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策略与思考

2024-05-07 08:45来洁茹
中国新通信 2024年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互联网幼儿园

来洁茹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深受社会及家长关注。幼儿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基础的价值观念判断,是后期幼儿开展连贯性学习活动的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家园共育作为近些年来幼儿园普遍推广的教育模式,增强了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使得幼儿教育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与转变。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教育活动的影响与作用,客观分析了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与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

一、引言

素质教育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必须是科学且系统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按照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开展教育活动。由于幼儿初入校园,在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之前仅接受过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成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幼儿对于父母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即便家长可能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但是家长给幼儿的陪伴以及营造的良好家庭环境、学习氛围等,都会直接促进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开展和推进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了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加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这都将为切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与保障。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能够增加家长与幼儿园联系的方式,因此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成为必然,同时也将成为辅助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与技术保障。

二、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教育活动的影响与作用

互联网技术对于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幼儿园的大多数幼儿为3-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幼儿正处在懵懂阶段,对于许多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需要让幼儿对于具象直观的内容有更强的认可度。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形成直观的视觉冲击,提高课堂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幼儿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这也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关键。

此外,从互联网技术对于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影响来看,许多全新的技术手段,如微信、公众号等,都成为教师、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联系的主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发送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具体知识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从而增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及时性,这也是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方密切关系的关键举措。

三、现阶段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园地位存在不和谐情况

根据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家园地位不和谐的问题。家园共育理念的站位点始终是幼儿,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幼儿园需要逐步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依托,这样才能够形成优质的教学和教育成果,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纵观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过程,经常存在家庭与幼儿园地位出现矛盾的情况。这是因为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导致了家园共育的理念不能够很好地渗透。一方面,一些家长片面认为,自己将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那么孩子的学习问题、教育问题都应该是幼儿园的事情,也应该是幼儿教师的任务,身为幼儿教师就必须对家长负责,让家长不需要操心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事情。另一方面,幼儿园以及相关的教师则认为,孩子的教育工作绝非一方的事情,而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家长有义务辅助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双方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不够统一的情况,导致了双方矛盾频发,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非常不利于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家园共育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存在矛盾和滞后性

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冲突,很容易导致在后期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双方暴露出相应的矛盾和问题。幼儿园教育对幼儿一生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幼兒在后期小学教育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是基础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园共育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初步具备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的能力。然而,一些家长却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注重提升孩子的成绩,要求年纪较小的幼儿就需要具备绘画、背古诗、读文章、甚至会说英文等能力,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严重不合的情况,如果双方没有及时进行沟通,且缺乏彼此理解的意识,就必然会导致幼儿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家园共育工作开展缺乏长远规划作为保障

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在对幼儿的成长和培养教育过程中依然沿用从前传统的教育理念,会导致双方对幼儿的实际教育帮助作用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长远的合作教育规划,在短期内很难起到很显著的效果,这也就容易打消双方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积极性。

四、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切实提高家园双方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在互联网环境下,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需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幼儿教育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配备了相对较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因此家长和幼儿园都需要掌握基础的网络知识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幼儿园可以定期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家长则需要掌握基础的现代化设备使用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微信群与幼儿园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机拍摄视频,及时上传幼儿在家中完成作业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双方的交流程度,降低教师在实际教学和教育工作当中的难度,进而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

(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园共育渠道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园共育平台的建设也更加完善,同时整个平台的打造也需要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一方面,要让家长与幼儿园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打破时空界限,方便家长与幼儿园及时对接幼儿情况;另一方面,要促进家园双方及时了解幼儿的动向,这也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关键。现阶段,幼儿园在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打造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单一化的情况,这也就要求双方不断摸索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如搭建云平台、建立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等,真正推进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开展。

(三)对家园共育工作开展进行长远规划

1.积极转变家长观念

就目前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这项工作得不到家长和幼儿园的认可。家园共育工作的效果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显现出来,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并且可能伴随着幼儿整个成长阶段。因此,家长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与意识,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这样也可以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能够开展家园共育机会就是家长会,这也成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最为常见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方式。幼儿园教师应向家长阐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并向家长进行宣讲,使得家长可以充分感受到幼儿园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了解,让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教导幼儿,从而提高家园共育工作的效果。

2.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学习

与幼儿教师相比,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没有相应的教育背景,通常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经验和知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影响最终效果。鉴于此,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更应该有所耐心,帮助其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园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让一些家长作为幼儿家长代表共同分享教育心得,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鸣,帮助一些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家长提高对于家园共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最后,幼儿园教师还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来到幼儿园开展知识讲座,使得家长可以掌握更多科学的育儿经验与方法,同时家长也会更加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提高自身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家园共育的最终目标是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幼儿园可以在内部组织相应的亲子活动,使得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丰富家园共育经验,提高家园共育水平。

3.加强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角度来看,利用多媒体更加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内心感受到家庭环境和氛围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一些亲子互动的视频或者影片,让幼儿回想自己与父母生活的点滴,这样有利于提升幼儿对父母的情感。同时,多媒体教育还可以体现在將传统的板书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授课,教师可以录制课堂教学的过程,并在课后将其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帮助孩子在课下完成对于课堂学习知识的回顾与思考,这也是切实提高幼儿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及时纠正幼儿行为的关键举措。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相应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孩子感受有爱的家庭氛围对自身成长的积极性。家长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相应的线上交流活动,从而实时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与行为。

最后,教师可以使用手机记录每一位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玩耍和生活的照片或者视频,并将其发送给每一位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呈现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成果,如完成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这样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良好行为,并形成对孩子的激励和鼓励意识。增强对孩子的鼓励可以提高孩子在内心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对于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具有重要价值。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的快乐学习与成长,家长和幼儿园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园共育理念的提出更加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也更加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发育要求。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更加强调家长需要始终与幼儿园教育保持相同的理念,并始终站在幼儿的成长角度,加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在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都将发生更为深刻地改变。幼儿园所提出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也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双方都需要积极摸索家园共育当中的痛点与难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幼儿发展而努力的原则,围绕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形成全新的家园共育模式,使得家长与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并为体现家园共育教育价值做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糟冥叶,李霞霞,白菁如.“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2023(17):3-6.

[2]冉晓燕.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和实践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10):24-27.

[3]葛新娟.“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质量评价的实践研究——基于对S园的调查研究[J].好家长,2023(16):11-12.

[4]刘珊珊,赵晓菲,李玉玲.“互联网+”时代学前教育家园合作创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23,25(08):164-166.

[5]陈代莎.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3(08):38-41.

[6]李玲玲.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大班家园共育策略研究[J].智力,2023(11):195-198.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互联网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