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海舟 张花治
(1.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教研室,甘肃 兰州 730000)
霰粒肿临床又称为睑板腺囊肿,是一种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本病在中医学属于“胞生痰核”范畴,是指胞睑内起核性硬结,逐渐长大,触之不痛,皮色如常,与皮肤无粘连的慢性外障眼病。中医对本病有“睥生痰核”“目疣”“胞睑肿核”等不同称呼[1]。本病最早记载于《证治准绳·杂病》:“睥外皮肉有赘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皮或色红,乃痰因火滞而结”[2],该书首次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提出本病上睑多发的特点,并简括其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即其形如豆状,乃火郁于内无所出,炼津耗液,滞而生痰,积聚于胞睑而发。西医认为,面部螨虫、睑缘炎、缺乏维生素A 等都是霰粒肿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小儿不注意眼部卫生,生长代谢强,睑板腺分泌较成年人旺盛,故本病尤以儿童常见。
本病虽然有自愈倾向,但能否自愈及其自愈时限都没有确切的标准。患者发病时并无其他明显症状,大多会因肿块过大而引起散光或异物感,少数患者会出现眼部畸形、眼睑外翻、继发感染等;患者往往无疼痛感,因此疾病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时已较严重。故对本病的治疗应引起重视。西医治疗本病方法有限,中医治疗儿童霰粒肿,尤其是多发性霰粒肿,具有独特的优势。
“上病下取”首见于《医学三字经》,诸多经典亦对其有描述。《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络人体上下内外,脏腑官窍的表里配属及气机升降的相互影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的治则构成了“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理论根据[3]。上病下取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认识疾病,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临床无论是中药,抑或是针灸等不同治疗方法,凡是“下取”而治疗上部病证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取”的范畴。
2.1 目与脾
2.1.1 睑为肉轮 内应于脾《证治准绳·杂病》云:“肉轮者,两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戌丑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轮”[4]。胞睑属脾,脾主运化,胞睑与脾脏所藏运化功能密切相关。霰粒肿发于胞睑,五轮学说中胞睑属肉轮,内应于脾,故胞睑疾患与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脾与胃相表里,二者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二者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病理变化亦相互影响[5]。脾胃功能正常,胞睑得其所养方能形色如常,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2.1.2 脾主运化 为生痰之器胞睑属脾,胞睑疾患往往与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脾主运化,主津液输布,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若脾胃运化失司,则水谷不化,聚湿成痰;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脾失健运,蕴热生痰,痰热上扰,阻滞于胞睑经络,均可导致霰粒肿的发生。因此,调理脾胃,使得水湿得运,痰湿自除,胞络肿核也可随之消除。
2.2 目与肝
2.2.1 目为肝之窍和外候《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脏与目睛的生理、病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肝脏的功能失常所引发的一些现象可通过眼睛表现出来,同样目睛的病变也可从肝入手寻找原因,肝通过目睛这一特殊通道与外界有着一定的联系。
2.2.2 肝经过目《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6]。机体脏腑、形体、官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作为其联系通道,起着重要的作用。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连目系”,可见目与肝关系密切。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载:“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6],为临床目部疾病从肝入手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2.3 肝气易实 肝气失和则目生疾《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目为肝之外窍,肝气通达于目,目发挥正常功能有赖于肝气调和。若肝气调和,则气机调畅,气血津液正常上输滋养于目;肝失调和则目生疾患。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实,易致功能亢进诸证,如肝经风热、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阳上亢等。《审视瑶函》谓:“目属肝,肝主怒,怒则火动痰生,痰火阻隔肝胆脉道,则通光之窍遂蔽,是以二目昏蒙,如烟如雾”[7],提到怒则伤肝,肝郁化火,火随气逆,肝火夹痰阻塞脉道,肝气失和发为目疾,阐述了肝失调和致目系病变的病机。
2.3 小儿特殊生理特点《小儿药证直诀》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该书原序中也提到:“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无常”[8]。中医认为,小儿具有“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特殊生理特点。
