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萍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诗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蕴涵优美的意境。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运用其提出的“三美”理论翻译的唐诗再现了唐诗所蕴含的意美、形美和音美,因而受到了许多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大多研究“三美”理论在唐诗英译文本中的应用[1-2]或体现[3]。还有一些学者从语用效果研究许渊冲唐诗英译文本,如高玥[4]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研究许渊冲唐诗英译在修辞、句法、风格等方面达到的美学高度。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壮大,一些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许渊冲唐诗英译文本所体现的认知机制,如钱琦[5]认为许渊冲通过正确解读唐诗中的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以译文读者的认知图式为参照,在英译文本中调整、保留和省略原诗的图式,成功再现了原诗的“三美”。李慧[6]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比分析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两个英译本,认为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译者正确理解原作者的意象图式并在译文中运用相似的图式,可以激活读者相应的认知结构,从而再现原文的意境。蔡欣洁[7]运用认知识解理论阐释了许渊冲在译文中通过替换辖域,调整文本视角等策略,追求译文识解维度与原文识解维度的最佳关联,来关照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图式。以上研究表明,翻译实际上是译者通过正确解码原作者的认知机制,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认知机制的复杂认知活动。因而,从认知的视角解读译者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揭示译者翻译时的复杂心智运算。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理论分析许渊冲唐诗英译策略的研究较为常见,但运用认知识解机制解读许渊冲唐诗英译重构“美”的研究极为少见。因此,本文运用Langacker 的认知识解机制阐释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美”的重构。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ry)是由西班牙翻译家Martin[8]提出的将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旨在揭示译者如何根据源语文本语境,识解出源语文本明示或隐含的认知图式,在新的语境中重新构建意义的心智路径[9]。认知翻译学推动了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视角转向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揭示了语言的内容由“物质世界”的内容和“认知世界”的内容组成,进行语言翻译的过程就是处理这两个世界的内容[9]。翻译中所涉及的语言意义不仅仅是概念的内容,也包括人们对场景的构造即识解的过程。语言单位通过在语境中的识解获得具体的完整的语境意义[10]。在翻译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中,译者吸收源语语篇所表达的概念世界,运用自身的认知域,百科知识解码与识解所吸收的概念世界,进而将其范畴化和概念化,以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的认知图式重构译作文本,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语篇所要表达的概念世界。其实质是识解方式的重构,而这种重构往往是多样化的,甚至多次的,于是就有了选择的过程。翻译的变体是在某一基底之上的、对识解重构生成的变体进行选择的结果[10]。因此,译作文本是识解重构选择的结果,是识解化。以体验认知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倡导用有限的认知方式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并建立语言分析的统一模式[11]。认知语言学的识解观强调识解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它一方面产生意义,一方面探寻意义,在语言产出和理解中扮演了双重角色[12]。在翻译实践中,认知识解有助于译者准确理解源语文本包含的明示的或隐含的概念世界,并以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认知图式建构译文文本,缩短了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接受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目的语接受者准确理解源语文本作者的真正意图。
翻译的艺术是要找到既“形似”又“神似”的译文,也就是要找到和原文的内容、形式都统一的译文[13]77。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认为译诗不但要“信”和“达”,也要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13]95。许渊冲认为意美是指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音美是指译诗要和原诗一样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13]97-100。许渊冲认为,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13]102-103。翻译实质上是复杂、多维的识解与重构。因此,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以许渊冲翻译的《唐诗三百首》为例,阐释其唐诗英译文本中对“意美”的重构。
Langacker 在认知语法框架中将“识解”定义为“人们具有用不同方式来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主要包括4 个要素:辖域、详略度、视角和突显[14-15]。
辖域是指人们理解和表述某一事物或情境需要激活的认知域及相关百科知识[16]。认知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亦可称为:基本认知域),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具有百科性。基本认知域包括:三位空间、时间、嗅觉、触觉和感情等。复杂认知域具有程度性和抽象性。认知域是用于描写语义单位的语境。语言中的每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对应的认知域,其管辖的范围有大有小,或具象或抽象,或简单或复杂。人们对每一事体的认知是以认知域为背景和基体的[17]25-26。由此可知,在翻译中,译者接触源语文本,源语文本激活译者心智中相应的认知域及相关的百科知识(即:辖域),基于这一系列的认知域,译者识解源语文本作者明示的或非明示的交际意图。在识解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情况下,译者在目的语语境中搜索、筛选和重构与源语文本相似或可替代的认知域,最后产出目的语文本(译文)。例1、例2 和例3 阐述许渊冲补充缺省辖域,关照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望,重构唐诗“意美”的心智过程。
例1 原文: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译文:
For thirsty souls are you still brewing,Good wine of Old Spring, master Ji?
