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

2024-05-04 21:09郭霞吴凯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审计监督对策建议新常态

郭霞 吴凯

摘   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有必要强调内部审计思维,持续改进自身审计监督机制,力求实现审计监督的全方位覆盖,打造更加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问题的提出背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在新常态下完善国企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即做好国企改革战略规划,确保审计工作全覆盖,强化国企绩效审计与服务监督,创新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方法,加强审计监督结果运用。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5-0103-04

在新常态下,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与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在保障国家资产安全、促进经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审计监督作为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面临的任务与压力也随之加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以提高审计的实效性、适应性,为国有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健前行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有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产业结构升级、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等挑战,审计监督面临的问题也愈加凸显。2018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为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的经营环境,其规模庞大、经济活动复杂多样,这给国有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审计监督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包括业务指导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审计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其次,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问题的提出与企业日益强调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内部审计既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审计监督需要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水平。国有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需要更为敏感和主动,审计监督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求审计监督不仅要在传统的查错、纠弊方面发挥作用,还应更具前瞻性、战略性,重点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重大决策落实、战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要更好地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关注企业创新能力、资金运作、战略决策等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由大而强、由强而优的发展[1]。

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重要性

(一)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有效运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来自全球经济环境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使得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国有企业往往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起支柱作用,其资产规模巨大,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产的巨额性质,如果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就容易導致各种风险和损失。审计监督可以通过全面深入的审计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防范潜在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稳健和可持续运营。其次,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创新和转型升级,但这也使其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企业创新投入、研发支出以及战略决策的监控。通过审计监督,可以确保国有企业在追求创新发展的同时,保持风险可控,不因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而损害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最后,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升,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更加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国有资产的安全也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审计监督不仅需要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还需要考虑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营策略,确保国有资产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2]。

(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在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同时也在于其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面对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时,需要通过审计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增长[3]。首先,审计监督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和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审计,能够深入挖掘潜在问题,发现管理不善、资源浪费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审计监督不仅可以纠正企业内部的问题,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其次,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需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审计监督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估,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参考,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经济政策。在实施审计监督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考虑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履行情况,推动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取得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审计监督有助于加强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敏锐地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审计监督可以通过对企业战略决策、投资项目的审计,为企业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健康发展。

(三)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应对新常态的重要战略,而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力量,其审计监督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审计监督有助于发现并优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国有企业应承担引领科技创新的责任。审计监督通过对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技术评估,推动国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助力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其次,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有助于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推动企业融资和投资的规范化。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等战略性举措。通过审计监督,可以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增强投资者信心,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国有企业,为其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持。最后,审计监督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当注重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发现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建议。这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为国家经济提供更加有活力和可持续的增长动力[4]。

二、当前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监督制度不完善

第一,审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审计,可能导致一些潜在问题被忽视,进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稳健经营。第二,审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可能导致审计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不足。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和规则,不同审计团队可能在审计方法、审计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形成有效的比较和评估,使得审计结果的可比性降低,不利于形成全局性的监管和管理。第三,审计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机制的薄弱。缺乏明确的监督流程和责任划分,使得审计监督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监督不到位则容易滋生不当行为,损害国有企业的整体利益。

(二)审计监督手段落后

第一,审计监督手段滞后使得数据采集和分析难以及时、准确地完成。审计监督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持,然而手段滞后导致审计人员在获取和整理数据时耗费大量时间,难以及时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二,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审计监督无法在实时性和全面性上达到最佳水平。第三,滞后的审计监督手段也容易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漏洞和盲区。对于一些新兴业务、新型风险,传统审计手段可能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和深入分析,从而留下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三)审计监督结果运用不足

第一,审计监督结果未能得到充分的高层关注和领导决策的支持。部分国有企业审计报告过于庞大烦琐,难以引起企业高层的足够重视,导致审计监督结果的重要信息未能迅速传递至企业决策层,影响到问题的及时解决。第二,审计监督结果运用受到了企业内部体制和文化的制约。一些企业内部对于审计监督的态度较为保守,难以形成有效的运用机制,导致审计监督结果无法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第三,审计监督结果在对外沟通和透明度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企业对外披露审计监督结果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社会公众和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评价。

三、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国企改革战略规划

在新常态下,为了更好地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首要之策是制定和实施全面的国企改革战略规划,紧密结合新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需要,明确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使命和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其适应新常态的能力。在制定规划时,需要全面考虑国有企业的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因素,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审计监督中,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往往涉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决策不灵活等方面。因此,规划要强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更加灵活和透明[5]。此外,规划还需重点关注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提高员工绩效。另外,改革战略规划应注重推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竞争的核心。国有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规划要针对企业特点,确定技术創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促使企业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以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二)确保审计工作全覆盖

首先,审计工作应当全面覆盖国有企业的各个业务板块。传统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核算,而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涉足的领域更为广泛,包括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社会责任履行等多个方面。审计工作需要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确保审计不仅限于财务数据的核算,还深入到各个业务板块,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其次,审计工作应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变化,因此,审计工作需要确保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审计全覆盖。这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流程、决策机制、人才管理等方面,通过审计工作,全面发现和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最后,审计工作还应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等。审计工作需要全方位覆盖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审计工作还应关注企业的合规性,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符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三)强化国企绩效审计与服务监督

第一,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审计应该不仅仅关注财务数据,还需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份额、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全面了解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确保审计工作具有全面性和多层次性。第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度。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为审计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第三,建立专业团队进行绩效审计。构建具有多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审计团队,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板块。这样的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第四,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与管理层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监督服务,共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加强绩效审计结果的信息披露与共享。审计机构应当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开,并与企业分享关键的发现和建议,有助于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也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6]。

(四)创新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方法

首先,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审计监督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数据挖掘,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快速发现潜在问题,从而使审计工作更具前瞻性和精准性。其次,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面对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审计监督方法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审计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从而更好地引导企业合理防范和应对风险。推行综合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财务审计外,还可以引入综合审计,覆盖企业战略、市场竞争、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同时,根据企业特点设立专项审计,深入研究和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特殊问题,使审计更加有针对性和深入。最后,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广泛,相关管理部门众多。为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应当加强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跨部门的审计监督网络。通过协同作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在多个领域的运营状况,避免信息孤岛,提高审计的全面性。

(五)加强审计监督结果运用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是国有企业应对审计监督的关键步骤。企业应当设立专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审计人员,负责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全面审计。内部审计应强化对关键业务领域、风险点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其次,建议国有企业主动响应审计监督结果,制定明确的整改计划和时限。在审计报告出台后,企业领导层应当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审计结果中涉及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设定明确的整改时限。同时,应该加强内外部沟通,将整改计划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形成合力,推动问题的迅速解决。最后,国有企业可以主动与审计机关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定期沟通、信息交流的机制。通过与审计机关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审计的目的和要求,及时了解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审计工作,提升审计结果的实际运用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探讨,深刻认识到在经济环境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审计监督必须紧跟时代脚步,适应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求,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对绩效的关注,并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继续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研究,不断完善方法体系,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上,为国家经济全面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严亭.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23,30(11):162-165.

[2]   车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基层国有企业审计新路径[J].商讯,2023(22):69-72.

[3]   徐婧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思考[J].现代商业,2023(21):181-184.

[4]   洪雨杰.新時代内部审计如何提升国有企业治理[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3(10):52-54.

[5]   邹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协同机制探析[J].质量与市场,2023(18):19-21.

[6]   崔媛.深化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实施路径[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18):94-96.

[责任编辑   立   夏]

猜你喜欢
审计监督对策建议新常态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