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单元整合作业设计

2024-05-12 11:32洪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核心素养

洪飞

[摘 要]为了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作业,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通过研读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关注素养,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丰富形式,设计单元整合作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整合作业;表内乘法;人教版教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05-04

单元整合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与深化对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巩固性作业。完成单元整合作业,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梳理单元的知识点,加深对单元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设计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涵盖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层次性原则,从基础题到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性原则,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一、研读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表内乘法”分两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认识乘法的含义和学习1~6的表内乘法;第二阶段,学习7~9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我们发现“表内乘法(一)”和“表内乘法(二)”的教学结构都有让学生编口诀、记口诀和用口诀这三个环节,意在帮助学生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并能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抽象能力。教学前,我们对二年级某个班级45个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前测(见表1),了解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因此,我们对“表内乘法(一)”单元中的课时进行调整(见表2),缩短了教学乘法口诀的时间,整合成“乘法口诀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这两个课时。

二、关注素养,确定单元作业目标

“表内乘法(一)”单元对应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运算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懂得“如何计算”,即算法的使用和计算的程序,体现计算的熟练性;其次要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即理解计算的算理,体现计算的合理性;最后,要懂得“如何计算得更好”,即算法的优化,体现运算的灵活性。于是,我们根据“表内乘法(一)”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了这个单元的作业目标(见表3)。

三、丰富形式,设计单元整合作业

丰富的单元整合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增强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单元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设计“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时,我们设计了书面类作业、游戏类作业、微项目作业和整理类作业,以促进学生对表内乘法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一)设计书面类作业,了解学生真实想法

书面类作业是数学单元整合作业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传统的书面类作业往往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和趣味性,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无聊。于是,我们设计了表现性任务的书面类作业,通过“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如在“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中,我们将数图形与乘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先运用乘加算式计算出小正方形的个数,再比较小正方形的个数。具体题目如下:

比较白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先选择正确的选项,再写出你的想法。

(1)图1和图2中,白色小正方形的个数相比,(   )多。

A.图1        B.图2      C.一样

(2)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或画下来。

同时,我们划分了这份书面类作业的水平层次,并统计了二年级某个班级45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见表4)。

这样通过书面类作业,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的个数,让他们不仅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还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況和反馈意见,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设计游戏类作业,提高学生作业兴趣

游戏类作业是一种创新性的作业形式。它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呈现单元整合作业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知识。游戏类作业具有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意义与价值。

如在“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中,我们设计了一道游戏类作业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熟记乘法口诀,并促进他们对乘法口诀含义的进一步理解。具体题目如下:

同一条横线或竖线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相同图形就可以一起消除。请你写下自己在消除相同图形过程中用到的乘法口诀。

同时,我们划分了这道游戏类作业题的水平层次,并统计了二年级某个班级45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见表5)。

这样的游戏类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增强他们的数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同时,小组合作和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设计微项目作业,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微项目作业是在较为真实且复杂的驱动性问题下,引导学生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在新情境中应用、迁移所学知识。微项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如在“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中,我们设计了一份微项目作业,引导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中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具体题目如下:

请你阅读数学绘本《大家来做乘法表》,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根据数学绘本内容动手做一个1~6的乘法口诀表。

任务2:请你观察自己做的乘法口诀表,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

任务3:应用自己做的乘法口诀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同时,我们划分了这份微项目作业的水平层次,并统计了二年级某个班级45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见表6)。

这一微项目作业,让学生運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共同来完成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及时的评价反馈,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设计整理类作业,促使学生学会梳理

整理类作业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或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完成整理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已学的知识,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这样可以全方位、系统化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内化。

如在“表内乘法(一)”的单元整合作业中,我们设计了一份整理类作业,意在引导学生将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并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具体题目如下:

“表内乘法(一)”单元的知识学完了,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将本单元的知识制作成一份思维导图或数学小报。

同时,我们划分了这份整理类作业的水平层次,并统计了二年级某个班级45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见表7)。

通过整理类作业,引导学生梳理和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思考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使他们通过评价获得成功感。

总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精心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作业,让学生愿意去、乐意去做数学作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 林丽娟.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11):87-89,98.

[2] 王丽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34):42-44.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人教版教材核心素养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比较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模型构建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人教版和沪科版物理教材“抛体运动”内容的比较
对不同教材中“位置和方向”内容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