In underworld are you not ruing,To lose a connoisseur like me?[18]60
例1 是李白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第一句中的“黄泉”在汉语中指“阴间”“阴曹地府”,而在英语中此辖域缺省。许渊冲在译文第一句增加辖域“thirsty souls(饥渴的阴魂)”。首先,首句用“thirsty souls”:“饥渴”使人渴望“泉水”,部分地对应了“黄泉”中的“泉”。其次,第三句进一步用“underworld(阴间)”补充翻译“黄泉”,将“黄泉”这一辖域完美地补充为“underworld”之中“thirsty souls”,明示“纪叟”已故,从而关照英语目的语读者,满足其文化阅读期望。第二句的“老春”是“纪叟”所酿酒名,味道醇厚,此辖域同样在目的语中缺省,许渊冲增译“good wine”这一辖域,解释“老春”是一种美酒,关照了目的语读者。最后一句中的“李白”是诗人自指。中国人熟知李白嗜酒如命,也是品酒大师。但此辖域同样在英语目的语中缺省。许渊冲增加“connoisseur like me”辖域翻译“李白”,阐释像李白一样的品酒大师,明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通过增译目的语缺省的辖域,许渊冲在第一和第二句建构了疑问认知图式:阴间的纪叟,您还在为饥渴的灵魂酿美酒吗?在第三和第四句中建构了第二个疑问认知图式:在阴间,你是不是因没有像我这样的品酒大师而悲伤呢?这两个认知图式营造了诗人同活在“下界”的纪叟对话的场景,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诗人痛失纪叟这样的知音那哀伤绵绵的心情。
例2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 raining hard,
My heart is broken on my way to the graveyard.
Where can a wine-shop to drown my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18]170
例2 是杜牧所作《清明》。第一句的“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普遍为去世的亲人扫墓,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而英美国家却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清明”是辖域缺省。许渊冲将“清明时节”增译为“On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解释了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弥补了因辖域缺省引起的文化代沟,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第二句的“路上行人欲断魂”,许渊冲增加“on my way to the graveyard”这一辖域,明示诗人去扫墓的行为,继续解释说明“清明节人们去扫墓”这一辖域,最大程度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第三句增译“to drown my sad hours”辖域,明示找酒馆的目的,表明诗人此刻哀伤的心情。第四句通过增加“amid apricot flowers”辖域翻译“杏花村”,一个清新、生动、美好、温馨的画面便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的心目中,恰好近似地对应“清明”二字在目的语读者心目中引发的那种清新、生动、优美的辖域。最大限度地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在译文中许渊冲通过补充缺省或添加辖域,明示原诗人隐含的交际意图,关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图式,展示出一幅清明节诗人去扫墓时心情沉重而哀伤,而远处杏花盛开,万物复苏,又给人以暖意与希望的图景。
例3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The age-old moon still shines o'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 Our frontier guardsmen have not come back at all.
