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共生 共建共享的思考

2024-05-03 16:47赵枫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赵枫

摘要:“名师课堂”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背景下,扩大优质师资供给覆盖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打造“名师课堂”这一角度,思考区域研修共同体构建方式,创新性引入共生理论,阐释了大庆实验中学在落实落深这一核心内容时,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名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共生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协调、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1]。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跨越地理边界和组织边界,以区域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方式共同实现专业成长,弥补单所学校在教师研修资源方面的不足,开创了在合力状态下区域内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师研修新模式。随着“三新”改革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成为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依托“名师课堂”,打造区域研修共同体,开创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师研修新模式。

一、立足“三新”,打造学校育人新生态

围绕着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具体要求,学校立足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形式,不断探索育人方式变革,以单元整体教学破解“三新”改革难题,重构“三新”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生态(见图1)。

(一)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学校充分发挥校领导的组织引领和专业引领,校领导亲自包联学科,通过课题牵动,骨干先行,团队协作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基于教材、围绕课标、指向高考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构建全员参与的教研共同体。打造以上率下、上下一致的学习型组织,形成“指向素养育人,立足真实情境,单元课时统整,任務驱动过程,评价跟进过程,课堂走向深度”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路径,不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整体着手

立足“三新”改革理念,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基于新教材、围绕新课标、指向新高考的主题化、序列化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和优化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教研活动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梳理本章知识结构及概念发展进阶图,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顶层设计、情境设置、分层实施,探索大概念视角下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和符合实际的单元教学设计模板,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集体备课精准实效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单元整体教学引领下的集体备课活动中,真正将大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改考改要求融入教学之中。集体备课分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案例、分课时教学设计等几个关键环节,项目化学习案例与分课时教学设计既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展示,又通过学科研讨课形式开展实践。在研讨课授课中,听课教师关注学生“兴趣点”“困惑点”,基于教材“课标维度”“单元维度”“素养维度”提出反馈,在不断优化中,引导学生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形成高阶思维,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精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见图2)。

大单元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学校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开展“教研培”一体化研修活动,以研促训、以研促教,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打造学校育人新生态。

二、共谋发展,构建区域强师新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名校引领和辐射作用,围绕“三新”改革探索成果,立足“双减”新形势,以专业智慧助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教学提质增效。在分享互助中激励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推广实验方案,彰显名校担当。

(一)根植实际,规范研修流程

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形成了规范有序、主线清晰的区域研修组织流程。一是“班级”组建,学校依托“美师优课”智慧教学平台,组建了“区域线上研修班”,邀请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汤原高级中学、安达一中、克东一中、富锦一中、林甸一中等区域友好高中加入班级,参与线上研修,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学情”前测,教研前通过“区域线上研修班”收集参研学校的教学问题,评估教学情况。三是“直播”互动,依托“无限宝”直播平台开展线上研修活动,实时学术交流、互动提高。四是“伴随”培养,研修活动后,各参研校教师就学术问题展开进一步实践交流。以课堂教研为主线,以协同教研为抓手,以团队学习、同伴互助为表征,大庆实验中学区域研修活动结合学科特色和教师需求规范有序开展,为区域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提供方向指引。

(二)多维发力,拓展研修形式

大庆实验中学基于区域教师研修主题,开拓了多种研修方式,一是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开展日常学科教学研修和实践,区域教师线上参与互动,体会教研过程。二是命题磨题研修,区域教师共同命制高质量试卷,进行试题线上打磨,围绕试题分享智慧。三是听课评课研修,区域教师线上观摩、点评学校“美师优课”智慧课堂教学大赛及各种赛课活动,促进“三新”落实,提升教师素养。四是线上讲座研修,区域教师线上参与学校教师经验分享或专家讲座,开拓视野,更迭理念。多元线上研修方式全方位覆盖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求,为区域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提供多维路径(见图3)。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模式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