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研究

2024-05-04 23:32韩虎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5期
关键词:陕北

韩虎强

摘 要:文章通过对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的类型学划分,综合考虑墓葬形制、随葬品、人骨葬式和头向等特征,梳理出这一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的发展进程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变迁。

关键词:陕北;内蒙古中南部;东周时期;洞室墓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36

本文所指的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处阴山和北山之间,行政上为今陕西榆林、延安,内蒙古包头和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部分地区。此地区作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过渡地带,多种文化辐辏交汇,在考古学文化上被视为北方长城地带的一个独立文化亚区①。在商周时期之前,该地区盛行竖穴土坑墓,直至春秋战国时代,洞室墓才开始逐渐兴起。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的洞室墓,以动态视角探究该地区洞室墓的发展历程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变迁。

1 墓葬形制

截至2023年,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掘并已公布资料的东周时期洞室墓共计421座,包括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12座、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31座、清水河县阳畔墓地5座、清水河县西咀墓地3座、包头西园墓地5座、米脂县卧虎湾墓地8座、黄陵县史家河墓地11座、宜川县虫坪塬墓地9座、洛川县月家庄墓地337座。

洞室墓即由地面向下挖掘一长方形(或梯形)竖穴墓道,在墓道底部或近底部一侧,横掏一土洞作为墓室,作为埋葬尸体和放置随葬品的处所。根据墓室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直线式洞室墓和平行线洞室墓。根据已公布的资料,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墓可分为两型(图1)。

A型:直线式洞室墓。洞室开凿在竖穴墓道底端短边壁上,墓室是墓道中轴线的延长。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极少数为侧身屈肢或侧身直肢葬。根据墓道底部有无二层台分为两个亚型。

Aa型:墓道底部有二层台,如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墓地M1。

Ab型:墓道底部无二层台,如米脂县卧虎湾墓地M386、黄陵县史家河墓地M11、洛川县月家庄墓地M4。

B型:平行線洞室墓,也被称为“偏洞室墓”。洞室被开凿在墓道的长边壁上,即墓道的中轴线与墓室的中轴线保持平行。根据墓道底部有无二层台和壁龛,分为四个亚型。

Ba型:墓道底部有二层台且设有壁龛,如黄陵县史家河墓地M37、洛川县月家庄墓地M254。

Bb型:墓道底部有二层台无壁龛,如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M36、包头西园墓地M4、黄陵县史家河墓地M36、洛川县月家庄墓地M284。

Bc型:墓道底部无二层台有壁龛,如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

Bd型:墓道底部无二层台无壁龛,如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M5、黄陵县史家河墓地M24。

2 区域特征

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洞室墓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陕西榆林、延安等五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洞室墓形制和随葬品各具特色,现分别予以阐述。

2.1 乌兰察布地区

乌兰察布地区的洞室墓目前仅见于岱海盆地东侧的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在已发掘的14座墓葬中,偏洞室墓有12座,可分为Bc型和Bd型两种类型,均未见葬具。墓葬中的偏洞室均位于墓道右侧,部分墓室前端设有头龛,但未发现二层台的设置。多为仰身直肢单人葬,墓向东或东北,少数墓葬呈头低脚高之势。大都存在殉牲的现象,种类为羊、牛、马。随葬品以铜器为主,陶器次之。根据出土的绳纹陶罐和铜饰牌,结合周边毛庆沟墓地、崞县窑子墓地的考古发现,推断这批墓葬年代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2.2 呼和浩特地区