Were the winged general of Dragon City here,The Tatar steeds would not dare to cross the frontier.[18]28
例3 是王昌龄出塞二首中的一首。第一句中的“秦时”与“汉时”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而英语中无此辖域。许渊冲补充辖域“The age-old”和“the ancient”,明示二者均指年代久远的过去,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第二句增加辖域“frontier guardsman”,明示原文中的“人”特指戍边将士。第三句中的“龙城飞将”指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英语中同样无此辖域,许渊冲增译辖域“winged”,不但突出了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的特点,明示了原诗人的交际意图,而且切合了原诗中“飞”的字面意思,关照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第四句中增加辖域“tatar steeds”,明示原文中的“胡马”指匈奴铁骑,同样满足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原文中的“阴山”指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山脉。同样,英语中无相应的辖域。许渊冲运用补充辖域的方式,将“阴山”译为“the frontier”,明示阴山意指边境。许渊冲通过多次补充辖域:运用译文第一和第二句勾勒出一幅将士世代戍守边关,毫无归期的凄凉画面。运用译文第三和第四句刻画出第二幅戍边将士渴望良将出现,边境获得安宁,他们便可归家,与家人团聚的图景。
不同识解的形成与对外界观察的详略度密切相关,人们可以从不同精确度和详略程度认识和描写一个事体。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为,语言范畴具有层级性,即上义层级范畴,基本层级范畴和下义层级范畴。基本层级范畴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属性,是认知事体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上义层级是基于基本层级的寄生范畴,是对基本层级属性的概括和抽象。下义层级是在基本层级范畴基础上进一步的切分,具有更精确和更详细的特殊属性[19]。对于同一事体,运用语言不同的层级范畴描述,就会有精确度和详略度不同的表述,语言接受者的心目中就会出现或概括或详述个别属性的认知图式。例4、例5和例6 阐述许渊冲转换译文语言层级范畴,重构“意美”的翻译策略。
例4 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I longed for news on the frontier, From day to day, from year to year.
Now nearing home, timid I grow, I dare not ask what I would know.[18]15
例4 是宋之问所作《渡汉江》。第一句中的“音书”中的“音”指口信,“书”指书信,这二者是范畴的基本层级,被合译为上义层级的“news”,抽象了“音书”的属性,概述诗人与世隔绝,毫无外界信息。“岭外”指岭南,是范畴的基本层级,被翻译为下义层级的“frontier”,表达更加具体和精确,加深了谪居之地的荒凉和遥远。第二句中的“冬”和“春”是范畴的基本层级,被译为下义层级的“day to day(一天又一天),year to year(一年又一年)”,精确地体现了诗人感到时间流逝缓慢,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煎熬与痛苦。第三句中的“乡”是基本层级,被翻译为下义层级的“home”,精确度更进一步。“情更怯”是第二层级范畴,“表明原作者担心家人受到自己的牵累或因其它原因遭到不幸,被译为下义层级的“timid I grow”,更准确地表明原诗人离家越近,越担心自己梦寐以求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会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而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第四句中的“问来人”是上义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范畴“what I would know”,精确表达了原诗人急切地想知道家人状况的心情。译者转换语言表达的层级范畴,向目的语读者详细展示了原诗人被贬岭南,毫无家人音讯,思念担心家人,但当他离家越近,越怕自己的担心变成现实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例5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18]138
例5 是柳宗元所作《江雪》。第一句诗中的“千山”是上义层级范畴,被译为基本层级范畴“From hill to hill”,精确度更进一步。描述诗人抬头从一山到另一山仔细查看,展示的是一副移动的画面,使后面的“鸟飞绝”更令人信服。第二句中的“万径”同样是上义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范畴“From path to path”,表明诗人从一条山路到另一条山路仔细地搜索,展示的也是一副移动的画面,使后面的“人踪灭”,同样更具说服力。第三句的“蓑笠翁”是语言的基本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的“fisherman”,明示主人公的身份是渔翁,使表达具体而形象。第四句的“独钓寒江雪”是语言的基本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范畴“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渔翁正在从事的事情(is fishing snow)及其方式(in lonely boat),许渊冲采用转换语言层级范畴的翻译手法,将第一、二句诗描写的静止画面转化为移动的画面,第三、四句详细描述一个渔翁在一只孤独的小船上静静地垂钓。从而勾勒出一动一静两幅画面,形象地为目的语读者展现了一个幽静寒冷、人与鸟绝迹的冰雪世界中,渔翁依然傲岸不屈、坚持自我的高洁形象。
