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婷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将学习与多种情境相结合,通过多感官体验、情感模仿以及语言表达,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的三个关键阶梯,包括丰富情境素材、强化模仿与代入,借助动作与语言,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情境素材,以多感官感知为基石,是一种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营造更生动、具体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文本内容。
(一)依据文本创设情境
依据教学文本创设对应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师可以创设文本中描述的情境,播放鸟鸣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中听到鸟儿的歌声,增强学生的听觉感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中描述的鸟类的声音。学生可以在模拟的“鸟的天堂”中,观察周围的树木、花朵,听到鸟的鸣叫,感知自然界的美丽和无限生机。学生可以用多感官感知自然界的各个方面,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学生可以拿出纸和彩色笔,描绘他们看到和感受到的景象。
(二)重塑文本空间情境
重塑文本空间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提升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在文本空间情境重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文本内容细节,构建立体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图片或幻灯片来展示与文本相关的自然景观,如美丽的花朵、多彩的鸟儿和茂盛的树木。这些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描述的自然环境。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鸟类和羽毛的颜色。另外,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资源,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溪水流动声或树叶沙沙声。在课堂中聆听这些声音,进入文本描绘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一)营造示范情境
情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模仿是实现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模仿文中的角色,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内涵。
例如,《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生动的描写,呈现了主人公骆驼祥子的自信和自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示范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体验中加深对骆驼祥子及文本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模仿骆驼祥子的形象、语言和神态,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二)开展沉浸式角色扮演活动
沉浸式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情境,锻炼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文本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例如,《自相矛盾》是一篇讽刺小说,以荒诞和夸张的方式描写了一个自相矛盾的角色。在教学中,沉浸式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讽刺和夸张元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营造多个具体的情境,尽可能将文中的情境进行还原,同时为学生准备两种不同的服装和道具,为学生创设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一)创设动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创设动作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一策略的重要性在于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技能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刷子李》一课,文本中的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粉刷工匠,以其神奇的技艺而闻名。教师可以创设动作情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尤其是刷子李的技艺。教师可以准备一块墙的模型或幻灯片上的图片,以便学生可以模拟刷墙。同时,教师也需要一把刷子和一些黑色和白色的粉末,用来模拟刷子李的粉刷过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内容模拟刷子李的动作,学生可以观看幻灯片上的图片,认真观察刷子李如何刷墙。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重点了解作者描述的动作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表演一场无声话剧,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和故事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动作描写。
(二)借助語言表达,锻炼语用能力
语言表达是情境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例如,在《刷子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描述情境、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总之,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情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感官感知、情感体验、思维表达能力。教师营造丰富的情境,学生不再仅仅阅读文字,而是进入了文本描绘的场景,亲身感受其中的美妙。情境教学的三阶梯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新局面,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