呼和浩特地区的洞室墓主要分布于和林格尔县的新店子墓地、清水河县的阳畔墓地和西咀墓地。

新店子墓地位于浑河北岸的坡地上,面积约25万平方米。墓葬形制分为Aa型、Bb型两种类型,均未发现葬具。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极少数为侧身屈肢或侧身直肢葬。普遍存在用动物进行殉牲的现象,殉牲种类按照比例依次为羊、牛、马。随葬品以铜器为大宗,陶器较为罕见,流行各类腰带饰品、针筒及耳环,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武器和工具,包括戈、短剑、刀、锥、镞等。根据出土的铜短剑和铜戈,初步推断其所处年代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阳畔墓地位于浑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坡地上,墓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墓葬形制均为Aa型,未发现任何葬具。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呈头低脚高之势。该墓地普遍存在使用羊、马、牛等动物头骨进行殉牲的现象,依据墓葬形制的差异,摆放位置相应有所差异。随葬品以铜器为大宗,主要见有武器、工具、装饰品等,无任何随葬陶器。此外还包括一定数量的骨器、绿松石及贝类饰品等。阳畔墓地M4出土的铜刀,柄端平直且有一三角形穿孔,柄部与刀身分界明显,与玉皇庙墓地M300同类器形态相近,推断其年代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西咀墓地位于浑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坡地上,墓地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墓葬形制均为Ab型,头端洞室较小,呈现为洞室退化形态。均未发现任何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单人葬,墓底呈头低脚高之势。墓中仅1座墓葬发现有随葬品和殉牲。出土的铜削刀和虎形带钩特征明显,年代大体介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

2.3 包头地区

包头地区的洞室墓目前仅见于大青山南坡台地的西园墓地,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墓葬形制均为偏洞室墓Bb型,未发现任何葬具。葬式有仰身直肢、屈肢和侧身直肢三种。普遍存在二层台上动物殉牲的现象,常见的殉牲种类有牛和羊。随葬品以扣形饰、管形饰为核心的铜制装饰品为大宗,包括少量兵器和生活用具,无任何随葬陶器。依据出土的铜扣饰、三翼形銎式铜镞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2.4 榆林地区

榆林地区东周时期的洞室墓目前仅见于无定河东岸的米脂卧虎湾墓地,墓葬形制均为直线型洞室墓Ab型。葬式主要包括仰身直肢、屈肢两种,部分墓室底部低于墓道0.1~0.2米。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根据出土的小口弦纹罐和领下端附加堆纹的双耳罐,可判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

2.5 延安地区

延安地区洞室墓分布相对集中,尤以洛河东岸的月家庄墓地最为显著。月家庄墓地洞室墓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Ab型、Ba型、Bb型、Bc型及Bd型,墓葬流行生土二层台、壁龛等葬俗。葬式主要为仰身屈肢、侧身屈肢葬,墓主头部多朝向西。出土的茧形壶、鬲、釜以及小口广肩罐等陶器均是战国晚期秦文化的典型器物。另外发现有一类高领、低分裆、矮圆足跟的无耳鬲具有一定的本地特色,时间从战国中期偏晚至秦统一。

除月家庄墓地外,黄陵县史家河墓地共发掘11座洞室墓,其中5座为Ab型、4座为Bd型、1座为Ba型、1座为Bb型。葬式主要为仰身直肢葬,墓主头向东,葬具较少或不存在,个别墓葬墓室底部铺设一层石板。随葬品稀少,主要以缶、瓦楞纹罐、釜等陶器为主。这些墓葬的特征与关中地区战国晚期的秦墓一致,推测应为战国晚期秦人的墓葬。

3 背景分析

为了深入探究各类墓葬的文化内涵及其演变历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墓葬中的葬式、头向以及殉牲等因素。

