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现状、特征与展望

2024-05-08 12:40杨嘉惠廖兴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视域高中语文

杨嘉惠 廖兴

摘      要 近年来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梳理其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相关成果多聚焦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理论基础、特点、价值与核心素养关系、教学策略等维度。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所形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未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应加深研究的学理深度、拓展研究的多学科视域、提升研究的系统性。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现状;新课标;语文素养

引用格式 杨嘉惠,廖兴.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现状、特征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24(12):69-7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旨在改变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各要素之间缺乏关联性、整体性,语文知识碎片化,语文实践能力虚化等问题。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亦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厘清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梳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对于深化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内涵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新的提法,但仍是在过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脱离实际的‘花招。”[1]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开始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部列出的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概念。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语文课程层面的核心素养,深度整合“三维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围绕其核心素养,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学习规律,设计出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

由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在“2017年版课标”中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学界对于其基本内涵未达成一致共识。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课程内容”。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在“2017年版课标”中“课程内容”这个部分是用“学习任务群”进行表述的。比如陆志平认为在“2017年版课标”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构成内容标准”[2]。二是“教材单元”。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任务群单元”,应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解为“教材单元”。比如王忠亚等人认为“学习任务群”是继“单篇”“单元”之后的一种编排模式[3]。三是“教学模式”。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组织课程的方法,是一种教学模式和一种课堂教学。比如王宁认为“实际上,学习任务群就是一种课堂教学”[4]。

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现状

随着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不断深化,学界主要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基础、特点、价值、与核心素养关系、以及教学策略等维度展开研究与探讨。

1.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基础

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论来源较为复杂,且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即大语文教育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理论,后现代课程论。蔡可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对大语文、群文阅读等众多教学实践的提炼与概括[5]。任务型语言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理论主张,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理论的继承。徐鹏指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继承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因,吸纳了项目学习的精髓”[6]。三是后现代课程论,刘飞从后现代课程观的角度提出“‘学习任务群在顶层设计方面与‘4R 课程模体的核心思想是十分契合的,在价值追求上是趋向一致的”[7]。

2.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尽管学者们对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众说纷芸,但关于其特点的表述却大体一致,主要包括综合性、结构性、实践性、情境性等。徐鹏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与任务型语言教学和项目学习一样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情境性等特点[8]。孔凡成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综合性、情境性、结构化、实践性的特点[9]。蔡可也提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本质特征是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整合[10]。冯为民亦指出高中学习任务群之间具有关联性、综合性、情境性[11]。除此之外,刘飞还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与后现代课程设计的 ‘4R标准有内在一致性,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12]。

3.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017年版课标”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制定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与核心素养的之间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一一对应关系,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应把18个“学习任务群”切分成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比如黄玉玲与彭小明设计的“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归类”图表,将18个学习任群按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进行归类[13]。盖阔等人將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归纳为四大类,即语言类、阅读类、写作类、文化类[14]。二是相互渗透关系,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18个学习任务群是互相渗透的,共同承担着整体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徐林祥不赞成把18个语文学习任务切分至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他认为“18个学习任务群既各有重点,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渗透互补,共同承担着整体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15]。

4.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

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不同学者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课程、教学和评价三个层面进行探究。首先从课程实施层面研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比如徐鹏就从教科书编制角度指出“基于任务群的教科书编制, 应该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6]。有学者从教学层面研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比如管然荣提出“‘任务群的实施可用专题式教学, 以‘专题切入, 能起到勾连众多‘群任的作用;也可用‘群文阅读式教学, 主要通过‘议题选择‘文本群来建构课堂”[17]。还有学者从高中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层面进一步研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比如王云峰认为教师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来设计每个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内容,并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18]。

5.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众多学者在研究中都对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主要聚焦于课程、教材、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四个层面:一是课程层面的价值,持該观点的学者认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规定,改变了过去课程内容割裂的局面。吴欣韵从语文课程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在于“学习任务群规定学习内容,增强语文课程的科学性;组合学习要素,促进语文教学的综合性”[19]。二是教材建设层面的价值。徐鹏从语文教科书编制的角度论述任务群的价值,指出学习任务群“能够促进语文教科书变革内容的组织形式,有助于语文教科书走出编制的现实困境”[20]。三是教学方式层面的价值。比如蔡可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能重新建设出具有整合性的语文学习生态环境”[21]。四是学生层面的价值。吴欣韵认为“学习任务群的运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22]。

三、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围绕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展开的系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在数量和质量上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其研究框架逐步确立、并朝着深化和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亦可看到,该研究还存在深度不足、工具性倾向明显以及系统性不足等问题。

1.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特点

(1)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攀升

在中国知网上,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为主题进行检索,可以发现从2017年以后,特别是在2018年以后,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数量有着巨大提高,其研究质量也越来越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了显著变化,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 研究方法越来越有效。

