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课堂效果研究

2024-05-07 09:54:35施文集
考试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作用分析具体措施教学现状

摘 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性课程,初中生首次接触物理知识,需要学习大量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致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而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需要教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因此,文章首先概述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趣味性教学模式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学现状;作用分析;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5-0123-06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教育事业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与时俱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对各科教学的更高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两个方面:记忆各种物理概念和探究物理知识。但是,常规的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成效。所以,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兴趣为导向教学模式诞生,这就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求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有趣的语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尤其是在教学中,需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积极采用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和高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一、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作用

首先,物理属于初中生首次接触的科目,他们对物理缺乏正确的了解,也往往对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其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通过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与有趣的实例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游戏、模拟等互动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尤其是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之情,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持久学习动力。

再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趣味性教学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难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增强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持久学习动力。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和应用场景,可以让学生看到物理学科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激发出学生长期学习物理的动力,尤其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现象相吻合。尤其是声音振动、光的投影与折射等也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的。需要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亲身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体验相联系,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灵感,探索物理现象,发现物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更快地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中,与新的物理知识建立连接。因此,应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以教科书为依据的科学探索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确保基本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和演绎性。教学内容应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构建阶段,因此教学应该有逻辑性、层次性和关联性。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认识。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探索时,应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将两者相结合,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并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三)注意现象、法、理相统一

初中物理教材应对现象、规律、原理进行归类和介绍。现象类包括热、光、声音、运动、磁场等,如机械学、反射和折射、简单机械、压力、电、透镜等。教学中应注重现象、法则和理论之间的统一,让学生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安排上应注重内部内容的逻辑性,避免让学生感到困惑,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应具备发掘和探究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也需要积极创新,加强物理教学的前后衔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没有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仍然存在许多教学问题。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在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并在有意识地改变教学模式,但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有的教育工作者很难完全胜任新的教学任务。现在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教学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应付考试,没有围绕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教学。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取得一些突出成就,但学生却缺少思考的时间,他们只是机械地将书本知识灌输进脑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学生难以对物理产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有些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缺乏互动教育,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学习,只会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提问能力的发展。师生之间只有进行有效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初中生的抽象思考能力还在发育阶段,对他们来说,抽象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使用一套完整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需要创造生动的情境。然而,一些初中老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坚持使用抽象的语言来解释物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常常使用抽象的问题来解释,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致使学生往往无法理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物理失去兴趣。同时,还会限制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三)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者,致使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只是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老师所教的都是正确的,只需要好好学习即可。这种方法逐渐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间接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不仅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还会导致其缺乏主观能动性,致使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同时,教师自己也受制于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只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缺乏趣味性,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物理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成效。

(四)物理学科的解题难度较大

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了解,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到答案。但是,当前的物理教学问题却不断更新,各种新题层出不穷,许多学生从未见过,再加上物理对初中生来说属于新知识、新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陌生的科目就意味着完全的陌生,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所以,需要教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了解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从而在兴趣的推动下进行主动学习,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生僻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现在物理教材中的生僻知识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难度。再加上物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其学习难度是相对较高的,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都很明显。此外,现代物理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常见的知识,其中包括越来越深入的抽象概念,这些都给物理学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其中存在较多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通过语言的阐述进行教学,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相对冷门的学科是开放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的物理实验,这些物理现象对他们来说大多是新奇的,一些“綱”之外的现象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这些冷门的物理知识也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增大了研究的难度。

四、 基于趣味性教学模式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应简单地照搬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拓展教学内容,并创新教育方法。特别是教师不能盲目地重复教材内容,这很容易会使学生丧失对物理的兴趣。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培养科学创造意识,注重实践,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内容,包括各种神奇的物理现象、图片以及有趣的小实验等,对这些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初中生觉得新奇,希望了解其具体的原理。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有效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对学生进行展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除了智力因素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蕴含深奥物理学原理的事物,如果老师多加留意,就能够找到并运用这些原理。比如,冰箱的冷冻室为何在下面?学生背包的带子为什么不是圆形而是扁平的?打火机是如何点火的?这些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太空科技这样的尖端学科领域,也存在很多与物理学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宇航员刘洋在太空中做实验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其做的有趣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在教室内进行模拟,就可以发现在地面上,是无法进行相同的实验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讲解引力的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引力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实验引入物理课堂对学生的视觉和思维具有很大的影响。物理老师应该用心教学,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有趣的学习体验,这对物理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人都有好奇心,初中生更是处于好奇心强烈的时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授课。例如,在对学生讲授有关“光直线传播”的知识时,可以先对学生展示一种用来抓牌的魔术:老师将两只手伸到面前,手背对着黑板,然后问学生:“我手里有什么?”学生们必然会说什么也没有。然后,教师的右手在半空中一划,一张牌就出现在他的手中。然后,他再次挥动手,牌又消失了,然后再次出现,如此重复。学生们非常惊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说:“学生们都希望了解这个问题,请你们先听我说,到了这个时候,答案就会揭晓了。”其实,纸牌就藏在老师的指缝里,当他看不见的时候,他就藏在手背上,只是老师通过很快的手法,将其迅速由手背转换到手中,再由手中转换到手背,这样纸牌就好像是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一样,这就是因为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并由此延伸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这样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可以学得津津有味。如结合让学生在课余去观察阳光下树叶投射到地板上的光斑,观察光斑的形状,探究为什么有的光斑是圆的,有的是和树叶缝隙一样的不规则形状,有利于深入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

