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荣
摘 要: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我国编写出五种版本的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不同地区可根据其经济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自主选择。本文选取人教版和沪科版两个版本中的“抛体运动”内容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教材的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教材比较;抛体运动;人教版教材;沪科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1-0021-2
1 物理课标的要求分析
课标对该部分描述较少,在内容标准中首先要求“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并给出描绘抛体运动的物体轨迹的一个实例,“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活动建议指出“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实际弹道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2 教材比较的理论框架
王较过教授指出教材结构是组成教材的各要素、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其具有组织结构、学科结构和认知结构三个层次。因此,评价教材也必须考虑到教材结构的不同层次。[1]教材的组织结构,是指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可以从教材知识呈现、栏目设置、图表编制、实验设计和习题编制等方面去分析。本文仅对两版本教材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
3 “抛体运动”内容在教材中的组织结构比较
3.1 知识呈现
人教版安排了两节内容来呈现,首先是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理论探究,然后是实验研究。抛体运动包括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人教版对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没有提及,对斜抛运动只是简单介绍了其中的正交分解方法,并且将推导斜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关系式、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以及实际弹道和理想弹道的区别都放在“说一说”栏目中。沪科版分为3节,前两节是平抛运动从定性到定量的探讨,最后一节研究斜抛运动,定量研究仍然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其中对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沪科版同样没有涉及。与人教版不同的是沪科版用一节来呈现斜抛运动,首先分析论证了非正交分解和正交分解两种方法,接着研究斜抛运动的规律,探究射程和射高的影响因素,最后简单叙述弹道曲线,给出实际弹道曲线和理想抛物线的对比图。这些恰好能够弥补人教版教材的不足。
3.2 栏目设置
两版本教材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均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具体栏目如表1所示。
表1 人教版和沪科版教材中“抛体运动”部分栏目的比较
■
人教版“说一说”研究斜抛的轨迹方程以及实际问题中空气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这一设置可以弥补教材正文中对斜抛运动介绍的不足,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困难。“做一做”是图1所示的小实验,使学生通过体验性的活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是介绍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让学生对新的科学技术有初步了解。
■
图1 平抛运动实验
沪科版“实验探究”研究平抛运动、研究斜抛运动的射程与射高;“分析论证”研究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怎样计算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斜抛运动的研究思路;“多学一点”推导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推导斜抛物体的射程和射高;“信息浏览”伽利略对抛体射程的研究;“课题研究”研究水柱的射程、研究弹道曲线;“课外活动”在月球上开运动会的情景。
通过比较发现,沪科版栏目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人教版,并且栏目更具有特色。如“实验探究”“分析论证”栏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运用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得出物理学规律,逐渐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多学一点”栏目拓展、延伸了所学知识,为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内容;“课题研究”“课外活动”提供了学生研究的素材和方向,扩大了知识视野。“信息阅览”对最大射程对应的仰角应为45 °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3 实验设计
人教版首先在“做一做”栏目设计了图1所示小实验,以验证平抛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在学习平抛运动的规律后,人教版随之编排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一节。实验中给出了3种记录运动轨迹的案例,但前两个案例用钢球、细水柱操作性不强,并且案例二还值得商榷[2]。第三个案例是用数码照相机或者数码摄像机进行实验,本质是频闪照相,与沪科版相同。
沪科版实验的设置,首先强化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以模拟实验的方式解决我们无法接触和动手操作的投弹情境,从而弄清楚炸弹离开飞机后的运动轨迹;其次,突出实验探究的核心要素,首先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进行验证,最后分析论证,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范例;再次,实验中注重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的渗透,例如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对伽利略观点的引入。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对知识来源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比较,两版本在实验设置上有相同的内容。如研究平抛运动都编排了图1所示的实验以及频闪照相实验。并且实验都体现了选择性和开放性,重点给出主题,对于实验探究的原理、器材、方法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结论分析,均需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利用数学归纳等手段和方法,采用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所不同的是沪科版在频闪照相的实验中给出了物体平抛的图像,即使在实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发现规律。另外,沪科版对斜抛运动有专门的实验探究。
3.4 习题编排
两版本教材在课后习题编排方面,基本都做到了以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模型为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体现现代科技和生活的联系。题目难易层次分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需求。题目数量不多,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 研究结论
在对两版本教材比较后不难发现,教材在体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对“抛体运动”内容有所补充和侧重,如沪科版对生活中常见的斜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并结合体育项目和弹道运动说明其应用价值。在实验编排方面,人教版实验是作为理论探究的补充和验证,不利于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沪科版通过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然后用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及猜想,分析论证,更加符合探究教学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同一内容教材的编排也有所不同,如“平抛运动”内容,人教版选用两幅平抛运动的图片建立概念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规律,最后实验验证规律;沪科版则以投弹问题为背景,通过实验发现运动轨迹,建立平抛的概念,然后从定性到定量,从实验到理论逐步探讨运动规律,分散了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王较过.中学物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庞桂香.人教版《物理》必修2中一个值得商榷的参考案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39(9):17.
(栏目编辑 刘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