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传慧 朱洪彦
目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尚未成熟,所以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人更重要。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因为学校和社会未充分关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所以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新的教育政策下,作为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强调自身修养的提高,并且需要更加努力完善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小学课堂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认知体验可以看出,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是通过家长和老师来完成的。特别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师在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这个阶段的弟子来说,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很多外在的东西都充满了求知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真实年龄特点,善于与学生沟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生应密切地接触和交流,让学生在与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真正关心老师,从而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学习基础,学生顺利进行班级管理。
二、改变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目前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需要关注现在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而且,就班级管理来看,校规班规的严格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关系到学生行为习惯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是班级管理中最为基础关键的一环。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级整体情况之后,就應该注重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改变以往过于威严的管理方式,强调在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鼓励式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班级氛围内展开高效的学习。例如,在组织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可以设置奖励环节,为表现优秀的学生准备一些小红花、文具等奖品。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班主任也不应该一味的批评,而应该照顾到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感受,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课文背诵或者是单词抄写等小惩罚。在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下,班主任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如此一来,便有利于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创造新的班级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时代下,很多小学生逐渐形成鲜明个性,面对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性格来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并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另外,就班主任而言,要想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还必须对管理方式予以创新,并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想法。例如,在课余时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为自己做一些小事,如拿课本、拿水杯、拿粉笔等等。学生做这些小事情,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拉近,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喜爱。另外,在召开班会活动时,班主任应强调对班会形式和内容的完善,基于班会主题内容为学生提前布置好相关的任务,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轮流策划或主持班会活动,再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班会活动,在班会中各小组需要积极发言。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班会,学生也可以产生对参加班会的主动性。
四、落实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最早是由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这种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主张要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等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教育。学生的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在让学生学好知识的基础上,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上,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积极发挥学生的特长。针对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让这类学生做班主任的“小助手”,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中的一些简单事务。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让班主任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针对热爱学习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让这类学生担任班级中的学习委员,或者小组长的职务。因为他们本身的学习成绩好,担任这个职位,可以让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信服,而且他们担任职务以后,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责任感,平时与其他同学在学习上互帮互助,还能够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当然,班主任也要多鼓励这类学生发展其他的兴趣,做到全面发展。针对多才多艺的学生,班主任给他们一个平台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比如,擅长书法、绘画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中的文化建设;擅长音乐、舞蹈的同学,班主任可以让他们在班会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大放光彩;运动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夺荣誉。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班级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有序进行。
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长在学生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因此有效实施家庭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班主任需要向家长传播科学教育理念,让家长在课后教育成效的指导下配合老师上课,通过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形成合力,进而全面发展对学生提供有效帮助,鼓励学生得到全面提升。例如,使用小信息集、QQ软件群交流。在群里,家长可以通过老师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的表现,学生出现问题后家长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群聊传播一些教学中的新思路,让家长了解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家庭、学校、教育的力量,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班主任这个职位看似不难,但面对年幼的孩子,其实是千方百计地管理。正因如此,小学教师需要面对管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今后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将探索更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