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姓名”背后的汉字意义

2024-04-29 00:00:00解生华
关键词:汉字教学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摘 要:汉字教学应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汉字文化展开学习与接受。在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姓名入手,研究姓氏由来,理解氏族的文化;探寻名字意义,理解寄托的期待,探究“姓名”背后的汉字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姓名文化;汉字教学

汉字以独特的字体构造蕴藏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以奇妙的意象联结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呈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汉字教学应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汉字文化展开学习与接受,形成“学习者对汉字所蕴藏的意义、价值观及其相关的内容、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的选择、获得、保持的心理过程”[1]。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以“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为语文要素,并提供《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为阅读材料。据此,在这一汉字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姓名入手,了解自己的姓氏历史和名字含义,探究“姓名”背后的汉字意义。

一、研究姓氏由来,理解氏族的文化

姓氏背后有着遥远的氏族文化。探究姓氏的历史,有助于学生知晓自己“从哪儿来”,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溯源姓氏历史,了解字源的由来

溯源姓氏的历史,资料搜集与整理是基础。我引导学生通过询问父母、网络搜索、查找图书等方式,围绕自己的姓氏,搜集、整理资料,初步了解字源的由来,并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分享。

学生在自主探究、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第一次对自己的姓氏有了初步的认知。一位李姓学生迫不及待地与我们分享他的发现:“老师,你快看我这个‘李’姓。我上网查了资料,李姓来源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皋陶担任尧舜时期的大理官。他的子孙以官名为姓,李姓由此流传。但是‘理’是王字旁。古时候,‘李’和‘理’相通。现在演变成了‘李’。在唐代,李为国姓。只有立功的大臣才会被皇帝赐予李姓。所以我的姓氏是很了不起的。李姓大家族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大名人,就是李白,他的《静夜思》我们都会背。据统计,李姓家族人口超过了一亿人,位居全国第二,比王姓少一点,分布在全国各地。”另一位樊姓学生则说道:“我姓樊。虽然樊姓不常见,可是历史很悠久。上古汤王灭夏,建立商。商传到纣王时,分七大族。其中一族就姓樊。后来纣王被武王打败,七大族便随武王一起西迁、定居。樊姓由此流传下来。樊姓名人最为出名的要数樊哙了。他是西汉的开国元勋,著名军事统帅,曾在鸿门宴上勇救刘邦。”由此,学生在溯源姓氏历史中了解了姓氏字源的由来。

(二)探究姓氏图腾,分析字形的演变

图腾是古代原始部族因信仰某种生物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其作为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姓氏图腾,更多表现为对自己祖先的一种信仰。我引导学生查询自己姓氏的图腾,并分析从图腾到现在的汉字,该姓氏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并对此做解说。

教学中,我先以自己的姓氏为例,从图腾本字、姓氏源头、《百家姓》排名三方面依次谈起:“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见图1),这是老师的姓氏图腾‘解’。里面的‘’字是甲骨文,为会意字,表示用手把牛角分开。后来,在字形演变过程中,两只手被‘刀’替换,就成了现在的‘解’。‘庖丁解牛’一词中的‘解’表达的便是‘分解’的意思。追溯解氏源头,我发现姬姓是始祖姓氏发源。早在西周初,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姬良受封于解邑,古称‘河东解邑’(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后来,姬良的后人多以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解氏,史称山西宗解,为解氏正宗。解姓在《百家姓》中排174位。”

要把图腾解说清楚,学生必须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增加对姓氏的字形演变的了解。课堂展示阶段,可按照三个层次推进:第一,主动解说自己的姓氏图腾;第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同学的图腾,要求对方言说;第三,全班交流,寻找伙伴,互相解说姓氏图腾。

在交流过程中,有孙姓学生这样阐释自己的姓氏:“这是我的孙氏图腾‘’。它的形象是一个小孩子,手上系着丝绳。孙的本意是一代代延续下来的孩子。孙姓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3300多年前的周文王和陈胡公。现在孙姓的人数排名可以排到第12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赵、钱。”其他的孙姓学生作出补充:“孙姓的源头很多。有芈姓、姬姓、妫姓、姚姓和其他改姓。孙姓有两个主要的得姓始祖,其中一个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孙乙。孙乙当时立了大功,所以卫国国君赐姓为孙。百姓非常爱戴他,在他死后,为了不让他的香火断掉,纷纷改姓为孙。”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能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交流自己的姓氏研究成果。

二、探寻名字意义,理解寄托的期待

每个名字中的汉字,都在我们的一生中被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名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寄托着长辈的爱与希望。在学生自主探究并对自己姓氏的内涵有了初步感受后,我将学生“名”的内涵分门别类,从而让名字的含义走进学生内心,成为他们的心理期待,甚至成为一种对未来的召唤。

(一)寄托对美好德行的期望

名字中寄托着对美好德行的期望。如“礼安”“恩宇”“星谊”这类名字,学生通过猜一猜、采访名字所有人等形式,既明白了他们的名字中蕴藏着“以礼待人,一生平安”“心怀感恩,天下美好”“多交朋友,友谊长存”的祝愿,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德行熏陶。

(二)寄托对努力奋进的期盼

名字中寄托着对努力奋进的期盼。如“千寻”这一名字,内涵极为丰富,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特征。董必武曾经写过一首《题赠送中学生》的诗,其中有一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意思是逆水行舟,需要借助竹篙鼓足干劲撑船;稍有懈怠,船就会往后退得很远。在古代,“寻”是长度单位。“千寻”表示很远的距离。甲骨文的“”,表示一个人张开双臂测量一张席子。后来这个字不断变化,变作“”“”,最终变成了今天的“寻”字。长辈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孩子铆足劲努力,以后有更高的境界和更美好的未来。

(三)寄托爱意与希冀

名字中寄托着长辈的爱意与希冀。如班级内三位学生的名字分别为“曦辰”“晨曦”“宸铭”,名字中都有“chén”字,写法却各不相同。不去从字源上探究,就很难区分,写错也是常事。在互动交流中,名字所有人为大家详细阐释了各自名字的本义和寓意:

“辰”本来指蛤蚌壳做的农具。远古时候,人们把蚌壳磨成除草工具,这是“辰”的本意。辰还表示龙,如“辰龙、巳蛇、午马、未羊”中的“辰”。它还表示辰时,指7点到9点。曦辰表示辰时出生。“曦”表示早晨的阳光,很温暖。“曦辰”包含着生日纪念,寓意着为人要柔和。

“晨”比“辰”多一个“日”。“晨”有两个来源。

“”,上面表示两只手,要拿着蛤蚌做的农具去干活。干农活一般要很早,所以这个“晨”表示早晨。

“”,它上面有三个日,表示星星多,下面的部分表示读音。这个“晨”表示星星。“晨曦”的寓意是像早晨的阳光一样温暖,充满活力。

“宸”没有甲骨文。它只有篆体字“”。外面的宝盖表示深邃的房屋,里面的“辰”表示北极星,也表示帝王。整个字表示帝王居住的地方。“铭”则有记忆力好、鞭策激励自己的意思。“宸铭”则寄托着家长希望孩子努力学习、长大干一番大事业的心愿。

最终,学生借助搜集的资料,撰写自己的姓名研究报告,并完成一篇习作《说名道姓——我是谁》。

开展这一“姓名文化”汉字综合性学习,是借助对汉字的字形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剖析,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姓名背后的文化要素,使其看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坐标点,从而建构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汉字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2):182.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5:12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 08: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