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中草药课程之风扬探究实践之帆

2024-05-16 09:24赵媛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探究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科学

赵媛

〔摘    要〕  探究实践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以中草药课程助推探究实践能力提升,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以环境布置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究实践欲望;以科学探究为抓手,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以学科融合为切入点,拓宽探究实践路径;以多元评价为落脚点,品尝探究实践硕果。

〔关键词〕  小学科学;中草药课程;探究实践;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4    034-036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医药文化值得发扬光大,中医药校本课程是可以尝试的路径。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所在的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学校的特色,开设了中草药课程,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医药的文化与魅力,同时,提高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

“双减”之下,学校中草药课程深入挖掘中草药、劳动教育、科学探究实践的融合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相结合,将传统劳动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多措并举,在课程中弘扬中华文化,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一、以环境布置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究实践欲望

(一)设计古色古香的百草园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校中草药实验室建好后,起名“百草园”。随即面向全校学生发布征集令,征集创意园内设计。自发布之日起,学生以班级为小单位、以年级为大单位,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画创意设计图的过程,最后以班级初选、年级终选的方式,收集创意设计建议。

征集令——“百草园”创意设计

[年级 调研方式 设计区域 创意设计建议 1~2年级 学习、观看中草药房布置图片、视频 四周墙面 墙面上要有中药名家的故事,如李时珍、华佗、张仲景等 3~4年级 查阅图书馆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 室内布置 布置陈列柜,把中草药一一陈列摆设。多摆放一些,让香气沁人心脾 5~6年级 实地走访药房、药店、医药谷,学习,参观 器械装备 添置一些杆秤、药船、捣药罐、烘干器等设备 ]

最终,一间由学生自主创意设计的“百草园”呈现在学生眼前。这里,可以看到中药大师李时珍、华佗、张仲景治病救人的传奇典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中草药,百草陈列、四气五味;可以体验用杆秤称量、用研钵捣药、用药船粉碎。这里,还可以看到先进的仪器,有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恒温磁力搅拌器等。自此,百草园成为学生的实践乐园。创意巧妙的设计、扑面而来的药香、古色古香的装饰,沉浸在自己设计的百草园里,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创建多姿多彩的种植园

对于学生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学生知道植物无处不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研究它们,也很少有种植的经验,对植物的形态、构造、功能缺乏了解。在学校操场的围墙边上,我们开辟了一块中草药种植园,每班一区域,班班有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其实践能力,本课程开设了“我为中药植物代言”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我为中药植物代言

[年级 实践要求 评价标准 1~2年级 在教师指导下种植中草药,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记录中药植物的生长 能反映植物的生长过程 3~4年级 种植、养护、观察、记录、交流展示 观察、记录过程清晰 5~6年级 种植、养护、观察、记录、在墙壁上绘制植物的一生图、交流展示 观察、记录过程清晰,植物一生的绘制图正确 ]

本课程设置正好落实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让学生认识植物的构造、功能和生长过程。一株株生机盎然的中药植物、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植物一生的壁画,勾勒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种植园。在创建种植园的过程中,在研究植物一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践欲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以科学探究为抓手,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

实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中草药课程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为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特设置了中药探究实验。

(一)中药植物对比种植

在学校中草药种植园里,有好几个班种植了中药薄荷,但是每个班的长势不一样。为了探究薄荷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学校在3~4年级间开展了薄荷对比实验探究。假设薄荷的成长受光照的影响,把光照设置为变量,其他因素不变,进行对比实验探究。

学生在开展“薄荷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经历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二)中药陈皮水分蒸发测试

陈皮是橘子的果皮晒干制成的。笔者的学校午餐后经常有水果橘子,所以中草药课程就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收集水果橘子皮制成陈皮。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中草药课程设置了在5~6年级开展探究橘子皮水分蒸发规律的实验,设计如下。

学生在进行“橘子皮水分蒸发得快慢有何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结论,判断结论是否与假设一致,完善探究报告,探究实践能力在实验中逐渐提升。

三、以学科融合为切入点,拓宽探究实践路径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中草药课程采用“1+X”的教学模式,即以科学学科为中心、其他学科共参与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

(一)“科学+语文+美术”,在诗情画意中激发探究动机

在进行项目式学习“制作中药扇”的过程中,以制作“菊花扇”为例。先由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识菊花”,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深入探究菊花的奥秘。再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分析信息,汇总菊花的特征与药用价值。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接下来,由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赏菊花”,阅读有关菊花的诗句,通过阅读与赏析,寻找其中的关键信息,了解有关菊花的故事。最后,由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绘菊花”。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菊花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采用扇面作画,先设计,再画,后优化。美丽的菊花附上其药用价值,一把完美的菊花扇就做好了。从问题的提出到查阅资料,从收集资料、整理汇总信息到设计,再到制作,学生经历了完整的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探究能力在无形中生长。

(二)“科学+美术+信息科技”,在技艺氛围中感受实践魅力

在项目式学习“3D打印中药”的实施过程中,以“3D打印枸杞”为例,科学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枸杞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然后,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画枸杞,最后信息科技教师借助3D打印笔将中药枸杞画出来,实现作品“3D打印枸杞”。在信息万变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草药课程中融信息技术是发展的趋势。新时代,人们对艺术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学科中渗入艺术的教学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设计。

“制作中药扇”和“3D打印中药”只是探究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一部分,同类型的实践案例还有很多,如“中药版画的制作”“中药标识的设计”“香薰石膏的制作”等。像这样学科融合、结合中草药课程的探究实践,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率,形成“发现—探究—总结—创造”的良性循环。

四、以多元评价为落脚点,品尝探究实践硕果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可见,付出的努力得到肯定和赞赏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基本愿望,学生更是这样。因此,我们应以多元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我,赢得赞赏。

(一)颁发荣誉勋章

中草药课程开展以来,为了让学生品尝探究的甜头,充分体会到探究的幸福感,我们在不同课程实施阶段,会给学生颁发光荣勋章。如在百草园创意设计中,设计被征选上的学生获得“小小设计师”的荣誉勋章;在中药种植区,手绘植物一生的创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会获得“最美培育员”的荣誉勋章;在“中药版画”的制作中,被评选为优秀版画的学生会获得“小小创作者”的荣誉勋章;在中药知识讲解中,优秀者会获得“小小药师”的荣誉勋章。一个个小小的勋章是对学生辛勤付出的肯定,激励学生继续前进、探索。

(二)组织创新实践比赛

在中草药课程中,有许多课程实践小成果,如“香薰石膏”“中药画扇”“中药版画”“3D打印中药”等。学生可以把这些成果收集汇总,参加“五小”比赛、“四个一”比赛、科创比赛等,将个人所学知识转化为可以展示的科技小作品,参加比赛,获得荣誉,体会自己探究实践的“甜头”。

(三)举办成果分享会

学校定期开展中草药课程成果展。如基于中草药课程,学校开展了“中药故事我來讲”演讲比赛;举办了“中药版画、中药画扇”展览;进行了“创意中药花盆设计”比赛;举行了“我为中药代言”的游园会。学生在分享自己实践成果的过程中体悟到探究实践带来的幸福感。

在中草药课程的引领下,学生对中药知识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又一次深入人心。课程中处处运用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今后,学校将继续以中草药课程建设为抓手,在注重探究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聚焦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既是中草药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许真真,洪志忠.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样式:校本中草药文化特色课程创设实践与优化评析[J].福建教育,2020(40):2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探究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科学
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