例6 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18]24
例6 是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是语言的基本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范畴,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太阳落山时的方式:“glow(发出微弱而稳定的光)”,以及方位:“beyond the mountains(大山那边)”,同时暗示其是远景,从而为目的语读者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落日余辉图。第二句中的“入海流”是语言的基本层级范畴,被译为下义层级的“seaward flows”,具体刻画了黄河流淌的方向:seaward(向着大海),和方式:flows(缓缓流淌),同时暗示其为近景,从而为目的语读者展示了一幅黄河蜿蜒流向大海的壮观画面。
第三句中的“千里目”是虚数,属于上义层级范畴,被译为更为具体的下义范畴“a grander sight”。译者使用比较级,不但照应了前两句景色描写的内容,而且憧憬了更加壮丽的风景。第四句中的“一层楼”也是虚数,属于上义层级范畴,被译为更加具体的下义层级范畴“a greater height”,表明更高的位置。译者不断转换语言的层级范畴,向目的语读者展现了一个豪迈的场景:原诗人登高望远,面对壮观的景色,发出他那积极进取、无止境探求的愿望——登高放眼,才能不断开拓美好境界。
王寅认为视角指人们对事体描述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人们的观察角度可能会直接影响对事体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参照点,就会有不同的认知途径,在语言中就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17]28。在翻译中,译者肩负采用何种方式重构译文的任务。译者对重构方式的选择实际是对译文视角的选择。例7、例8 和例9 阐释了许渊冲英译唐诗时转换不同视角的范例。
例7 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I ask your lad'neath a pine tree,
"my master's gone for herbs,"says he.
You hide amid the mountains proud,
I know not where deep in the cloud.[18]144
例7 是贾岛所作《寻隐者不遇》。在原诗中,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陈述寻者询问童子其师傅的行踪及对隐者的向往之情。译文第一句采用第一人称“I”和第二人称视角“you”,从而运用对话的形式,将原诗中未曾露面的隐者作为关注的视点纳入对话的场景,制造一种寻者向隐者诉说自己询问其童子的场景。第二句诗采用直接引语,将原诗中在场的童子推至第三人称“he”的背景位置,拉近寻者与隐者的时空距离,营造出寻者与隐者一见如故,向隐者直接陈述其童子原话,二者进行亲切交谈的动态时空感。第三句诗同样采用第二人称“you”,进一步拉近与隐者的时空距离,寻者继续向隐者诉说其缥缈遥远、无踪可寻。最后一句加入第一人称“I”,营造了一种寻者直接告白隐者对其高洁品质及生活钦慕与向往的场景。许渊冲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断拉近寻者与隐者的时空距离,营造二人面对面交流的动态画面,情深意切、言简意赅,真实可信地表达了寻者对隐者的敬仰与向往之情。
例8 原文: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译文:
Your long, long branches wave by riverside,
Your green,green leaves like wreaths of smoke afloat.
"Make ropes unbreakable of them,"she sighed,
"To tie up my beloved one's parting boat!"[18]105
例8 是雍裕之所作《江边柳》。原诗歌以送别女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了面对春光中袅袅的江柳,她不愿即将远行的男子离去的场景。在译文中,许渊冲则站在即将远行的男子的视角来描写这一离别的场面。译文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诗采用第二人称“you”,营造即将远行的男子和江边的柳树对话的动态画面,“他”似乎哀怨地向柳树诉说“你(柳树)”依然迎风起舞,“你(柳树)”那青青的柳叶如青烟般铺开,表达了男子的离别之恨。第三句话采用“she”,女主人公被置于第三人称的背景位置,原诗中描写送别女子心理活动的诗句被转化为直接引语,营造出男子向柳树引述女子的话语及其神态的动态场景,表达了男子对送别女子的怜惜与不舍。第四句继续采用直接引语并运用第一人称“my”,再次营造男子向柳树引述女子原话的动态对话场景,表达女子的哀伤和惆怅之情。通过转换人称视角,译文营造了男子向柳树诉说送别女子那依依惜别之情的动态画面,拉近了目的语读者与原诗主人公的时空距离,能够使读者自然、亲切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离愁之重、别恨之深。
例9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I left home young and not till old do I come back, Unchanged my accent, my hair no loner black.