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因材施教,注重仔细备课,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自己制作教学材料,对课本上的示范实验进行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和放映机等视听设备,可以将虚幻变为真实,将无形变为有形,甚至可以改变速度,从抽象到形象,让学生更直观、容易理解。例如,可以制作铅笔芯变阻器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电脑演示不同声音的波形和频率,让学生“看到”声音的样子,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对这些设备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風格,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学技巧、语言技巧和专业素养水平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吸引力有很大影响。学生会因此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提高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感染力,从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科目上。将风趣的语言和枯燥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活泼、风趣的文字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坚持练好自己的授课用语,用活泼、放松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积极的思想导入课堂内容,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学习中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言语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育人的作用。

在教学工具的运用上,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教师语言表达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特别对于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来说尤为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他们提供相对容易的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是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可以再简单地对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要能够与学生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物理课堂中,互动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师生的交流更顺畅、更自然。为了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交流,并采纳他们的建议。在讲授重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在解释最难的部分时要深入。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现实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除了巩固课外作业,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拓展式的活动作业,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进行新的物理问题的研究,并进行深入的创新性探索。

(四)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初中属于学生们接触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初始阶段,虽然是初次接触,但其中存在着较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可以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主动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独特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技能。以讲授“浮力”为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起丢在河里的小石头会下沉,但是巨轮会漂浮,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理解浮沉的概念。这种授课方式能够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促进他们的深层思维。另外,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物理教育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例如使用“导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学科技,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以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使他们掌握物理学的精髓。通过以上改变,可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教授“摩擦力”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没有摩擦力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我们的世界将会如何,从而引导展开思考。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摩擦阻力的视频,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摩擦”的概念,认识日常生活中摩擦的重要性。

(五)根据现实生活设计习题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后,必然会为学生设计各种习题,在进行习题的设计时,为了更好地对物理知识进行优化,需要习题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初中物理教育应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主动探索与生活相结合的物理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的存在。题目设置应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感受到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感觉。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家用电器的功率和工作时间估算家里的电费,或者检测家里的电度表是否准确,加深对电功率这章的理解,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教师还要对物理命题方法进行改革,使其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作业设置上,要避免让学生单纯背诵课本内容,而是注重概念的严谨性,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通过适当的设计和改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利用现实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物理教学练习题,设计实践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六)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为此,学校应加强物理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先进的设施和独立进行实验的教师资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向学生传授实验教学理念,鼓励他们亲自参与实验,这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验项目,例如制作简单的电路、用两块不同焦距的放大镜制作望远镜,比赛制作飞得更久的纸飞机,制作这样的实验项目不仅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同时,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元素,例如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解释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竞赛元素,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等四种成像的规律完成后,做个比赛谁成的像最大和最小。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能使温度计温度降得低(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在串并联电路实验中,用一些光敏开关、声控开关、磁控开关来模拟一些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比一比谁更有创意,这比简单用普通的铡刀开关有趣得多。同时,适当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趣味性实验报告: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可以要求他们撰写趣味性实验报告,例如以故事、漫画等形式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强化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七)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物理教科书通常比较难以理解,它涉及的问题往往较多且较复杂。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简化物理概念,使物理的學习难度降低,同时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与品质。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以及逻辑性,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探索,同时要掌握初中生的发展特征,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所以,为了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成效,老师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尤其是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初中物理老师还要与时俱进,真正地尊重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需要强化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姜苏.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生活化教学思考[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0):54-56.

[2]杨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0):69-71.

[3]栾俊卿.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0):72-74.

[4]徐荣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31):76-78.

[5]李杨,毕玉宣.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6):92-94.

[6]邹晓晖.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8):60-62.

[7]许登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3(23):48-50.

[8]祝小芳.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3(8):91-93.

[9]张也.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小实验的应用思考[J].学周刊,2023(23):90-92.

[10]张正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J].学周刊,2023(22):102-104.

作者简介:施文集(1972~),男,汉族,福建石狮人,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猜你喜欢
作用分析具体措施教学现状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07:53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9:09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9:10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