2.3.1 脾常不足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儿童身体及各项机体功能处于快速发育和旺盛生长的阶段,对营养精微需求较大,即古代医家总结的“脾常不足”。除生长发育需求外,脾常不足还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成而未壮,因而极易出现脾胃功能失调。小儿饮食偏嗜、饮食失节,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出现受纳、腐熟、水谷精微转化输布等方面的异常,则产生一系列病变。胞睑为肉轮,内应脾胃,病者饮食失节致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上扰胞睑;脾胃久伤致硬结,质硬而色白,不易消散。
2.3.2 肝常有余小儿机体阳常有余而真阴不足,发病容易。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肝为五脏之贼,最易发病。“肝常有余”在临床上表现多样,常见肝气易实、肝火易旺、肝阳易亢、肝风易动等临床表现[9]。小儿体禀少阳,生机勃勃,生理上处于“肝常有余”的状态。目为肝之外窍,肝之病变可表现于目。小儿情绪变化多端,易急躁、激惹等,若情绪不顺,易导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司,少阳枢机不利,久则气郁化火循经上传,熏灼目胞,可致胞络瘀阻、凝结成核等目系病证。
肝脾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眼睑胞络的气血,若情志失调或饮食失常导致肝脾不和,则会影响胞络气血的正常运行,加重霰粒肿的病情。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上皮组织的再生、分化、维持以及视觉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A 缺乏可导致腺上皮、黏液上皮等细胞的过度角化,进而导致角膜溃疡、角膜软化、干眼症、夜盲等一系列眼部病变[10,11]。近年来,有文献[12,13]报道,霰粒肿的发病与机体血清维生素A 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霰粒肿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尤以孕期以及哺乳期女性最为明显。血清维生素A 水平降低可能是幼儿霰粒肿多发和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维生素A 缺乏可能会导致睑板腺腺体上皮细胞的过度角化,进而使睑板腺开口阻塞、油脂分泌物堆积,诱发或者加重霰粒肿的发生和发展。小儿由于睑板腺相对于成人更细,缺乏血清维生素A 就更容易发生腺体的阻塞和霰粒肿[14,15]。
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进入体内的饮食物依赖机体脾胃的消化功能为我们提供能量,供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维生素A 作为营养物质之一,经摄入吸收后储存于体内,而肝脏则是人体内含维生素A 最多的器官。维生素A 又称抗眼病维生素,在防治多种眼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是其在机体内的主要活性形式[11]。血浆中维生素A 的运输离不开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参与,二者与前清蛋白按比例结合后运输。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一方面,肝脏为病可导致该蛋白合成减少,继而导致血浆维生素A 减少;另一方面,肝病可影响维生素A 的肝脏循环,使肝脏内维生素A 的储存量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疾病。
《审视瑶函·睥生痰核症》曰:“凡是睥生痰核,痰火结滞所成,皮外觉肿如豆,睥内坚实有形,或有不治自愈,或有壅结为瘿”[2]。小儿霰粒肿的病机主要与其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故小儿霰粒肿病理虽有痰火阻络之标,然以肝脾失和为本,正如《张皆春眼科证治》言:“多由脾湿胃热,湿热互结,聚而生痰,湿痰阻滞经络,结于胞睑而成”。
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容易生肝脾为患之病,目与肝脾又紧密相关,故小儿霰粒肿治疗可多考虑从肝脾入手。本病痰火阻络为标、肝脾失和为本,治疗法则当以调和肝脾、化痰散结为主。临床治疗小儿霰粒肿,根据辨证常用以下几法[16]:(1)健脾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脾两虚的患儿,见纳差、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等脾虚之症,兼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爪甲无华等肝血不足之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可选归芍六君子汤加减。(2)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肝郁脾虚的患儿,病性虚实夹杂,临床可见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兼见口苦、咽干、食欲不佳、腹胀便溏、苔薄白、脉弦细等。代表方逍遥散加减。(3)补脾泻肝法。适用于土弱木强之脾虚肝旺证,临床可见患儿食欲不佳、食少纳差、脘腹不适、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胸胁胀闷等症状,舌淡、苔薄白或黄,脉弦缓无力。可选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以上组方不拘泥于原方,可根据临床症状酌情加减变化,可选常用之消痰散结之品,如全蝎、僵蚕、海藻、昆布、皂角刺等,共奏调和肝脾、消痰散结之功效。
临床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中医从肝脾入手治疗小儿霰粒肿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西医常用热敷、局部外用眼药水、囊肿内注射激素、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术难以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且对患儿身体伤害大,可能会造成周围更多的腺管被破坏,使再次患病的可能性增加。家长也较难接受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和西医相比,中医治疗本病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推崇,笔者通过理论与临床观察结合,在此分享此思想,希望对众多霰粒肿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