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方格圖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对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首先简要介绍了方格图的定义及作用,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坐标概念、培养空间感知能力以及增强数学教学直观性等;然后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方格图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策略,希望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格图;坐标概念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更新与优化,其中方格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的有效应用展开了分析。
1 方格图的定义及作用
所谓方格图,就是用网格线组成的图,它常用来表达二维平面内坐标的关系。方格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1.1建立坐标概念,奠定学习基础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对于展示二维平面上的坐标关系具有显著的优势。其能够清晰地呈现坐标轴和坐标点的位置,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维平面上的空间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坐标的概念往往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而方格图的运用,可以使得坐标变得具体化和可视化。通过在图上标出具体的点,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的位置关系,进而理解坐标轴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图像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坐标的直观印象。坐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工具,而且是函数学习的基础。通过方格图,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坐标轴上的点代表的实际意义,明确坐标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理解对于后续学习函数和几何等知识点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促进空间感知,提升思维能力
方格图这一直观教学工具,对发展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方格图的观察与绘制,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空间感知产生初步的印象,继而提升空间想象与认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二维平面内也能对空间关系有直观的感受。学生可以看清方格图上的线、点和区,并由此了解其空间位置及关系。这一直观观察能够帮助学生对空间关系形成初步理解,并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利用方格图进一步深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学生可以通过画方格图,移动点或者线来亲身感受空间的变化与关系。这一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对空间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另外,方格图也有助于学生对几何问题求解。在几何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图形中的空间要素,如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通过对方格图的观察与运用,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这些元素,使几何问题的求解更高效。这种借助方格图来辅助求解几何问题的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及问题求解能力。
1.3提高数学直观,培养学科素养
方格图的直观性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面对图形面积和周长等抽象概念时,其能为学生提供清晰且可视化的内容,使他们更容易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图形面积和周长等概念可能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通过公式和理论来解释这些概念,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其很难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而方格图则提供了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在方格图上,教师可以轻松地展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并通过数方格的方式来计算面积或者周长。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像和计算步骤联系起来。通过在方格图上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方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图形的构成和计算。对于一些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复杂图形,学生可以通过在方格图上分解和组合这些简单图形掌握其面积或者周长的计算方法。这种分解和组合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方格图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抽象数学概念,以增强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1小学数学教学中方格图的应用现状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数学教学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得到了更新与优化。其中方格图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1.1平面几何教学,了解知识特性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用方格图来表示平面内的点、线和面,有助于学生认识点、线和面的基本属性及相互关系。通过对方格图的观察,学生能够对平行线、垂直线和角的概念有直观的了解,并理解其性质与特征。
2.1.2面积周长教学,掌握学习技巧
在面积和周长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方格图来帮助计算和示范。通过在方格图上画图,使学生对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有直观的认识,并牢固地掌握相关计算技巧。
2.1.3坐标体系教学,学习计算方法
在坐标的教学中,方格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方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坐标轴的概念,了解坐标点的位置关系,掌握坐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2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方格图存在的问题
尽管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和概念,仅凭方格图的直观演示可能难以理解。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使用方格图时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2.1理解不足,教学效率较低
部分教师在使用方格图时,因为对其理解不深刻,所以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图形工具,而忽视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方格图的应用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2.2.2过度依赖,影響教学拓展
一些教师在使用方格图时存在着过度依赖的情况。他们往往将方格图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从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这种过度依赖方格图的做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展,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
2.2.3使用不当,缺乏深入思考
在使用方格图时,一些教师存在着使用不当的情况。他们在绘制方格图时存在比例不准确、线条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图形所表达的含义。此外,一些教师在使用方格图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利用方格图进行学习和思考。
3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方格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规范方格图的使用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1加强培训,提升理解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研讨会,邀请数学教育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方格图的应用经验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格图的应用方法。
3.1.1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培训课程应从方格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场景开始,以确保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对其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展示成功的方格图应用案例,让教师直观地看到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组织教师们进行实践操作,亲手绘制和使用方格图,从而加深对其功能和作用的理解。此外,也可以利用研讨活动,探讨如何将方格图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格图使用策略等。
3.1.2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除了面对面的集中培训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提供视频教程、在线讨论等,使培训形式更加丰富和灵活。教师们也可以在工作坊中分享自己的方格图使用经验,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心得和困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在培训结束后,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方格图的使用效果,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3.1.3专家引领教学,同伴互帮互助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以帮助他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方格图的应用。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也可以让那些已经在教学中成功运用方格图的教师分享经验和技巧,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鼓励教师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共同探讨方格图的使用方法和策略。
3.2多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使用方格图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弥补方格图的局限性,提升教学效果。
3.2.1结合讲解,深化数学理解
在展示方格图的同时,教师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相关的数学概念。通过口头解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方格图所表达的意思。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方格图,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和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2.2示范教学,展示应用方法
教师在使用方格图时,应进行标准的示范。从图形的绘制、标注到解读,教师都需要详细展示,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方格图在不同数学问题中的应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格图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综上所述,方格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方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和尝试如何更好地运用方格图,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张雪.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2):60-65.
[2]王晶晶.数学小方格 教学大智慧:方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再开发[J].江苏教育,2014(17):35-37.
[3]李延江,雷俊.“方格图”在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