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阈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2024-05-13 12:13顾颍
天津教育·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任务群视阈导图

顾颍

“任务群”视阈下的语文习作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打破传统写作模式的束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写作接受者,而是成为真正的创作者,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作技巧,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任务群”视阈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旨在建立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革新,也是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

一、深研教材学情,优化目标设定

(一)以学情为基础,设置整体性目标

在“任务群”视阈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需要以学情为基础,设置整体性目标。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此为基础设计适合学生的习作任务和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整体学情有清晰的认识,包括班级学生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学科兴趣和学习习惯等,这将有助于教师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其次,依据学情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明确本单元的课程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态度上,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类型上,能写简单的想象文。针对本次习作的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插上想象的翅膀”,是一级目标。围绕主题安排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感情,当学生学完这些课文之后,应该能够初步掌握“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此为二级目标,为习作打下基础。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情况,同时,应该按照二级目标梳理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依据目标分类理论,科学设计目标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根据目标分类理论,可以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部分。在认知领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技能领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在情感领域,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各个任务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为阅读单元,主题为“学习阅读策略”,在讲解本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时,教师可以根据目标分类理论设计相应的目标。在认知领域,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描述动物的颜色、体型、眼睛等特点,使他們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写动物。在技能领域,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学生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来描绘动物的形象,如使用形容词描写动物的特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句式结构,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习作更生动有趣。在情感领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表达欲望,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己是动物园的饲养员,描述自己与动物的互动故事,培养他们对动物的情感态度和关怀意识。

二、深度解读教材,理解教学内容

(一)深度开发习作知识,实现教学转化

习作知识不仅包括写作技巧,还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些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习作知识的本质特点。教学转化是指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收录了多篇科普文章,习作主题为“我的奇思妙想”,旨在让学生在底层逻辑中发挥想象,提升创造力。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如身边的事物、书籍、电影、音乐等,以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提供一些有趣的题材或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在奇思妙想的作品中。还可以组织头脑风暴、绘画、角色扮演等一些创意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集体讨论和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从而扩展思维、丰富写作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表达水平选择写作形式和范围,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习作题材,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

(二)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拓展教材广度

在“任务群”视阈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拓展教材广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文章、新闻、博客等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同时,可以利用图书馆、博物馆、自然环境等线下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写作对象的特点、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激发写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不同的观点,拓展思路,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祖国之殇”主题展开,而习作内容选择了“二十年后的家乡”,单元目标很明显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与家乡有关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信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感受。同时,利用线下资源,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感受,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家乡的特点,从而更准确地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家乡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家乡是否发生了环境变化?”“社会发展如何影响家乡的变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习作创作。

三、丰富教学方法,灵活适切应用

(一)明确习作题材,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明确习作题材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选择习作题材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经验,从学生角度出发,让他们写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点都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范文、进行句子拓展等;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为例,对于那些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心理的理解较浅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详细描述自己读后的感受,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表达自己是否喜欢这个故事以及原因。而对于那些对故事有更深入理解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分析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以合理的论据给予支持。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品味故事中的情感、寓意、人性等,以丰富文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通过个性化的习作要求,差异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习作教学效果。

(二)注重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任务群”视阈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注重读写结合,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具有实际意义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巩固阅读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并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指导,通过分析课文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提高写作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改写、续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写作练习,以提升其写作能力。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學为例,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的描写人物的篇章,让学生阅读,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工人工匠的描写:“这人身体高大,半务农半是工匠,他扎了一条肥大的皮围裙……”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描写:“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轻易成为漫画的对象……”让学生通过阅读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根据写作主题抓住人物特征,以此凸显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为写作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群“描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优化教学过程,强调深度参与

(一)利用思维导图,锻炼学生深度思维

在“任务群”视阈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激发其想象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中心思想与相关内容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图。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中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个性化表达。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其不断完善写作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写作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为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和思考。首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多彩的活动”,然后在分支上记录各种活动的细节。学生回忆自己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如运动比赛、艺术表演、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些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其次,在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上,学生再次展开想象,加入更多具体的细节,使写作更加生动、丰富。最后,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进行素材整合,并构思文章结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写作内容。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自主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都将得到有效锻炼。

(二)采用对话教学,追求多元化的理解

“任务群”视阈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多元化的任务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对话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比如,一部分学生扮演游客提出问题,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当地居民进行解疑,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家乡的风俗习惯。“游客”可以提问关于当地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而“当地居民”则可以解释这些风俗背后的含义和历史渊源。通过对话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风俗,还可以培养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提升信息提取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如过年、婚礼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来展示自己理解的家乡风俗,描述各种仪式和传统细节,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对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对家乡风俗的理解能力。

五、重视素养发展,融合多元评价

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强调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思维的发展,而不是仅关注最终的写作结果。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思维给予及时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其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范文、进行小组讨论、开展课外拓展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任务群”视阈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深度解读教材、丰富教学方法等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总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任务群视阈导图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阅读课探微
体察文言语气,感知语言魅力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6章 一次函数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