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04 03:15魏世辉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实用性

魏世辉

摘要:开展职业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在承担职业培训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企业作为劳动者的使用者,了解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合作开发职业培训课程资源,能有效提高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和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推动校企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关键词:职业培训;校企合作;效果;课程资源;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7.038

0引言

2019年教育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新发展格局,整个社会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主体,需要承担起面向社会劳动者职业培训的社会责任。通过对社会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不仅能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適应工作岗位要求,促进社会就业和企业发展;还能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通过职业培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我国提出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建设成学习型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职业院校本身是不行的,还需要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特别是企业。企业是劳动者服务的主要对象,不仅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需求目标,同时企业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的可能性。只有企业真正参与进来,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对培训的需求,才能确定职业培训的目标,调动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我国职业培训目标。

1课程资源对职业培训的重要性

1.1课程资源能推动培训普及发展

由于受培训者存在着地域、工作岗位、工作经历、个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培训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而课程资源建设能够弥补受培训者的这些差异,让受培训者能够在同一平台和水平上接受培训,从而为职业培训的普及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以解决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培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基础,能够反映出职业培训中的创新点。同时,培训课程资源中的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建设,为实现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基础,从而推动职业培训的内涵式发展,为职业培训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1.2课程资源能力助力课程目标的达成

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传统的培训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并配合一定的动手示范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感到劳累,而且培训效果也不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家乐于接受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资源的建设,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使教师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任务驱动,采用翻转课堂、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还能提升教学效果。

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还受到受培训者主动学习程度的影响。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勾起学员的兴趣,吸引学员参与其中,转变学员在培训中的角色定位,是开展培训和进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关键。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课程资源,能够容易被学员所接受,让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其中,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员转变传统定位认识,让培训任务的构建者、课堂教学的合作者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受培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优质的课程资源能提高培训教学质量

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点,培训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培训效果,更决定着培训工作是否能够持续开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间接经验,缺少对学习的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缺少直接经验的积累,将不利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丰富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4优质的课程资源能促进受培训人员全面发展

培训质量的好坏,并不单纯是指受培训者在培训考核时成绩的高低,还应包括受培训者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优质的课程资源不仅要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结合时代教育发展情况融入信息化技术等。专业知识基本原理能够让受培训者理解专业知识的由来和基本要求;专业知识的拓展能够引导受培训者去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拓宽受培训者的知识视野,加深专业认知,感悟专业知识的神奇和内涵;对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入,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探寻专业原理的奥秘。同时,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资源建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受培训者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能受到思政教育的洗礼,从而使学员在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能主动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求真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价值认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现状

2.1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

统筹规划是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前提,没有整体的统筹规划,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布局将杂乱无章。职业培训开展需要围绕培训目标系统地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为了能实现培训目标,需要对照培训方案进行,建立系统性培训课程资源。但是,目前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仍然处在以教师或学校独立建设阶段,同一课程的教师之间、同类培训学校之间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不能实现培训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造成课程资源内容雷同、教师工作重复、资源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

2.2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专业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保障。目前各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偏少,特别是专业培训教师更少;而从事培训的职业院校,其培训教师大多承担着学校教学和职业培训的双重任务,以学校日常教学为主,以职业培训任务为辅,从而影响培训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

2.3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完善的数字化体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信息化和数字化已融入课程资源中。同时,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赋能课程资源建设又极大地促进了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推广和职业培训的开展。随着远程教育和线上培训推广的需要,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数字化体系建设更是日益重要。但是,目前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数字化体系还不成型,课程资源形式单一、总量不足、质量不精,制约着职业培训的开展。

2.4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培训课程标准

培训课程标准是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没有统一的培训课程标准,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的形态各式各样。统一的培训课程标准是职业培训课程资源整合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行业众多,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还没有牵头形成统一的职业培训标准,以及各培训机构的现实因素,造成培训课程在名称、结构、大纲等方面不能形成统一标准,给职业培训互通共享带来困难。

3校企合作开发培训课程资源的意义

职业教育培训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培训模式,已进入到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其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題。课程教学是教育或培训活动最基本的活动,承担着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作用,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而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课程资源要素的整理和组合直接决定着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现在的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等各方的资源优势,坚持校企合作建设模式。

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职业培训需要与企业合作,加强培训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职业培训与企业生产相适应,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内容开发和资源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职业培训机构要对培训的软、硬件进行提升、改进,使其适应行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硬件设施在于培训场所、实训设备的升级,软件方面在于培训资源和教师提升,特别是培训教师的提升尤为重要。培训教师不仅是培训活动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培训资源的建设者,决定着培训资源的建设质量。职业培训教师需要关注行业的发展新方向,了解新技术和新工艺,并熟悉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双重优势,才能打造职业培训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校企合作开发培训课程资源的做法

4.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合作机制

组建由学校、企业、行业等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由各方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配备组织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4.2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从学校选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参与其中,从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也参与其中;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强强合作,有效地保证了课程资源的建设质量。

4.3构建校企资源共享模式

学校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能够促进各类实践教学的开展。企业能够提供真实的工程案例和实际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能够确保课程资源的真实性和适用性。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将学校的仿真实训条件、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企业生产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共用共享,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素材和条件保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场地以及经营管理等,学校负责招收培训学员,配置部分指导教师和一定的场地,在校内校外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让培训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训中践行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

4.4合作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训目标的落脚点。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人才培训方案为基准,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同时考虑课程实施的难易度。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对于企业岗位的需求最了解。学校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场所,非常熟悉课程体系的建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既能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也能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确保课程体系与人才培训目标的对应性。

4.5以优质教材建设为抓手,建设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培训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坚持校企双元开发教材,对接岗位能力要求,依托企业实际案例,以任务驱动式、工作任务式构建教材内容体系。同时以数字化赋能教材建设,配套建设数字化资源,能够实施“互联网+培训”的开展,适应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

5.1深化了校企间的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理事会是搭设了学校与企业间沟通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增加了校企双方沟通和联系,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需求,寻找更多校企合作内容,不断扩大合作的范围,深化合作的深度,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5.2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让教师真正走进企业、接触企业工匠,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从而加强实践能力锻炼,了解行业前沿科技和最新动态,成长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同时,通过课程资源共建,学校可以了解企业工匠的技术水平,采用“引进来”的方式,聘请企业工匠到校提供教学服务,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5.3实现了学校和企业间的资源共享

企业具有技术、设备、场地、经营管理和实际工程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学校能够提供场地、进行培训学员招生等,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更大的效用。同时,利用校企的资源共享,对在校生开展跟岗实习,提高在校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5.4提高了培训内容实用性

企业既是培训对象的使用者也是培训活动的参与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岗位需求情况和参加培训人员情况。校企双方能够根据岗位情况和培训人员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开发的培训资源也更适合培训者的需求,培训内容也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6结语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理事会,进行校企合作开发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使培训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组建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发挥二者各自优势,提高课程资源建设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将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资源建设中,使课程资源更真实、更贴近工程实际。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丰富了培训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田海涛.新时期精准扶贫视阈下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1(06):326327.

[2]帅焕丽,卢航.课程思政理念下建筑类专业教学创新探索[J]建筑结构,2023,53(01):140141.

[3]马福生.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0):9195.

[4]刘列转.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研究——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师,2014,(08):4344.

[5]罗祥远.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项目化课程探讨[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31(02):5558.

[6]罗倩倩,杨国华,冷冰冰.高职院校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02):6264.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课程资源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