动听,才感人,才会让课如清澈明净的泉水流入学生的心田。她讲《春》,仿佛春天来到课堂;讲《雪》,雪野即在眼前;讲《过零丁洋》,胸臆间油然而生英雄的浩然正气;讲《海燕》,那种冲出暴风雨的喜悦渗透到学生身体的每个细胞。在她的课堂中,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都活起来,跳动起来。于漪老师从教70余年,呈现了近2000节公开课教学,叙述了千百个塑造学生品行的教育故事,形成了近600万字的教育丛书。她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她认为,热爱、投入、动情、润心、用生命歌唱的课堂,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与民族对教育、教师的重托。

2.目中有人

“目中有人”是于漪老师躬身实践而且著文必提、逢人必讲的四字金言。她反对把人作为工具,反对重利轻人甚至目中无人。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校长,无论是办学还是培养青年教师,始终指向人,指向学生。在她心中,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要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把准他们成长过程中心灵的脉动,和着每个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这种以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尊重人的生命发展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正是于漪老师坚守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立场。为了人,围绕人,激发人,成就人,这对当前我们普遍感到困惑的立德树人如何落地的问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

3.与时俱进

于漪老师提出,做教师一定要关注社会生活,紧贴时代的脉搏,具有时代的敏感性。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改变自身观念,走在时代前沿;必须走出孤芳自赏、独善其身的精神象牙塔,引领自己,也引领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的物质大潮。她为科技进步带来的积极变化感到欣喜,也为拨正偏离教育正轨的观点和做法大声疾呼。我们要学习于漪先生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待工作的精神,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和德才标准来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为人之道

1.仁者追求

于漪常说:“教育就是‘仁而爱人。”[1]185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于漪老师都把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培养和生命境界的提升放在核心地位。无论是语文教学、班级工作,还是学校管理,抑或是教师培养,无不闪耀着仁者的光芒。她说:“我们中国人讲‘人,是‘仁而爱人,什么叫‘仁,人字旁一个‘二,做人心中要有别人。‘人是一撇一捺,要互相支撑,倒掉一笔就不叫人。”[1]185仁爱是一种大爱,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为学生未来考虑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像于漪一样为学生今日健康成长和明日长足发展的大爱和大智,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学生的培养不能以获取知识为唯一目的,成人比成才更为根本。

2.君子操守

于漪老师倡导“养浩然之气”,崇尚谦逊,把谦虚看作是办教育的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崇尚“真”,敢讲真话。当价值冲突、观念混乱、方向不明时,于漪用“真话”建言:“我们不能只点洋蜡烛,心中永远要有一盏中国的明灯”[1]177。她说,教师应该在“德智融合”的学科教学中“滴灌”学生的心灵,教育归根结底不是要解决学生未来的吃饭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的灵魂问题。于漪的“真话”包含着她作为“人民教育家”的良苦用心。在指出不合理现象的同时,她更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她的是非分明、坦荡正气、求真务实,她对错误价值观的批评,以及对教育神圣和纯净的极力维护,都体现了她无私而坦荡的君子操守,因而成就了大写的“人”。

3.圣人情怀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中国古圣人的大格局、大情怀,与时代同频共振,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意识和浓浓的爱国情怀催生了“于漪之问”和“于漪之忧”:“教育究竟应该‘育分还是‘育人?”“怎样推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育安全之忧”“国家安全之忧”“变局、困局、危局中的下一代身份认同的定力之忧”。这些“问”和“忧”源自她对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战略思考,切中了我们这个时代基础教育的症结。几十年来,于漪老师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圣人情怀与基础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殚精竭虑,鼓呼呐喊,献计献策。

今天,在镇江中学校园的一隅,于漪教育思想馆静静伫立着,像这位人民教育家一样,简朴、沉静,但又厚重、博大。无数教师、青年学生、远方友朋为它而来,取一瓢清饮,掬一份芬芳。他们在于漪教育思想馆开展主题党课、读书汇报、师德宣讲、座谈交流,学习于漪精神,每一个人无不深深受到于漪精神的影响和感召。

在2023年的教师节,于漪饱含深情为母校题字赠送《于漪全集》。翻开这部近600万字的大著,你会发现这套丛书是一个无尽的宝藏。丛书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伟大实践,新中国基础教育学的思想模型和多彩智慧,更是生动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尺讲台上70余年的奋斗人生。

于漪精神是一座山,有着令人敬仰的高度;于漪精神是一棵树,有着枝繁叶茂的清芬。学习并践行于漪精神,心系学生,胸怀天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于漪.于漪全集:第2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于漪.于漪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5]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奋力开创新时代育人工作新局面[J].人民教育,2018(20):8.

[6]于漪.于漪全集:第17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63.

[7]于漪.于漪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535.

责任编辑:颜莹

收稿日期:2023-12-21

作者簡介:嵇云霞,江苏省镇江中学,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大先生
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先生”
简析话剧《大先生》中鲁迅形象的创新型塑造
跨界邀请:语文课堂上的“大先生”与“小先生”
“大先生”理念在思政工作中的实现路径研究
北理工“大先生”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大先生》剧本分析
“大先生”
《大先生》·后记
《大先生》:李静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