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畅冬
摘 要:调性是指呈现在外、能被感知到的风格与个性。故宫博物院的“何以中国”展和观复博物馆的“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的展线、展项和文案均采用了与其自身特点相符的具有一致性的调性,取得了良好的展览效果。这两种不同的展览调性值得我们在策展时依据博物馆和展览的具体情况进行借鉴。在策展实践中,作者根据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调性,独立策划了“与子同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展”,实践经验可供参考。
关键词:调性;何以中国;观复猫;展项;文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17
0 引言
2022年1月2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和全国29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何以中国”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开展,成为2022年度一大文化事件。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的结果正式揭晓,观复博物馆“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入选优秀展览。同样是好展览,这两个展览的展品、展项和文案却风格迥异,这也就是展览调性的差异。
1 何为调性
“調性”这个词的英文是“Tone and Manner”,顾名思义,它指呈现在外、能被感知到的风格与个性①。有时候我们会说博物馆的调性是什么,有时候也会说一个展览的调性是什么—因为有一些博物馆会给自己确立一个调性,让所有的展览、传播都尽量遵循这个调性。调性是基于博物馆及其展览形象所展露出来的事物,是“馆设”和“展设”的外在表象。
调性是展览呈现出来的风格与个性,同样的内容,如果以不同的调性出现,会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个感受指的是区别于理性看法的,我们认知中那个感性的、“没道理”的部分。这一部分“感受”通常要靠展览的调性来触动、改变。这就是调性的意义所在。调性怎么触动、改变人们的感受呢?有一个很重要的路径,就是制造一种“不可理喻的喜欢”②,使观众成为博物馆和展览的铁粉。这不仅能使观众乐于接受博物馆及其展览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乐于购买博物馆及其特展衍生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也应该与博物馆及展览的调性相符。
故宫博物院的故宫猫和观复博物馆的观复猫是中国博物馆界最知名的猫IP,这两家博物馆也都将自家的猫请进了古画。
明代,为防止鼠患,紫禁城里便开始养猫,宫中的猫一代一代地繁殖,朝代更迭,它们依然生活在宫中。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工作人员观察发现,这些猫有不少是当年帝后嫔妃们养的猫的后代,便决定将它们留下来,并一一登记造册,给它们取了名字。从此,这些猫便成了故宫博物院的守护者。目前,故宫博物院有将近200只故宫猫。故宫博物院创作了数幅以故宫猫扮演古画中人物形象的画作,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观复博物馆的猫则是马未都馆长收养的流浪猫。马馆长根据猫的外形给每只猫都起了名字,如花肥肥、黑包包、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等。马馆长以书面形式聘请这些猫担任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最早来到观复博物馆的“花肥肥”是理事长,麻条条、黄枪枪、蓝毛毛、云朵朵分别担任运营馆长、接待馆长、学术副馆长和营销副馆长,这些观复猫成为观复博物馆的宣传亮点③。从2018年到2020年,观复博物馆创作了“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系列画作,以大家熟知的古代人物画为蓝本,由观复猫出镜扮演画中人物,以博物馆馆藏文物置换画中器物。这一系列的画作共有53幅。53幅的体量已不少,观复博物馆便从中选取了原画年代从魏晋时期至清代的17幅最能体现中国古代起居方式变迁历史的观复猫画作,打造了“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
故宫博物院的故宫猫画同样能够支撑起这样的一场展览,但故宫博物院并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与故宫博物院皇宫的身份调性不太相符。故宫博物院的调性使其能够联合29家博物馆,以包含多件国宝重器,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朝年间的130余件文物,共同举办一场全景式记录中华文明的主题展览。而观复博物馆作为一家私立博物馆,环境如同猫咪园林,观众多为孩子和有童心的爱猫人士,举办充满趣味性的“猫画”展正合自身的调性。
2 展线的调性
展线的调性要服务于展览的调性,更好地烘托出展览主题,体现策展人的巧思。
“何以中国”展合理利用故宫文华殿“工”字形空间,设置专题空间,突出重点展项,呼应展览主题,堪称展线典范。进入文华殿南门,沿殿墙由东南向北,再折向西南,分布3个单元、9个板块。正中区域布置了第一单元的中央展区,以“天圆地方”的意象,展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西周何尊3件文物,顶部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星象实测图—南宋的天文图。中央展区与东、北、西三面均有空间呼应。南北通道深处安排了西汉长信宫灯,象征“文明之光”,既是工艺高超的物质文化代表,又是2000多年前中国人绿色环保理念的见证。中央展区两侧分别布置了间隔区域,展示长卷式的文物。西侧最后一个展区特别设计了与中央展区有着深刻呼应的场景—时空甬道,观众可以从这里回望中华文明起源,回看祖先走过的路程。这样的展线完美烘托出展览主题,契合了展览的调性:聚焦中华文明特质,述说最中国的故事,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展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的民族性格。
