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浅探培养小学生数感策略

2024-05-13 06:30陈长江
新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陈长江

【摘 要】数感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促进小学生数感的形成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感 培养策略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还能让他们更为简洁、精准地进行数学表达。此外,教师有效培养小学生数感,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并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就当前现状而言,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数感培养,或者未能找到恰当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数感。故而,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围绕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为深化数学课堂改革打开一扇“窗户”。

一、巧用生活情境是培养数感的基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对数感内涵的解释中,“真实情境”这一关键词总共出现了两次,可见小学生数感的形成应当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因此,教师在数感的培育中,应当注重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多少、比较数的大小关系等与数与运算相关的内容。当然,生活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可利用生活实物、图片、视频等,也可使用语言描述带领学生去往真实场景等,教师可以从中选择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合理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下“小数的意义”时,课程伊始,教师就提出: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目测、观察等手段进行猜测。然后追问:“用米作单位,老师的身高能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如果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小数,从而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从整数迁移到小数,并初步感知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在身边,对数产生亲切感,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借助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设法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以更好地接触、了解、探索“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其数感。小学生天性爱玩,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促使其主动接触“数”、了解“数”。设计数学游戏前应当认真剖析数感的内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数学游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下“2、3、5的倍数”的练习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摆扑克牌的游戏。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用扑克牌玩转2、3、5的倍数。”接着,让学生打开信封,拿出扑克牌,把A到10按顺序摆放在课桌上方,特别规定A为1,10为0。教师口述摆牌游戏规则:“当听到‘答题开始口令后才能摆牌。完成摆牌后,要注意牌摆的顺序。”教师出题:(1)选出两张牌,组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2)选出两张牌再加上一张6,组成既是3又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3)请选出三张牌,组成既是2的倍数,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学习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训练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化课堂深度,提升学生的数感。

三、强化算理教学是培养数感的重点

“数的运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点。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数学运算。数感好的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合适的运算方法,同时他们也清楚为什么要这么算,还能判断运算结果会在何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何种变化,这对其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是极为有利的。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强化算理教学,带领学生亲身经历算理的形成过程,并深入理解运算法则中蕴含的道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上“表内乘法(一)”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算理,就要设法让他们明白乘法的本质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学生知道了乘法是怎么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借助连加的加法算式编写乘法口诀,促使学生牢记乘法口诀。理解乘法口诀的算理之后,学生即使忘记了乘法口诀也能自己编出来,对于口诀的应用也会更加灵活。通过上述手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增强他们对“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掌握,以此达到增强学生数感的目的。

四、善用估算,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涉及对数字和运算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一些运用估算解决的具体问题,积累一定的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估算的魅力,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与“乘法估算”相关的内容时,笔者课件出示问题:“妈妈想去超市买东西,她带了100元钱,想买4袋卫生纸,每袋31元。她带的钱够吗?”学生很快回答不够。师:“你们怎么这么快知道钱不够?”生:“估算一下就知道了。”师:“怎样估算?”生:“假设每袋卫生纸30元,4×30=120(元),大于100元,所以不够。”师:“如果妈妈带120元够买4袋卫生纸吗?”有的学生估算后直接回答:“带的钱够。”有的学生却喊:“不够,因为31×4=124(元)。”还有的学生还在讨论、质疑用估算够了,怎么实际计算却不够?教师适时指导,促使学生理解估算与精确计算之间会有误差。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体验到估算的作用,并引导他们能在估算学习中捋清估算与精算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合理运用估算,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五、解决实际问题,升华学生数感

解决实际问题是发展数感的关键,它是指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将问题数学化,运用数学思维并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对相关数学运算结果做出合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综合体现小学生的数感水平,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数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下“自行车里的数学”时,要求学生测量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前齿轮数、后齿轮数、车轮半径,然后运用这些数据解决“这辆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这一问题。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分析等过程,他们发现要想求出普通自行车蹬一圈前进的距离,只要知道“蹬一圈,车轮会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以车轮的周长”即可,而观察发现车轮转的圈数与后齿轮转动的圈数相同,因此,只要利用已知数据求出后齿轮转动的圈数就能解决该问題。学生通过观察自行车的转动情况发现如下规律,即“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根据这一关系,利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就能求出后齿轮转数,从而解决本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其与比例的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利用比例知识解决该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由此促进数感的发展。

总之,《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而数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创设真实情境、借助数学游戏、强化算理教学、善用估算、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等策略,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感悟数感、发展数感,为往后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参考文献

[1]戴宝兰.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数感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31):165-167.

[2]张延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3(05):46-48.

[3]俞孟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感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1):33-34.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