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梅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关于教育、教师的系列论述,逐渐形成其“大先生”教育理论,该理论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以高度凝练概括的形式,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明确、更高标准的职业素养要求。文章从“大先生”理念的历史渊源、现实必要性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落实方案。
关键词:大先生;思政工作;教育理念;习近平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2-000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说,做一个好老师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2]。习近平关于教育、教师的系列论述,逐渐形成其“大先生”教育理论,该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根植于中华厚重的传统文化,又立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对传统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解读与应用,对解决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先生”理念历史渊源
根据文献记载,“先生”一词定型于周朝,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3]。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意思是说,姜嫄怀孕足月,第一个孩子顺利降生[4]。“先生”在句子中的意思是第一个孩子,最先出生的,后引申为父兄。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先生”在这里就是父兄、长辈的意思。“先生”一词作为称谓,逐渐扩大到对德高望重之人的称呼,例如在《孟子·告子》中“先生将何之?”有注为“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随后,“先生”之义又引申为“老师”。《韩师外传》有云:“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韦昭《辨释名》:“古者称师曰先生。”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对先生的解释是先醒,觉悟世事,领先于人。在现代语境之下,大先生是指品格高尚、品行端正、品味优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能在个人修为、学术修养、思想情操方面为人师表的榜样人物。
二、“大先生”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高校思政工作整体上是好的,师生紧密围绕在党中央周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思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对于部分高校教师而言,重学术成就轻人格修养,重言论自由轻政治高度,重科学研究轻立德树人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高校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中,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和数量是职称评定、年终绩效计算的主要依据,而教师的品德、思想和个人修为虽然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少数教师在学术上成就斐然,但是在人格修养上为人所不齿,生活不检点、学术不端、侵吞科研经费等相关新闻报道时有发生,个别教师由于长时间在国外生活,对国内的形势缺乏洞察与判断,面对社会负面新闻会产生不合理的解释,不能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课堂上、在自媒体平台上,打着学术研究、言论自由的旗号发表偏激、负面的言论,对党和国家做出不合理、不客观的评价,传播负能量,误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部分教师忙于做实验、写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忙于学术而忽视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从不违师德、不触底线、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到自尊自爱、修身立德、学术精湛的优秀教师,再到学术上炉火纯青、开宗立派,人格、品德、修养方面为后人敬仰的卓越教师“大先生”,任重而道远。
《礼记·文王世子》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法言·学行》里就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用德行浸润学生的心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5]。高校之中不乏“句读”之师,不乏术业有专攻的师傅,但是“传道”“立德”的人生导师难求。习近平“大先生”理念的提出,对提升高校教师综合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充分释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育人功能,具有现实紧迫性、必要性。
三、“大先生”理念的实现途径
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6]教育乃国之命脉,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是教育的魂魄。“大先生”理念的提出,无疑给高校教师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师德建设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通过制度、法规、机制、舆论进行监督的他律,其次是自我要求为基础的自律,最高层次是作为卓越人格追求的自觉示范。在实现路径上: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优秀导师的奖励,让德高望重的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耀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从制度上保证师德师风的培育;二是创新思政工作理念,搭建创新型德育载体,促进师生互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将高尚品格、优雅品行、高雅品位作为教育的目标维度,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一)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大先生”的培育
1.以社会群体认知带来的道德压力形成师德约束,利用群体认同心理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内生动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形象是光辉的,身为教师的自豪感和舆论的外在评价,在教师内心形成无形的压力,在面对公众时会刻意的维持自我形象。荀子說:“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让品行出众、学术出彩的科学家感受更多获得感、荣耀感,使其品格形成更好的示范效应。深度挖掘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积极宣传黄大年、南仁东、黄旭华、李保国等当代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创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利用朋辈榜样或职业群体的正能量,引导广大教师将外在的约束与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与自觉行为,形成“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将“成大师、走大道、修大德、铸大业”之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细化落实制度法规,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育长效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国家文件对教师职业道德均进行了规定[7],但是这些条款,往往限于宏观的表述,难以像科研成果一样量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导致师德监督不到位、职业考评不给力、激励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等问题[8]。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好老师”标准,一项根本的、长远的措施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培育长效机制[9]。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存在师德问题的导师严加惩处。
