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策略·评价

2024-05-12 23:33朱桂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

朱桂珍

[摘 要]跨学科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围绕多学科进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发展需要出发,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生成跨学科学习主题。跨学科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内外联动,应以灵活的方式组织活动,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并及时给予学生学习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实践经验的内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策略;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90-03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跨学科这一基本属性确立学习主题、制订学习策略、给予学习评价,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确立学习主题

跨学科视域下,适切的学习主题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从真实生活、全面发展以及讨论交流三个维度出发,确立学习主题,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1.关注真实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确立主题,具有鲜明的情境性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临近端午节,学生比平时更关注端午节这一话题,有的会佩戴母亲为自己准备的香囊、五色绳,有的会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包粽子、吃粽子的经历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为“传统文化知多少”,让学生收集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检索、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故事等。在教学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结合起来,教给学生粽子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对端午节的感受更加深刻;教学春节相关的习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一课,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聚焦全面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单一的素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目标,选取适切的學习主题,变单一的素养目标为复合型的学习目标,这才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应有之义。跨学科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关联多个学科,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校和家庭生活都已经非常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听从教师、家长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再对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意义的课余生活计划,并让学生记录课余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规划,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自主讨论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可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中提取,也可以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与交流中生成。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学习主题的确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在明确的主题下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次讨论交流活动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在零花钱的处理上存在很大分歧。于是,教师就把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为“零花钱的使用”,让学生对全班同学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说说哪些零花钱的使用是合理的,哪些零花钱的使用是不合理的,在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零花钱使用计划。教师还可以把活动主题延伸到理财规划上,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认识到要把零花钱用在最有意义与价值的地方,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采取学习策略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跨学科、生活性和连续性是其主要特点。教师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引导亲身参与、课内外联动、灵活组织活动以及关注实践过程等方面展开教学。

1.引导亲身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关注学生的具身体验。教师在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包办代替,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经验和方法的支撑,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实现全面健康成长。以“我与蔬菜交朋友”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从跨学科角度来看,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科学、劳动、美术等学科的内容。与科学有关的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蔬菜的名称、营养元素等;与劳动有关的活动是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观蔬菜基地,观看和亲自参与蔬菜种植工作,并在父母的帮助下用蔬菜制作美食;与美术有关的活动是让学生学习蔬菜的简笔画画法,并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蔬菜的科学知识,自主完成一份手抄报。上述每个活动都要求学生亲自查找、记录、观察和制作,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即可。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真正把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课内外联动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习得相关实践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工作,合理利用跨学科资源引领学生学习,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深度。以“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变化等,帮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进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先借助摄影作品,向学生展示家乡近几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再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参观的方式,把自己发现的家乡的变化以拍照或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在建筑、交通、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方面的发展变化;最后,鼓励学生以绘画的方式把家乡的美表现出来,也可以以写作文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把家乡的变化展示出来,这样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增进了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灵活组织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基础,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把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以“生活垃圾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活动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处理办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学校或者社区垃圾分类的方案。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环保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开始自发地关注其他环境问题。基于此,教师让学生围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开展探究活动。该活动涉及道德与法治、科学、数学等学科。通过制订家庭低碳计划,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可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关注实践过程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对活动如何开展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严格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质疑、讨论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步骤,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我是校园小主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校园环境,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文化活动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活动开展期间,学生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消防安全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融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和适切的支架,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平台。

三、给予学习评价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教师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帮助学生梳理实践经验、深化活动体验,促进后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1.开展总结活动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当学生完成某项活动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自评或者他评的形式,对活动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在实践评價环节,教师可以从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予以综合性的评价。如“寻找生活中的标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认识身边的一些常用安全标志,能够区分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和指示标志,了解不同颜色标志的作用,养成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等。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判断各种标志,或让学生运用美术知识来绘制标志,或让学生讲一讲利用标志解决实际问题的故事。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表格的形式,引领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等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并把自己认识标志的经验和方法与他人分享。通过对活动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2.运用质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也可以采用撰写评语或者报告的形式来表达对学生的支持。如“小学生身体素质调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联系医学和体育方面的知识。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先搜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成长的影响的材料,再通过采访医务人员和体育教师等专业人士,制订一个提升身体素质的方案,并按照这个方案进行锻炼,逐步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采取质性评价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成长变化。一方面,在汇报交流环节,可以用充满正能量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身体素质健康管理档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表以及学生对提升身体素质方案的执行记录等。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有利于持续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动力。

3.提供展示平台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完成某项活动任务后,往往会产生许多想法与感悟,进而产生迫切表达自我的意愿。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展示中评价,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积极经验的内化。如“带着问题去春游”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历史、建筑、美食、服饰、节日等方面的内容。活动后,教师让学生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在班级专栏里,并对这些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跨学科视域下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联其他学科知识点,并依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及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这样,能提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谷丽.有根·有度·有融:基于跨学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析[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11):44-45.

[2] 俞蕊.跨学科视野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界,2023(31):71-73.

[3] 邰桂玲.跨学科背景下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4):11-14.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