根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晚期土默川平原的包头西园墓地,其后此类墓葬形式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逐渐传播至浑河流域的新店子墓地、阳畔墓地和西咀墓地,以及岱海地区的小双古城墓地。包头西园墓地5座墓葬均为偏洞室墓Bb型。墓主头部朝向东北,部分墓葬呈现出头低脚高之势。墓葬普遍流行殉殅的习俗,殉牲的种类有羊、马、牛三类,而未见定居农业的猪、狗等动物遗骸,且数量颇多,可知该墓地居民从事的生业可能是一种较为发达的游牧经济。墓葬出土的扣形饰、环和管形饰等,均为东周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常见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洞室墓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显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外,也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例如,西园墓地中普遍流行的弹簧式耳环并未出现在小双古城墓地,反之,小双古城墓地常见的鼓腹、平底绳纹陶罐在西园墓地中则未曾见到。另外,新店子墓地、阳畔墓地和西咀墓地在耳环、联珠饰、针筒等方面的丰富样式,同样未在小双古城墓地出现,几者应是属于联系密切但性质有所差异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形制、头低脚高的埋葬习俗以及殉牲习俗可能源自陇山地区的杨郎文化,并沿着黄河流域自西向东从甘肃中部传播至土默川平原、浑河流域和岱海地区②。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黄河流域在我国古代文化交流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为探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历史文化演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陕北地区的洞室墓(表1)主要分布在洛河流域的史家河墓地、月家庄墓地,以及无定河流域的卧虎湾墓地。这些墓地所处年代大致相近,均为战国中晚期至秦统一时期。根据《史记》记载,秦惠文王十年(前327),“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县义渠”。这一时期仅见于北方游牧区的洞室墓因秦人势力向西北地区扩张而在关中地区出现并逐渐盛行③。魏惠王七年(前328),魏尽入上郡于秦,陕北地区纳入秦国的版图范围内,洞室墓这种葬俗与秦人的北扩行动相一致亦随之自南向北传播。月家庄墓地中的洞室墓所占比例高达93%,东西向墓占76.5%,其中头向西者占63.9%,葬式以下肢蜷曲较甚的屈肢葬为主。墓葬流行生土二层台、壁龛等葬俗,以及随葬的茧形壶、鬲、釜、小口广肩罐等器物特征,均显示出与关中秦墓较高的一致性。史家河墓地中的洞室墓出现稍晚,战国早中期该地区属于魏国河西之地,是一处与魏国关系紧密的戎人墓地,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仰身直肢葬占据主流,代表性器物包括罐式鬲、双耳罐、铜戈和銅鳆等。在战国晚期,随着秦国向北的领土扩张,史家河墓地逐渐转变为秦国平民或庶人的墓地。在这一过程中,洞室墓逐渐取代竖穴土坑墓成为主要的墓葬形式,而随葬品主要以缶、瓦楞纹罐、釜等陶器为主。同时,洞室墓在战国晚期也开始零星地出现在陕北北部无定河流域的米脂卧虎湾墓地,墓葬内部无二层台、壁龛等附属设施,随葬品主要包括釜、缶、小口旋纹罐等日用陶器,均为战国晚期的典型器物。

4 结语

通过对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洞室墓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①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类型多样,其中Bb型偏洞室墓在各类墓葬中占据了较大比重。相较之下,Ab型偏洞室墓则相对较少。此类墓葬的历史跨度较短,自春秋晚期在包头西园墓地初现形制,至战国早期在西咀墓地,头端洞室逐渐缩小,呈现出洞室退化现象。墓葬内普遍流行羊、牛、马殉牲以及随葬品中以青铜器为大宗,陶器罕见,表明当地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业可能是一种较为发达的游牧经济。此外,鉴于该地区人群流动性较高,遗址内零星散布的墓葬群以及相对较小的规模,均展示了该地区家族化、小型化及分散化的社会形态。

②陕北地区的洞室墓起源于战国晚期,其发展与秦国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征伐兼并战争密切相关。这类墓葬形制与关中秦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分为Ab、Bb两型。葬式方面也经历了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向仰身屈肢葬和仰身直肢葬并行的演变过程。特别是Ab型墓葬,自汉代以降成为陕北地区最常见的洞室墓类型,同时也是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战国中期以后,除葬式外,陕北地区墓主头向不再局限于北向或西向而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一现象与直肢葬减少、屈肢葬增加以及洞室墓的传播等变化相互关联,更与秦国在此期间的土地扩张、对周边地区的控制,以及推行移民政策等举措密切相关。

③陕北地区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毗邻,但在洞室墓的发展与衍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研究成果表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源于陇山地区杨郎文化,而陕北地区的洞室墓则经历了从西北地区至关中地区,再传播至陕北地区的演变过程。因此,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特点与陇山地区杨郎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葬式主要采用仰身直肢单人葬,头部朝向东北方向,均未见葬具。普遍流行在二层台或墓道填土中采用羊、牛、马作为殉牲。而陕北地区洞室墓则更多体现的是关中地区秦文化因素,多有葬具,流行生土二层台、壁龛等葬俗,随葬品多为茧形壶、鬲、釜、小口广肩罐等战国晚期典型的秦文化器物。

④根据目前公布的考古资料,通过分析墓葬规模和出土随葬品,可以推断出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洞室墓均为小型墓葬,未见中型及以上等级墓葬,墓主应是一般平民阶层。这一结论与滕铭予先生关于洞室墓墓主身份和社会等级属于社会下层和贫困阶层的观点相吻合④。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②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9(3):15-27.

③陈洪.秦文化之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④滕铭予.论东周时期秦文化的发展与扩张[M]//许倬云,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

猜你喜欢
陕北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情系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乡音陕北
我的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