(二)创新德育载体,促进师生互动,发挥师德隐性育人功能
“身教”胜于“言传”,“大先生”的人格魅力、品行示范、品位引领就是最好的“身教”。要高度重视师生互动平台的搭建,让更多品学兼优的教师从实验室、讲台走向学生,融入学生。通过班主任、成长导师等身份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形成“师生共进”的良好文化氛围,以师德浸润、感染、熏陶学生的德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不动摇,从供给侧改革,提升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创新工作理念与载体。从塑造高尚品格、培养优良品行、提升高雅品位三个目标维度,构建德育载体。
1.以德树人,塑造高尚品格。在不断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过程中发现,师德垂范远胜于理论、理念、价值观灌输。一是开拓思政教育格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充分发挥专业课、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要求每位教师在专业课教授中,用自己的专业背景为学生解读专业内涵,为学生解答好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树立起专业使命感、责任感与自豪感。二是优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新生开学前对班主任进行遴选与培训,每学期以专题工作会议形式制订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要求班主任走进班会、走进学生内心,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与人格
魅力为学生的成长答疑解惑。三是坚持将思政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把思政工作的单位精细到宿舍,为每个宿舍安排一名思政工作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专家教授担任新生宿舍的成长导师,从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习惯养成、素质提升、读书计划、科研计划等全过程、全方位给予悉心指导,将“漫灌”式教育转向因人而异的 “滴灌”式教育,及时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灌浆期”,将师德师风转化为优良的宿舍氛围。四是发挥学院领导的思想引领作用,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走访宿舍制度、听课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推开学生宿舍门,走进学生的心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洞悉学生的指导需求,用自我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2.以文育人,培养优良品行。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院系文化氛围,以文化涵育德行、熏陶学生、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需求之中,将人生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立大志、成大器,勉励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探索公益实践建档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为实践育人提供保障,为学生提供村主任助理、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专项活动,引领学生在志愿者服务、体验式教育、奉献社会中净化心灵,塑造自我品行;学生参与的公益实践活动计入综合测评,并作为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指标。
3.以文化人,提升生活品位。品位是个体的审美品鉴能力和判断力,是对真善美的认知能力,对个体的生活品质与自我修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帮助学生培养高雅的品位,远离低级趣味,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从生活环境着手,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人文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格调高雅的成长氛围,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品位。一是加强住宿环境管理,开展宿舍环境美化工程,加强宿舍环境监督检查,开展“宿舍风采大赛”“创意宿舍”等活动,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二是加强文化氛围营造,在楼道设立书架,提供心理健康、就业、时政类相关书籍和报纸,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品位,热爱生活。三是邀请教师为学生开展提升品位的讲座或工作坊,以交际礼仪、求职技巧、衣着搭配、化妆技巧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培训。四是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团工委、学生会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精致的文体活动,以传统文化、体育运动、音乐欣赏等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在日常的活动中融入生活艺术,以美浸润学生心灵。
四、结论
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离不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10]。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先明道、信道、行道,要搞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1]。习近平总书记“大先生”理念,为高校教师树立了标杆,为教育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单位要从制度上、平台上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保障,在注重学术考核的同时,细化德行的培育、监督与考核,让优秀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职业荣耀感,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应该自觉自律,勇于担当,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激发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自我品格品行品位,浸润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挥“大先生”师德隐性育人功能,打破现有的“师生相识不相知”“下课铃声一响就消失”的师生关系是关键,高校需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积极搭建师生良性互动平台,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术导师、人生领航者与知心朋友。近年来,各高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以“师生辩论”“名师咖啡”“教授下午茶”“早餐会”“名师面对面”“名师领航”等活动为载体,力推教授走出实验室,走近学生。但是这些活动往往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行政助推、偶发性的痕迹,尚未形成自觉自愿、常态化的师生融合机制。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借鉴欧美、港台高校的书院制,积极探索师生同食共寝的社区教育模式,以“师生共进”为目标,以师德浸润为宗旨营造优良育人文化,取得一定成效[12]。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7-08-15.
[2][5][6][10]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3]陈慧.“先生”称谓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4][11]仇珊华.习近平关于教师要做“大先生”的思想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7][9]金昕,王丹彤.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8]徐士元,陈帅.高校师德他律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4).
[12]王妍稳,曲云峰,欧文军.农林高校书院制度下德育载体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