My children whom I meet do not know who am I, "Where do you come from, sir?" they asked with beaming eye.[18]17
例9 是贺知章所作《回乡偶书》,原诗用第三人称叙述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迟暮之年回到家乡的见闻。译文的第一句运用第一人称“I”营造出原诗人在面对面告诉目的语读者自己久客他乡的动态对话场景,流露出长久以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同样采用第一人称,诗人继续向读者感慨自己“乡音”不变,却“鬓毛衰”的动态对话场景,明示自己“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的担心。第三句采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继续诗人与读者的动态对话场景,“告诉”读者,家乡的儿童不认识他,从而印证了原诗人的担心,明示了诗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哀伤。第四句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诗人直接引述儿童的原话,从而持续了诗人与读者面对面交谈的动态画面,真实再现了儿童们天真活泼的神态。许渊冲在译文中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营造出原诗人与读者面对面交谈的动态场景,描绘了一幅诗人久客伤老,回到家乡,被儿童笑问“从哪儿来”的极富生活情趣的动感画面。
语言结构体现出各种不对称性,这些不对称性实质上就是突显问题。王寅认为,一个词语的基体是它在相关认知域涉及的范围,是意义和理解形成的基础。与其相对的是侧面,是基体内被最大突显的部分[20]。因此,基体是侧面描写的出发点,侧面是对基体内容的聚焦,表明基体的确切指向[17]31。分句的意义是通过基体和侧面二者的结合来表达的。语言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一个分句可以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划分为两个语义部分:主位和述位。主位往往是分句的第一个成分,说明谈话的主题,是描述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则是对主位的叙述和说明,对应分句的其余部分。它是叙述的核心内容,通常传达受话者未知的内容,即新信息,是分句产出者的意图指向,是其想要突显的新信息[21]。因此,分句的主位是基体,述位是侧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源语作者的意图指向作为新信息置于分句的述位位置进行突显,明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例10、例11 和例12 阐释许渊冲通过述位突显原诗人的交际意图。
例10 原文: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
I love the lakeside pavilion in vernal breeze;
My sleeves are twined by twigs of weeping willows trees.
The orioles there nesting seem to know my heart;
They warble "forget me not" songs before I part.[18]105
例10 是戎煜所作《移家别湖心亭》。原诗第一句的主位是“好”,其余的是述位。在译文中,“好”被置于述位,成为新信息,突显了诗人对湖心亭的喜爱之情,强化了“好”的程度。原诗第二句中处于主位位置的“柳条藤蔓”在译文中被置于述位的位置,同时增加富有感情色彩的新信息“哭泣”,突显了柳树缠绕诗人的衣袖,不忍诗人离去,表达了柳树对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译文第三句述位增加新信息“seem to know my heart”,突显黄莺知“我”心,表明诗人和黄莺之间的感情深厚。原诗第四句只是“频啼四五声”,译文的述位增加了新信息“warble 'forget me not'songs”,突显黄莺对诗人的别情依依。许渊冲通过将原诗中的主位置于述位,或者在述位中增加新的信息,描绘诗人如此喜爱湖心亭的一草一木,以致于在他眼里不只是他不忍与柳条、黄莺作别,而哭泣的柳条缠绕他的衣袖,黄莺似乎知他心,鸣唱着动人的“勿忘我”曲子,不忍他离开,诗人因而与花鸟达到了物我交融、难舍难分的境界。
例11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With wine of grapes the cups of jade would glow at night, Drinking to pipa songs, we are summoned to fight.
