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鑫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不断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标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为帮助学生实践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好基础。文章将从作业出发,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业布置的现状,并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设计单元整体作业的意义和策略。在现状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缺乏趣味元素、设计形式单一、学生缺乏正确的作业探究方法等问题;在意义部分,主要通过突出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优势实现作业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作业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促进其道德视野的拓展;策略部分主要通过思维导图、实践作业、实证分析和作业评价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作业
“双减”政策提出并落实后,中小学作业的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也主张“减负增效”。传统的作业并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也不符合课标中学生多元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设计单元整体作业,引导学生高效探究并产生更为深刻的学习印象。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研究作业设计的现状,了解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意义,设计出创新策略是必要的。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现状
(一)作业设计缺乏趣味元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调查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过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总是以书面作业和背诵作业为主。学生虽然通过完成作业内容,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探究的相关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道德与法治内容学习的积极性。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作业时,首先要结合学情、了解政策,并调查学生所喜欢的元素,将其融入作业的设计中,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做好准备。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与学生做好沟通工作,帮助学生降低对作业完成的抵触心理。
(二)个别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在作业设计方面,很多教师非道德与法治专业课教师,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在布置作业方面总是采用简单、粗暴的书面和背诵作业,甚至很多教师不布置作业。由于教师总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探究道德与法治内容的途径很少。因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但是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部分学生在遇到某种场景时,需要运用到自己所学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但总是无法正确运用,所以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低下,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当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改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情境创设等方面,丰富学生的作业完成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构对道德与法治内容探究的体系。
(三)学生缺乏正确的探究方法
新时期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但学习自制力不足,在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方面可塑性很强,但教师没有重视这一特点,认为其缺乏道德与法治的自主探究能力。于是,结合自身的想法开展相关教学,并设计作业。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无法使其形成正确的风格。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时,学生并不能拥有正确的探究方法,去记录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自主学习的结果反而不如经过教师设计传统书面作业的学习效率高效,这就让一部分教师认为,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去设计作业,如此形成了恶性的循环。
教师应当追溯其根本,从学生的作业完成和道德与法治探究方法出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意识,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知识学习中,能建构属于个人的探究体系,最后落实帮助学生通过作业提升个人修养的目标,也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德行、有德才的人。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加深对作业的理解
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作业不同,基于单元整体而设计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近段时间内所学的相关内容,并且从单元主题出发,思考更为深刻的知识,这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作业的理解。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单元整体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也能在完成作业过后,在生活中发现道德与法治元素,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也会反思其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最终令学生形成探究体系。大多数学生在完成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作业后,能感受到其学习的魅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以道德与法治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延伸学习的综合效益。
(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成为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内容。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了解新时代人才必备的特征,而且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红色文化的探索等。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中的内容合理开展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创新型作业可以令学生在某一主题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考,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鼓励建立学习自信,并且在参与主题活动过后,能够对主题的相关内容产生独特的见解,这就促进了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也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完成作业时的优点和缺点,并最后将其优点借鉴和运用到个人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中。
(三)拓宽学生道德视野
學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科学等学科,学生都要通过与其接触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能发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很难拓宽自己的道德视野,教师也无法通过常规的办法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道德与法治的世界。
但是学生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作业的学习,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在这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自身则以引导的作用辅助学生完成作业。因此,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而且学习压力进一步降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学会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在作业完成后也会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因此,可以实现让学生由“知”到“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接下来自主探究道德与法治内容拓宽视野。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通过思维导图,降低单元整体作业难度
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虽然好处众多,但其学习难度增加。庞大的知识量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规划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通过思维导图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此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完成作业的质量,促进了教学的“减负增效”。在作业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整合自己掌握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选择“我们神圣的国土”和“中华民族一家亲”设计单元整体作业。由于教材的内容设计了“国土”“民族”,所以教师选择从“民族大义”出发设计框架,引导学生填充。在填充过后,学生能明确地了解自己接下来要学习哪些知识。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就能认识到其实本单元的“国土”“民族”之间是拥有密切联系的,这就促进了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和规整作业收获,这就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践行学习初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样适用。新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是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会了这一门课。因此,教师在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中,要學会设计实践作业,给学生提供可以实践所学知识的情境,促进学生可以践行初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便于接下来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单元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强化学生爱国意识”为目标,设计单元主题作业。教师先给学生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趣味实践作业,通过网络和询问家长的方式,来找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形势是怎样的?而我们各个民族,又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能真正理解“国土不容侵犯”的重量,也能认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道理,学生坐在明亮的课堂中,感受国家越来越富强,这就是最好的一种“实践”。因此,学生就能找到学习初心,并为了以后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努力。
(三)结合时政分析,促进学生产生正确认知
时政事件的发生更能突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正确性,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作业时,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搜索相关的时政新闻,来给本单元的理论讲解提供实践上的支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表看法并自主讨论,让学生自主找到时政事件的发生和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豪感,促进其学习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乌鲁木齐的时政事件来作为单元整体作业的支撑。教师先是提出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不远千里也要到乌鲁木齐考察?”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完成了本单元的作业,学生认识到无论再远,习近平总书记都心系人民,心系少数民族,到广袤、偏远的国土上去,可以鼓励人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学生就会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并了解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可以让自己了解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为什么要民族团结。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许多学生在本次作业完成后,在生活中也能根据所学的道德与法治内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促进了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的完善。
(四)创新作业评价,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评价能帮助学生“自诊”,引导学生“自强”,教师在单元作业完成过后,经常通过口头或者在纸面作业上做批语的方式完成评价,但结果就是学生很难吸取教师的建议,知错也“不改”。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创新型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中,也要创新评价环节,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并能通过“自诊”,愿意吸取教师的建议,找到学习的新方向。这就促进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的同时,也能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设立阶段性目标,在每个阶段目标完成后,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完成整体作业的优缺点,还能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客观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给予学生总结性评价,并与学生讨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确立中,学生能吸取教师的建议,改善完成作业的方法,进而完善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因此,学生在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有“能力”学习,还有“自信”探究,这就促进了学生建构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探究体系。
四、结语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设计单元整体作业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然趋势。除了要运用好以上的教学策略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空余时间多接触“红色”文化,如电影、音乐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基因深处的“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成为有道德的、爱国的有志新青年。
参考文献:
[1]包福荣.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23(01):76-77.
[2]张巧丹.浅论“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的设计模式[J].求知导刊,2022(34):23-25.
[3]黄严雪.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劳动主题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探究:以“为父母分担”单元为例[J].内蒙古教育,2022(19):64-69.
[4]孙岚.一体化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微探: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为例[J].中国德育,2022(12):78-80.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