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理论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3 13:08:19王冬辉
天津教育·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战国时期时期理论

王冬辉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主要是将存在“隔板”的小课教学转变成为大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更多视角、多层面分析相关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采用UbD理论,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增强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因此,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UbD理论的应用,提升教育指导效果,为学生素养的发展夯实基础。

一、UbD理论和大单元教学分析

(一)UbD理念

UbD教育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全称为Understanding by Design,即“理解设计”,强调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出发,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教学内容来安排课程。同时,UbD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确定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学设计应该包括评价,以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教学设计应该将教学活动和材料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密切关联,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小课题或小单元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整体来进行教学。首先,大单元教学将多个相关的小课题或小单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综合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其次,大单元教学可以跨越单一学科范畴,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促进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再次,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零散地记忆知识点。最后,大单元教学中的评价具有整合性,不仅是对单个知识点的检测,更注重学生对整个大单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UbD理论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UbD教育理论,即理解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由教育学家杰伊·麦克特格和格兰特·威格尔提出的一种课程设计框架,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UbD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调理解和深度学习

UbD理论鼓励学生通过理解和思考来建构知识,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事实。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深入探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以终为始的设计

UbD理论强调从预期结果出发进行课程设计。在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核心理解目标,其次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确保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

(三)提供真实世界的联系

UbD理论鼓励教师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系。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教学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

(四)学生中心的学习

UbD理论倡导学生参与主动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究项目和展示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UbD理论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UbD理论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深入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点的学习效果。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为例,提出UbD理论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大单元概念的提炼

在UbD教育理念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大概念提炼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核心,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提炼大单元的大概念,教师可以清晰明确地确定每个大单元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以及期望达到的学习效果。其次,大概念提炼有助于教师识别出教学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的核心要点,避免教学过程陷入琐碎的细节。提炼大概念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参考,帮助他们构建教学活动和评价标准,确保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与学习目标和大概念一致。再次,大概念提炼有助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帮助他们理清历史知识脉络和逻辑关系,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和思想发展的理解能力。最后,大概念提炼有助于促进跨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关联,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初中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提炼大单元概念“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大单元内每个课程的特点,合理進行大概念提炼,探究夏、商、周三个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理解不同朝代的统治形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等级制度的演变;了解青铜器的制作与用途,以及甲骨文的出现与发展,探究这些文物对古代社会的影响;研究春秋时代的政治动荡和诸侯国之间的争斗,理解封建国家的兴起和衰落,以及思想家和政治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分析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各国之间的战争,探讨社会变革对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以及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研究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和争论,理解不同思想家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人性的观点,探讨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此类大概念的提炼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理解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从而更好地分析历史发展脉络。

(二)大单元活动的设计

1.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初中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夏商周时期的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国家的出现对当时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有何影响?”“在夏商周时期,社会中的阶层和权力结构是怎样的?这些结构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夏商周时期的经济是如何变革和发展的?贸易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有何特点?文化对社会变革有何作用?”“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此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夏商周时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重要问题,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的理解与思考,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设定预期,加深学生理解。

UbD理念下,教师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单元整体内容,为学生设置预期理解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预期的学习目标,深入分析大单元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的理解程度。如单元课程“夏商周的更替”,预期学习知识是了解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掌握夏朝的兴起和灭亡、商朝的兴盛和衰落、周朝的建立和分裂的历史事件以及过程,理解不同时期的国家更替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单元课程“百家争鸣”,预期学习知识是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內涵,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示。

3.深入分析,增强学生理解效果。

在初中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深入分析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大单元中的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的更替”与“青铜器与甲骨文”,对夏商周时期的更替和青铜器、甲骨文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和发展与夏商周时期国家更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动荡的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频发和社会变革的原因与结果。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历史衔接和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与“百家争鸣”,对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影响,以及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通过对百家争鸣的深入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综合分析以上课程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时期至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加强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学生完成相关大单元课程关系分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分析“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两大单元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脉络。首先,学生通过对两个单元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逐步理解夏商周时期国家的更替与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之间的历史衔接,明白这两个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对秦汉时期统一国家建立的影响。例如,探讨夏商周时期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影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同时深入分析两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学生还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两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深入分析两个单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古代历史整体发展脉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综合分析能力,使历史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4.设置探讨项目,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针对初中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大单元中的五个小单元:“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教师可以设置探讨项目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第一,制作“青铜器与甲骨文”展板,引导学生自主分组,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制作“青铜器与甲骨文”展板,展示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同时探讨青铜器和甲骨文对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撰写“动荡的春秋时期”名将人物传记,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春秋时期的名将人物,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个名将人物传记,介绍他的生平事迹,探讨他在春秋时期的作用以及对这一时期历史进程的影响。第三,制作“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要求学生自主分组,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制作“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展示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和历史事件,同时探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百家争鸣”辩论赛,要求学生自主分组,选择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举行辩论赛,探讨这一思想流派的理论内涵和社会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完成大单元课程的深入分析后,教师还可以设置探讨项目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单元课程之间的关联。例如,比较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关系。学生可以研究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宗教方面的角色,分析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而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探讨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学生深入研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事件,分析两个时期政治、文化的渐进性发展和变化,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变革;分析夏商周时期到战国时期的历史脉络,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通过对夏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脉络。

四、结语

综上所述,UbD理念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点,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重点采用UbD理论,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注:本文系青岛市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研究课题“基于UbD理论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XZ05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战国时期时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东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5:52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孟子说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