“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着眼于画中蕴含的起居方式的变化趋势,梳理画中家具样式,生动讲述古代起居方式变化发展的故事。既然展览主题是中国古代起居方式的变迁历史,展览的展线便以时间为线索,从序厅出发,顺时针依次展示先秦、汉唐和宋代的起居方式,并在最后设有从女子梳妆场景中看起居变化的专题,以及《韩熙载夜宴图》的互动体验场景和视频短片《观复猫的“好奇心”》。这样较为简单的展线能够更好地突出时间线索,让观众按照展线从一幅幅画作前走过,便能见证中国古人的起居方式从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演变过程。这一展线对孩子来说,也是最容易接受的。
3 展项与文案的调性
展项是展览的主角,文案是展览的台词,它们本是展览不同的元素,却有着相似的调性要求。
调性从不独立存在,更不能被独立评判,因为调性要服从于传播目的。既然文案的调性是可以改变别人感受的,那么展览展项和文案的调性是怎样的,就取决于观众类型和策展人想在观众心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感受,达到怎样的展览目的。观众类型不同,展览展项和文案的调性就应不同。不是要努力做出最高级的调性,而是做出最合适、最有效、最能影响观众感受的调性才对④。
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来源广泛,展项与文案的调性主要取决于展览的目的和调性。为了让观众认识到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文物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从未消散,“何以中华”展展出了西周何尊、长信宫灯和玉璧。它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分别作为火种台、火种灯和同心圆奖牌的设计原型,体现了“承天载物”的设计理念,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与向往,承载着“天地合·人心同”的文化内涵。为了让观众切身体会到结语中的“当后人回望我们的事业时,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人的成就一样,满怀自豪地说出:‘这,就是中国!”在展览结尾摆放了2个文渊阁贮藏《四库全书》的书柜复制件,开了2个窗口,观众可以在这里回望中华文明。为了体现把展览办在祖国大地上,展现展览与中华文化从时间到空间的联系,展览在文华殿西配殿前设置了1个由全国30个重要考古遗址的土壤汇成的“何以中国”厚土立方装置。这些都应和了展览的宏大叙事,调性统一。
“何以中国”展的文案与展览的宏大主题及叙事相配,着重于对中华文明历史的认知和解读,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给出文博工作者的时代答案,引发观众思考。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文案必须要有与文明相称的文采。“遂铸羲和之金乌,礼天地以璧琮,定四方于瓦当,见文化于玉龙”“展仁德于美玉,藏礼乐于青铜,极工艺于陶火,淬坚毅为剑锋”“羌侯腰缠归义印,灵武黑釉绘牡丹,金鞍白马上京客,躞蹀偏似五陵原”“洛神睹江山千里,晓丹青有续;右军共太白豪情,慰翰墨长存”……如此文案,读来如醉香醪,配得上皇宫的尊贵,托得起展览的恢宏。
观复博物馆的情况与故宫博物院很不一样,其参观者中家庭参观者占比较大,展览需要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看的点,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互动,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为例,成人关注起居方式变化的内容、画作的信息、文物的知识,而孩子关心展览是否有趣、是否好玩、是否可以体验。因此,展览设计了7个互动体验场景、4个打卡盖章点、2处多媒体展示区。在互动体验场景中摆放了馆藏明清家具,观众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试坐体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古今互动。例如,在第一单元“席地而坐—先秦尚礼,规矩前行”中,观众可以体验《列女仁智图》中“三曲屏”的“席位”,席地而坐;在第二单元“视野提升—西风东渐,汉唐思变”中,观众可以两人坐在棋盘前,体验古代的会棋休闲;在第三单元“垂足高坐—宋起风潮,飞入寻常百姓家”中,观众可以坐上“观复头把交椅”,体验观复猫环伺左右的贵族般的享受⑤。打卡盖章的展项同样精彩,观复博物馆设计了卡通地图和多枚精美印章,让孩子们在寻找印章的过程中,感知展览所传递的古代起居方式的相关知识。展览还通过多媒体短片讲述了观复猫通过时空隧道穿越进古画的故事,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理解展览内容最直观、最有趣的方式。
在文案方面,“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也采用了同样的调性,语言直白易懂,新奇有趣。例如,单元说明讲解先秦坐姿,极为细致:“‘跽坐是正统的坐姿,要双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和脚跟上,这样的坐姿看起来很端庄。”即使不看画作,孩子也能清楚地知道怎样坐才算“跽坐”。而画作说明则与展览名称一样,语言新潮活泼,如“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唐人宫乐图》拿出了超强阵容,将原画增加了一个角色后,天团13位姑娘齐上阵,这幅画中的她们都是主子,装束一致,没有等级差异。元宵节,大家一起快乐起来!(《唐人宫乐图》)⑥”“观复猫布能豹和大阿宝以及左罗罗走进《竹园寿集图》感受古人的‘高端聚会!大家一起云party!(《竹园寿集图(局部)》)⑦”“乾隆·马都督神态迷之自信,得意傲娇,颇有乾隆帝的风韵。(《雪景行乐图》)⑧”这样的语言不仅孩子喜欢,成人也能受到感染,对非专业的观众非常友好。结语中的一句“好奇·Miao,好奇妙,希望所有观展的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断地探索下去”道出了展览在传播古代起居方式变化知识以外的目的,这个目的显然与“何以中国”展“让观众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所不同,这就是它特有的调性。
