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2024-05-10 12:17姚实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历史

摘 要:很多学科知识都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的根基所在。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教材当中的历史知识与当前社会相距较远,学生学习和接受起来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对此,教师不妨借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创建一套符合中学生认识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之后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针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路径进行了相关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历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39

初中历史教学,终究是以培养人为目的,以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为最终目标。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真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联系,考虑到人的生活经历、发展需求与学生所面对的真实生活世界、人生价值实现之间的联系。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进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拉近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显著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进而生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历史教学要想充分达到上述效果,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借助高质量生活化教学素材以及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与探究意识,充分发挥现代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在推动素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当中的核心部分。陶先生认为这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除此之外,陶先生还主张“教学做合一”,这也是“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延伸,倡导尊崇“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容丰富、指向明确,极具先进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势必可以为该学科教学过程带来诸多新鲜元素,甚至是无限的可能性,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活跃、生动、形象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从而使其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翻阅历史故事,运用历史知识指导生活实践——这一系列教学成效是常规教学模式下无法实现的。因此,当代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针对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师生转变教学观念

运用陶行知生活理论指导初中历史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转变“教”与“学”的理念,方可推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认同“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科学先进性与指导意义,时刻将生活元素与历史教学关联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注重收集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生活素材,例如网络上的高清历史图片、视频影像及音频文件,建立起生活化教学资源库,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及时、合理地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当中。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图书馆、展览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是否举办历史文物相关展览或者讲座,还要善于将社会热点事件、时事要闻引用到历史教学当中。通过以上多种途径,建立起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另外,教师还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注意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领,通过各种生活案例、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切实发挥出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与价值;对于广大中学生群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认识到生活与知道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出知识的力量。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所在,构建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良性循环模式,避免学生陷入“死记硬背”这种机械性学习当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学会如何感悟生活,使学生不断通过历史学习获得心灵成长。比如在讲解一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时,教师要告诫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不要冲动,凡事都要从大局出发,做到三思而后行,等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历史上的经典事件,帮助学生建立起目标感与方向感。使学生能够那些历史伟人一样,在心目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避免整天消极度日,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只有当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主体均建立起正确理念,才能呈现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助力作用。

2.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实践方向,可以确保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构建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方向性引导。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素质教育改革指导精神、新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实情学情这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力争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能够同时达到推动教育改革、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等多重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之前,教师可以明确以下两个目标:第一,借助本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第二,通过课本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成因及其历史意义。借此机会,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给予正确引导。围绕着两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引用一些生活案例,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有效性与高效性的整体提升。

3.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學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每节课上,强调对教材知识的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历史资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达到教与学的目的。主动思考每一种知识如何体现生活的原则,或者这些知识将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然后学生需要学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提前做好准备。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利用每节课提供的教材的同时,不应拘泥于原来的步骤,而应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借助某种生活化情境开展初中历史课程的讲解,是落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挑选出最符合中学生兴趣喜好的生活化情境,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年代距离与情感距离,达到弱化教学难度、帮助学生生成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给学生们播放一段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相关片段。这样既可以建立起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以此来促进教学质效的整体提升。

4.增设实践类教学活动

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过于久远,其历史背景与当前社会存在巨大差异,而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对有限。如果教师始终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失去兴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实践是验证真理的主要途径,也是唯一标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只有将教学与生活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围绕着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对此,初中历史教师不妨结合教学需求适时增设一些实践类教学活动,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更多的新鲜感、好奇心与兴趣度,通过学习兴趣的生成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时,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教师不妨带领学生来到圆明园或者相关古迹、历史博物馆当中进行实地参观。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带领学生在多媒体软件当中进行“云参观”,或者给学生播放圆明园的实景视频,使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此后,再回归到课本知识讲解环节当中,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还可以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切实发挥出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的价值。

5.丰富生活化教学途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应该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基于这一理念,初中历史教师要将生活教育理论真正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对此,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方式当中做出合理选择,让学生透过各种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受历史的印记,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在内心当中生成强烈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使其能够从历史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辨别是非,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品质。

比如在学习“科学文化成就”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历史上的科学文化成就在当代生活的应用进行重点讲解,还要丰富整个讲解过程的丰富多样性。比如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给学生播放一段事先编辑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展示古代科学文化发展脉络及其成就,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为接下来的生活化教学做好铺垫。之后,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讨论组,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古代科学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哪些应用,这些古代科学文化成果在现代得到哪些创新发展,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既建立起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更加开阔的思维,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当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再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主自发言、畅谈学习感想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获得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在丰富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种教学策略的适用性与实用价值,切忌为了教学创新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当中。

6.适时开展赏识性教学

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个人品行。对此,教师不要忽略赏识性教育的重要价值。及时对那些进步大、课上踊跃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赞赏,使其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对其他同学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意识的不断提升。

7.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发展性评价

初中历史包括中外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抛开外国历史不谈,中国几千年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得历史知识体系极其庞大。如果仅仅是学生死记硬背,很难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初中历史学习的发展性评价。

传统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评价以分数为主,这种评价体系与陶行知的生命教育理论格格不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生命教育理论,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此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还能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其主要教学难度来自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关联不够紧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引领之下,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对课本知识进行生动化讲解,达到降低教学难度、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重目的,使学生核心素养获得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自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年第23期。

[2] 燕芝《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思想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的行与思》,《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年第6期。

[3] 戴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试题与研究》2022年第14期。

[4] 邵国开《探索历史现象揭开历史面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年第1期。

[5] 赵卫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考试周刊》2022年第4期。

[6] 时凯《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10期。

[7] 李鹏飞《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中的运用》,《读写算》2021年第22期。

[8] 刘燕《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读写算》2020年第26期。

[9] 张辉《生活即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应当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情感读本》2019年第30期。

(姚实彦,1984年生,男,汉族,海南海口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育、中学教育)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化历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