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数字化赋能管理策略研究

2024-05-11 13:53赵文朝范俊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评价

赵文朝 范俊涛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作业已经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矛盾焦点。“双减”政策让教育的主阵地重新回归学校,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贯彻“双减”政策,就必须提高课堂质量并优化课后作业布置。因此,如何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升作业质量,是“双减”政策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对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作业量、作业形式、作业层次及作业开放与思考性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对应的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作业数字化赋能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很难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真实的评价,只知道课堂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很好,却很难了解学生具体知识掌握的情况;只知道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却不知道学生对知识的疑难点在哪里。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果难度较低,对于基础较扎实、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并不能对知识进行提升拓展;如果难度较高,则会出现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完成少量题目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对全部题目都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分层设计和布置作业,可以让教师更加直观地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判断,进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是有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双减”政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负。作业时长和作业数量作为当前学生最主要的课业负担来源,要想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那么学校必须优化作业设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当然,对作业的优化绝不只是减少数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按照“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的要求进行设计,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是有利于对学生形成长效激励。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每天繁重的课后作业让他们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育,也不利于他们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新时代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作业设计主要偏向于知识的读写且任务量大,也未与其他学科进行巧妙融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对作业进行优化管理。

作业设计数字化策略

一是利用线上平台,创新作业形式。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于作业仅仅停留在完成阶段,并不能也不想从作业中进行深入学习,举一反三。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依托现有的教学系统和平台,教师可以在上面统一发布课后作业。除了传统的抄写生字词、读背课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作业进行设计。例如,教师让学生查阅一些资料,学习共享资源包,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手抄报、画画,以及小组合作完成对问题的思考等方式来巩固知识。

二是摒弃题海战术,设计实践作业。“双减”政策下作业优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革新作业观念,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让作业布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方式,以前的大量书面作业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巩固的。当前互联网社会的作业布置,不应局限于书面作业,而要根据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设计。

三是推送资源包,实现分层设计。具体来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推送资源包,巩固与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布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课前,学生组队从这些资源里搜集课上学习的知识,在课堂分组展示;课后,学生组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多样化结果展示,并反馈所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是一个集体,想要完成作业需要每个成员的参与和思考。这一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沟通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行分层作业的同时,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根据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

四是因人而异,作业提交实现个性化。作业是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进一步升华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途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应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教师可以进行监督,但是不能强迫。学生对自己安排的作业会很感兴趣,进而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回答,还寻求更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而不是把作业当作一种负担,达成快乐作业、快乐学习的目的。

作业数字化评价策略

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及时评价。许多批改作业的微信小程序都有语音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微信小程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如此一来,教师的反馈要比文字输入更快。教师可以每天都用语音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評价,同时这些评价只有教师和学生、家长才能听到。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建议,实现线上作业的及时评价。

二是二维码在线答题,评价结果可视化。教师可以设置二维码在线答题,也可以设置抢答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微信小程序里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表情包来回答。对于有创意或想法新颖的学生,教师可以回复“有创意”并加一朵花;思维有创意但没有完全做对就回复一个拳头,以示肯定;对于学生的书写用“优”“良”表示。这样学生一看评价符号,就对自己本次作业的正确率、创新性、书写好坏了然于心。

三是利用网络档案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为建立一个更为多样化的教学评估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网上档案,对学生的成绩、学习状况进行记录。在每一阶段的总结中,教师会向学生展示学习资料,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激发学习斗志。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认真程度、课堂作业的完成程度,将评价结果分为A、B、C三个级别,并将评估的结果存档,以完整、连续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通过定期的档案汇总,学生能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业上的优缺点,以达到扬长避短、端正态度的目的。

四是利用即时交流,实现针对性评价。疫情期间,教师利用多种学习软件来进行网络授课,但因为首次采用网络授课,教师和学生都不太习惯。在接到反馈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进行线上作业设计时,教师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确保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总之,“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的即时交互性、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设计线上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梳理和迁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研究如何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把课程资源整合起来,以设计出更加全面、简洁的线上作业,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作业数智化管理探究”的成果。课题立项号:1452022069)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评价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