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福
摘 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科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凝练表达。通过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数学能力。学生之间成长背景、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尽相同,分层教学为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下如何促进每一位学生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着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基本学情等将分层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理念有助于改变以往教师关注优等生、忽视中等生与学困生的教学现状。分层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与以往的整体教学对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标准不同,是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与学习能力,为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最终落到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学习,真正有所得,获得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逐步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数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备课时考虑全体学生统一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忽视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对全体学生采取统一的标准与要求,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讲授相同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布置相同难度的数学作业,忽视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
基于此,如果不做出改变,能力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提升与发展,能力中等的学生只会原地踏步,而能力需要提高的学生则会觉得越来越难,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分层教学能够使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能。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更不是教师教学的完成。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层教学需要数学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立足学情,结合教学重难点与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实施前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进行分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教学实施结束后,对作业的数量与内容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层。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提升知识素养;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多了解学生,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需要数学教师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全面增强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原则
(一)隐形分层原则
对学生的分层,要采取隐形分层的原则,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但不可以公布给学生,仅以此作为划分学习小组或者课堂探究活动的依据,防止优等生骄傲自满、中等生更加沉默、学困生自我放弃,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尊重差异原则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分层教学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全体发展原则
分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进行,但并不是简单缩小学生的差距,而是促进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提升。这里的学生不仅指个体,还包括整体,例如全组学生、全班学生,乃至全年级学生与全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动态分层原则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不断变化的,对学生的分层要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数学教师要重新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的变化进行重新分层。这有助于激励学生持续提升,有所积累,这也符合分层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及时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动态调整。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师立足课程标准与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制订的学期、学年目标,这些长期教学目标都需要依赖每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来完成。实施分层教学理念,涵育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1.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链接学生分层与教学分层,有利于将分层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制订教学目标是分层备课的第一步,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是否顺利的指明灯。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分层要契合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作为数学课程的顶层设计,凝练表达了数学课程的学生培养要求与培养质量。数学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强调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高水平的学习者,应设立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以提高其能力和素养;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制订中级的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为那些需要集中精力在学习上的学生,设立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指导此类水平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于此,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后,进行动态调整,向下一个阶段出发。
2. 以学生学情为基准。分层教学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更重要的是学生分层。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教学要以学情为基准,改变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跟不上、学困生放弃的教学困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进行科学合理分层。数学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改变以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的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时,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首先确定全体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拔高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计算较为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在其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完成情境性的实际问题,能够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做一些简单的题目,运用相应的公式解决简單的实际问题,总体上达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最基本的水平。
(二)教学实施分层
教学实施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协调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状态。新课改强调在问题情境与任务驱动的前提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全堂灌输。基于此,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分层,对学习问题与学习任务进行分层,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素养提升。
1. 问题分层。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连接各个教学环节,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掌握已讲内容,掌握程度如何,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对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关注个别学生。其次,要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进行分层设计,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者认真听讲就能够找到问题的回答;对中等生,教师要稍微增加难度,通过合作交流与思考才能够找到答案;对优等生,为其设计有难度的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与探究,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来回答。
2. 任务分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情境性的任务是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学习平台。任务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一方面,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在任务完成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情境,使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够获得提升,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取措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
(三)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指向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两大类,其共同特点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分层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与学科内容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作业,并对其做出个性化的评价、针对性的辅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1. 分层作业多样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的数学作业,并且作业类型基本上不会改变,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在“双减”背景下,要求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作业布置环节,要做到减量提质,这要求数学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实现作业类型多样化。其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布置基础作业,基于此,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其二,数学作业大多是各种数学题与数学试卷,教师在控制题目数量与质量之外,还要布置趣味性、创新性的作业,例如体验类作业。数学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比如在学习人民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寻找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课下组织小型的集市,解决现实问题。
2. 分层作业有效化。要想发挥作业实效,教师要关注对作业的评价。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批改、向学生反馈,会存在反馈不及时、不全面的现象,僅关注学生做得对错与否,并没有发挥作业评价的促进功能。为此,教师对作业评价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坚持分层评价的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既要按照正确度、整洁度、作业订正等评价维度进行评分,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改进学生的学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类型的作业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基础性的作业,可以采取打对号与等级的方式;对提升性的作业要采取对错评价与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话语,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及时指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3. 分层作业常态化。教师工作量较大,工作较复杂,对作业评价有时难以保证,不能有效发挥作业评价的价值。基于此,为了提高分层作业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对部分作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检查,既可以采取由小组长批改,及时为组员讲解的形式;又可以采取组员互换,组内共同讨论的形式,这既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作业批改与订正的工作,又能促进组员的合作与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在这一过程中,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尽量还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此种方式,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并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是否评价准确、是否及时更正,承担好监督与管理的责任。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分层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实践,能够关注到学生个体,在学生已有数学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制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步。但是分层教学实施起来具有巨大的困难,对学生的分层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如何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等,还需要广大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王范武,张金霞.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150-152.
[2]何建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2(20):66-68.
[3]林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4):82-84.
[4]王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寻[J].新课程,2021(34):29.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