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2024-05-04 16:55李芹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道德德育

李芹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本身应该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充分说明,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对德育渗透予以充分重视,并且加以有效实践。然而,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探讨的問题。

一、选材导向

在统编教材中,编者选择的阅读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学生学习这些文本,可以接触到正面的角色榜样,感受到优秀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例如,教学《曹冲称象》,教师可以融入道德教育的要素。在这个故事中,曹操的儿子曹冲聪明机智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观察力去称象,展现出了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品质。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从曹冲身上学到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及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故事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曹冲的行为和品质,从中汲取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展示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正确判断力和优秀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玲玲的画》之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假如你是玲玲,你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你认为画脏了会导致玲玲大哭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入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扮演玲玲或其他角色,深入体验和理解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角色面临的道德困境和抉择。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理解和体验道德规范,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文本中折射出来的道德问题。比如,学生可以扮演种子的角色,体验种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的挑战,从中明白贪念和心急不是正确的道德选择;学生可以扮演农夫的角色,思考如何以正当的方式调节植物生长的条件,体验因势利导的道德决策,明白平等正义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角色面临的抉择问题,理解和体验道德规范,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思考和讨论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和道德抉择,并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品质的发展。

四、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相联系,领悟文本中蕴含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教学《一封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让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对接,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表达感激之情的语句、描写父爱的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情感,如对父亲的思念、对家庭温暖的珍视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人,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五、生活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涉及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内在的品格和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或历史上发生的有关道德问题的一些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这些案例,了解不同的道德选择和后果,通过思考和辩论,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意识。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理解正确的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将自己学到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涉及道德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拓展途径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兴趣爱好,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及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而与日本鬼子展开机智的斗争,表达了雨来不畏敌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优秀品德。文章是节选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完整的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拓展教学途径,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展览馆,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奋发图强的学习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通过选材导向、分析讨论、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和生活应用等路径来实施。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角色扮演游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