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提质增效路径研究

2024-05-04 23:25马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发展概况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

马华

摘   要:“十三五”期间,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但总量规模仍偏小;行业分布和区域集中度提高,但产业集群化效应不明显;研发引领力增强但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科创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特点,要实现提质增效就要加大培育力度、激励创新、完善科创平台,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鉴于此,提出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路径,即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创平台的服务能力等。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问题;提质增效;路径;扬州市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5-0041-03

“十三五”期间,扬州市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着力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培育孵育、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工作,不断做大做强包括数控成型机床、智能输变电设备、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传统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扬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规模逐年稳步扩大

2017—2021年扬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2021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2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逐年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45%提升到2021年的51.1%。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在提升。仅2021年,扬州有10个项目获该年度省现代农业重点研发项目立项,立项数连续四年全省第一;7个重大科技项目获省科技成果专项资金立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奖励资金1 820万元;全年获被认定高企数达499家,新获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已突破100家。

(二)行业分布集中度高

“十三五”期间各行业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扬州是全国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集聚上汽大众、潍柴亚星、江淮汽车等19家整車企业和近300家零部件企业,因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每年均保持强劲的增长速度。横跨南通、泰州和扬州三市的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约占国内市场1/4,其中扬州占全国10%的市场份额。2020年,扬州市66家规上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05.3亿元,同比增长7.2%;2021年一季度,全市规上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票销售增长42%。随着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工程中心、扬州航空馆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扬州,使扬州航空产业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实质性飞跃,2021年第一季度航空产业产值增长142.4%,高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109个百分点。

(三)产业区域集中度高

扬州市共有10家开发园区,其中1个国家级高新区——扬州高新区和2个省级高新区——高邮高新区和扬州杭集高新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邗江区、广陵区、开发区和江都区,四大区域聚集了全市70%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80%。各区域实行“特色定位、链式发展、错位竞争”的原则,确定各园区重点发展产业,打造和升级特色主导产业。

(四)研发引领力增强

2020年,全市1 627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研发费用合计支出57.9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61.6%。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高于规上工业研发强度5.8个百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22 828人,占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89%。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35.2%的规上高企,完成47.9%的工业产值,实现57.7%的利润。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研发人员、经济拉动作用均远超全市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研发的主力军。

(五)出口增速明显

2021年1—10月,扬州外贸进出口总额793.4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25.9%,其中,出口571.6亿元,增长19.9%;进口221.8亿元,增长4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10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87.4亿元,增长44.4%,占扬州市出口总值的15.3%。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25.4亿元,增长4.7倍,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78%。

二、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相对偏小

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破万亿元的有三个,分别是苏州(21 273.6亿元)、南通(13 699.2亿元)和无锡(10 515.0亿元)。2021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扬州的2.8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是扬州的6.4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晋级万亿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与上海、深圳共同位列全国三大工业城市之一;无锡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10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 000家;南通高新技术企业2 370家,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五大重点产业已成气候。相比之下,扬州与省内科技发达地区还存在着明显落差。

(二)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扬州高新技术企业中从事简单加工装配制造环节、追求低价盲目扩张的居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品牌的较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仍显不足,导致了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2020年,全省R&D经费支出超过百亿元的地市有9个,依次为苏州(761.59亿元)、南京(515.66亿元)、无锡(389.42亿元)、南通(256.43亿元)、常州(256.06亿元)、泰州(138.50亿元)、徐州(130.73亿元)、扬州(129.13亿元)、盐城(123.65亿元)。扬州R&D经费投入在全省排名第9,只占苏州的17%,R&D经费投入强度2.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低于苏州1.64个百分点。

(三)产业集群化效应不明显

2021年,工信部公布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国家队”名单,江苏省共有6个产业集群入围,分别是: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集群(3 000多家物联网企业,产业规模超3 100亿元)、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4 200家重点涉软企业,业务收入已超过6 000亿元,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四)、江苏省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主营业收入2 200亿元)、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江苏省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工程机械企业已超1 200家,主营业收入超2 000亿元)、江苏省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和入围的产业集群相比,扬州产业集群化效应不明显。目前,扬州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三个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超千亿,软件及电子信息超500亿元,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400亿元,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航空产业超百亿。

(四)科创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扬州科创平台一是平台规模较小,各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投入管理和协调机制,无法有效集聚和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校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成果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不够,再本地科研院校集聚的创新资源不够,技术转移、技术转化的通道不够通畅,课题经费不足,能为企业提供的科技成果比较匮乏。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孵化服务仍以提供咨询信息、人力资源、帮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申报创新基金等传统服务,能为高新企业提供产业整合、转型升级、融资等增值服务的较少。

三、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路径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创新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创平台的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一)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力度

一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度,对新入库的企业、对已入库做出实际贡献企业、对高企的研发投入设立专项研发费用财政奖励资金。二是强化对高企的金融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合理下放审批权限、提供绿色审查审批通道等方式提高授信审批效率,对资金压力较大的高企,合理评估风险、制定方案,帮助化解流动性风险。同时,大力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助推优质科创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三是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强化科技、人才、融资、财税、服务等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一批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的“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域头部企业。四是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和创业门槛,进一步扩大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资金规模,提升科技创业载体服务能力,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涌现。

(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承担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任务的予以配套支持。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和重要标准,对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补。三是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为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的人才申报职称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落户手续。通过配套奖励和补助等方式,在引才投入、租房补贴、项目资助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提升科创平台的服务能力

一是做精孵化平台。加大对重点研发平台的建设力度,引导高技术要素向科创平台聚集,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专业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孵化服务水平,建立集企业注册代理、创业培训、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等功能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二是充分发挥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功能,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作为高新区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2017—2020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扬州市统计局网站,http://tjj.yangzhou.gov.cn/.

[2]   扬州统计年鉴2021[DB/OL].(2022-01-05)[2022-08-03].http://tjj.yangzhou.gov.cn/nj2021/index.htm.

[3]   2021年江蘇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华日报,2022-03-03.

[4]   2020年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22-05-05)[2023-09-17].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22/5/5/art_82578_10438569.html.

[5]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EB/OL].(2021-11-18)[2023-10-19].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1/11/18/art_64797_10117813.html.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发展概况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
屋顶轻便型速生草坪建植研究探讨
浅析大号基础学习中重点与难点
蒙医药特色与发展思路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