4 以调性契合为原则的策展
笔者就职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当前正在独立策划以“中华各民族服饰文化交融互鉴”为主题的展览。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是首批被列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计划的31家博物馆之一,目前推出的展览都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以老人和孩子为主,还有进行现场教学的学生团体。因此,展览应在确保内容严肃性的基础上向通俗性倾斜,适当增加互动性展项和多媒体展项,将使展览更为生动有趣,给成人和孩子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展览名称暂定为“与子同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展”。展览以纺织、绣纹、功用为依托,在“丝绵逐梭”“祥瑞舞纹”“身心合衣”三个贯穿一体的单元中,展现中华传统服饰蕴含的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情感上的交融一体,呈示中华各民族自古同袍同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来同舟同心。展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紧扣民族相通与文化交融这一主线,突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同性”和“融合性”特征,实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展览拟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丝绵逐梭”以丝茧税折报、织机、丝棉纺织服饰等为依托,讲述丝绵生产、纺织技艺及服饰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普及历史之久、范围之广,从而体现各民族在經济上的相互依存,互动性展项为可操作体验的织机;第二单元“祥瑞舞纹”以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品官及羌族、傣族土司官服和民间服饰为依托,讲述龙凤纹和福寿纹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普及历史之久、范围之广,从而体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多媒体展项为龙凤文化视频;第三单元“身心合衣”以畲族蓝氏祖图、满族婚俗图剪纸、鄂尔多斯头饰、萨满裙、狍头帽等为依托,讲述以红色为主调的婚服和以缀有彩饰的原始宗教服饰及其衍化的节庆盛装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普及历史之久、范围之广,从而体现各民族在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互动性展项为较为逼真的民族服饰露脸拍照KT板。
展览的单元说明文案也较为大气、富有文采。例如,第一单元“丝绵逐梭”的文案如下:
丝,蚕所吐也。棉,木之实如蚕绵者也。抽丝纺纱,飞梭成锦。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开发了多样的产业。中原植桑养蚕,缫丝织绸;东南种棉脱籽,纺线为布。自汉及明,丝绵技艺渐次扩散,五方之民御寒饰体之资愈加丰饶,依存共生之势愈加显著。
在日积月累的技艺实践中,各民族钻研不辍、融聚智慧、代代相承,创造出灿烂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频繁的技艺交流和经贸往来,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民族间的强韧纽带,中华传统服饰之共同性由是奠基。
若此展览能够成型,相信它会成为老少追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打卡”展。
5 结语
调性是贯穿博物馆及其展览形象的鲜明风格。通过对比故宫博物院的“何以中国”展和观复博物馆的“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展,可以得知,无论是大气磅礴还是有趣可爱,博物馆策划展览都要从展线、展项、文案等各方面遵循自身的调性,以取得和谐的观感,符合观众的预期,实现更好的社会教育效果。
注释
①②④东东枪.跟东东枪学创意文案·30讲[EB/OL].(2020-10-10)[2024-01-22].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pay/detail?id=AZ5y8e6DLQwVnmas2wKNYB0qMG7gol.
③苏慧.民间博物馆传播策略研究:以观复博物馆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20.
⑤观复毛毛.《好奇·Miao—观复猫钻进古画说起居》今天正式开展啦![EB/OL].(2021-07-23)[2024-01-22].https://mp.weixin.qq.com/s/6S6Q2NXwrWzpy4L3MScI1A.
⑥[佚名].唐人宫乐图[EB/OL].(2021-07-22)[2024-01-22].http://guanfumuseum.org.cn/view.php?cid=1135.
⑦[佚名].竹园寿集图(局部)[EB/OL].(2021-07-30)[2024-01-22].http://www.guanfumuseum.org.cn/view.php?cid=1164&sid=13.
⑧[佚名].雪景行樂图[EB/OL].(2021-07-22)[2024-01-22].http://www.guanfumuseum.org.cn/view.php?cid=1114&si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