Don't laugh if we lay drunken on the battleground! How many warrior ever came back safe and sound?[18]23
例11 是王翰所作《凉州词》。原诗第一句的述位是“夜光杯”,译文中分句的述位增加新信息“would glow at night”,突显了宴席琳琅满目、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特点,勾勒出一个奇幻、喜庆的筵席场景。第二句的述位“are summoned to fight”之前增加了新信息“we”,突显战事紧急,将士们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的英雄气概。原诗第三句的主位“醉卧沙场”在译文中被置于述位位置,不仅表现了将士们豪放、开朗和兴奋的情感,而且突显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气概。第四句的述位增加了新信息“safe and sound”,突显了战争残酷,只有极少数将士平安无事归来的事实。许渊冲通过互换分句的主位和述位,或在述位中增加新信息,不但突出表现了将士们虽然面对美酒佳肴,但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而且突显了面对残酷的战争,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例12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You leave 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
For mist-veiled land by riverside.
I feel on parting sad and drear,
For both of us are strangers here.
If you have friends who knows your heart,
Distance cannot keep you apart.
At crossroads where we bid adieu,
Do not shed tears as women do![18]13
例12 是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第一句的述位增加新信息“leave”,突显了原诗的主题“离别”。增加新信息“walled far and wide”突显了长安地区的辽阔壮观,为第二句埋下伏笔。原诗第二个分句被译为一个无标记主位的述位,增加了新信息“mist-veiled”和“by riverside”,突显了朋友赴任之处雾气重重、荒凉而偏安一隅,和壮观辽阔的长安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明示了朋友离开长安,远赴荒凉之地的凄凉,以及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第三句的述位增加新信息“sad and drear”,突显诗人颇有离愁别绪在心中的状态,照应上句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第四句被译为一个无标记主位的述位,同时增加新信息“here”,突显彼此都是客居于此之人,明示诗人安慰朋友:彼此为了前程,四处奔波是常态。译文第五个分句的述位增加了“who knows your heart”,第六句的述位是“cannot keep you apart”,这两句的述位突显诗人劝勉朋友: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阻隔,也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第七个分句的述位增加新信息“我”,再次突显“送别”的主题,原诗最后一个分句被翻译为只有述位、无主位的句子,突显原诗人勉励朋友别多愁善感、泪洒衣裳,而要勇往直前。许渊冲在译文分句的述位增加新信息或将原诗分句译为无标记主位的述位,展现了一个动人的场景:诗人送别远赴荒凉之地的朋友时,离愁别恨挥之不去,但诗人依然劝勉朋友,别伤感落泪,而要勇往直前,因为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
翻译的过程由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两个基本环节构成。原文理解是指译者通过原文的“物质世界(原文文本)”识解原作者的“认知世界(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表达是指译者在目的语语境中重构原文的“两个世界”,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成功解读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翻译是译者识解原文,进而对识解的产物进行重构的复杂心智过程。识解是人类认知的一项主要方式[14]。本文运用Langacker 认知识解机制的4 个要素(辖域、详略度、视角和突显)阐释了许渊冲唐诗英译对“意美”的重构。分析发现,许渊冲通过补充或添加唐诗中缺省的辖域,明示原诗人的交际意图,关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望,重构唐诗的意美。通过转换语言层级范畴,调整语言表达的详略度,成功重构原诗的意境美。通过转换原诗的人称视角,营造出一系列动态的对话场景,拉近了原诗与目的语读者的时空距离,目的语读者因而充分领略到唐诗的意美。通过转换原诗分句的主位与述位,或在述位增加新信息,突显原诗人的交际意图,成功再现唐诗所要表达的意义。这说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阐释许渊冲唐诗英译,有助于揭示其翻译时识解、重构译文文本多维的心智运算。许渊冲的唐诗英译文本是唐诗的锦上添花之作,充分再现了唐诗蕴涵的“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