(2)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框架基本确立

当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论题和研究视域的多元化,说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从研究论题来看主要包括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特征、价值、实施路径等;从研究视角来看,其代表性研究视域主要有语文核心素养视域、新课标视域等。无论是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视为一个研究的整体,还是将其视为语文学习任务的相关要素进行研究,都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更全面的研究框架。

(3)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趋向深化和细化

自“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内涵、价值取向、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实践路径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拓展与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不足

(1)研究成果深度不足

研究成果深度不足具体表现为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和研究方法单一。首先就理论研究深度而言,虽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较丰富,但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深度不足。不少学者在研究中提到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来源,但都只提及概念,很少有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深入阐释的,且大多缺乏对其理论的关联性论述和系统全面的阐释。其次是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研究成果的学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方法运用得当可使研究观点更明晰、更具说服力。但从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以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仍较为缺乏,运用工具的实证研究总体不足。

(2)研究成果工具性倾向明显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实践性,这一特性导致其研究充满了工具性,同时也可能出现忽视理论基础研究。近八年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仍保持高度的实践应用取向,研究成果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和对策性研究,基础理论性研究成果少。具体表现为众多学者在研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时,现象描述较多、理论创新较少,大多停留在现象描述或者是从现象到对策,很少能通过现象抽绎理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长期沉浸于务实研究只关注“如何”,忽视理论基础研究不关注“为何”,可能会导致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理论支撑,长此以往甚至会反向制约教学实践。

(3)研究成果系统性不足

近几年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成果更加丰富、视角更为多元,其研究框架得以确立,但还存在研究成果系统性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单个学习任务群的研究不均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研究成果是18个学习任务群中最多的也是最热门的,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等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成果数量却只占少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冷门”。二是关于对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关注不够。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变革,一种与之匹配的教学评价模式也亟待建立,因此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不可忽视。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对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的研究成果数量明显不足,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如果缺少一个清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会导致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临“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艰难选择。

四、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未来进路

鉴于上述现状,未来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只有从强化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研究、拓展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多学科视域、提升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系统性等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将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推向既具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效度的境遇。

1.强化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研究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对策性研究,还应该注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论的系统化探索与建构,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学理性。一方面,在推进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横向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纵向研究,构建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可通过思辨研究方法澄清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概念,建构其系统的理论,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亦或是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践调查数据为基础,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在实践层面的现实需求与存在的问题。

2.拓展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多学科视域

在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过程中,除了要做好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本体的研究之外,还要拓展多学科视域研究。拓展多学科视域是把握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基础理论与规划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的必然选择。因此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者要不断增强理论意识,跳出过度偏向实践逻辑的研究视角,积极拓展多学科视域,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视域的高度融合。具体而言,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要进一步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视角研究高中语文學习任务群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基本实践问题,特别是要借助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关理论夯实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基础,丰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

3.提升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系统性

提升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成果的系统性首先要加强单个学习任务群研究成果的均衡发展。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共同承担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缺一不可。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把更多的眼光放在未被“开发”的任务群,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抓手”功能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研究成果系统性。其次要加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目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语文任务群这一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评价的特性;需要关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内容模式对语文教育评价功能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改进针对学习任务群下的教学革新提出的与高考评价体系相对接的评价策略。

总之,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重大创新,它试图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线性模式,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其语文素养。未来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必须要强化理论研究,拓展多学科视域,提升研究的系统性,以此不断促进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

参考文献

[1][4] 《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01):4-7.

[2] 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J].语文学习,2018(03):4-9.

[3] 王忠亚,刘志江,张秋玲.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专题学习设计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2018(Z1):14-17.

[5] 蔡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框架及相互关系[J].语文建设,2018(25):9-12.

[6][8] 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06):4-7.

[7][12] 刘飞.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的“学习任务群”解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1):26-30.

[9] 孔凡成.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初探[J].语文建设,2019(03):19-22.

[10][21]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01):17-22.

[11] 冯为民.“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瓶颈的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2020(01):12-15.

[13] 黄玉玲,彭小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解析[J].学语文,2019(02):4-6.

[14] 盖阔,宋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2):41-45.

[15] 徐林祥.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J].学语文,2020(03):3-6.

[16][20] 徐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J].中学语文教学,2017(03):4-8.

[17] 管然荣.高中语文“任务群”的认知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18(06):8-12.

[18] 王云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7(03):12-15.

[19][22] 吴欣歆.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76-81.

[作者:杨嘉惠(2000-),女,广西贵港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廖兴(1980-),女,湖南安化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王秀红】

*该文为2021年株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研究”(ZJGH21-14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视域高中语文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