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4-04-29 00:00:00卜晓庆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设情境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引入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问题,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体验的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有融入游戏元素、结合特定场景、引入角色扮演等。具体应用时,要注意结合体育运动项目和技能、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适时补充其他教学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引入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问题,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体验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且富有情感性的具体场景或问题。[1]教学情境通常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致或类似的。本文分享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及几点注意事项。

一、体育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

情由境生,境为情设。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可以依据表现形式分为游戏情境、场景情境、角色情境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考量的,有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情境的内容来安排的。一般而言,情境本身的内容是主要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一)融入游戏元素

融入游戏元素创设情境就是将体育活动变成游戏的形式,将学习内容置于游戏情境中,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在快乐体验中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在游戏情境中,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的压力,而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感受,能够促进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游戏元素融入情境中。比如,可以运用游戏规则来模拟体育活动,或者将体育活动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体育活动。

“植物大战僵尸”和“轰炸碉堡”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情境。在“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分成两组——植物组和僵尸组,僵尸组进攻,植物组防守反击。这一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团队合作、培养互助精神,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在“轰炸碉堡”游戏情境中,教师设置一个“碉堡”,让学生瞄准其位置,投掷“手榴弹”将其摧毁。这一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准确投掷物品,提升投掷技能。

(二)结合特定场景

这种教学方法是将学习内容置于特定场景中。在体育课上,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模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创设逃生跑的场景情境,让学生学习如何迅速逃离危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呼吸和冷静,以及如何寻找安全出口,从而帮助学生体验紧急情况,学习如何应对危险和保护自己。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结合场景创设情境,比如在室内或室外设置特定的场地,或者通过道具和装饰来模拟特定的场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结合场景创设情境都能让学生在熟悉、舒展的环境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入角色扮演

引入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就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在扮演中学习和体验。在体育课上,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体育运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小青蛙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发展跳跃能力;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进行爬行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爬行能力;让学生扮演小兔子进行连续跳跃练习,发展连续跳跃能力,增强腿部力量……如此,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二、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要结合体育运动项目和技能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面向蕴含着知识的具体情境。因此,“教的情境性、学的情境性和知识的情境性是情境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2]。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本身不是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才是情境教学法的最终目标。因此,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首先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技能。

实际教学时,可以将不同的运动项目组合,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比如,设置跑步、跳跃、投掷等项目,让学生轮流练习,进行综合性训练;设置跳绳比赛、踢球比赛、跑步比赛等,让学生体验竞争和合作的乐趣;设置踩气球、穿越障碍、接力等小游戏,让学生练习体育技能。再如,在跳绳训练中,设置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多种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跳绳技能;在投掷训练中,设置不同的投掷目标,如靶子、桶等,提高学生的投掷精度和力量。

(二)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对基础,因此需创设安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打造多样化的运动情境。

例如,操场是常见的运动场地。在操场上,可创设跑步、跳跃、爬行等不同形式的比赛情境,如穿越障碍、单脚跳远、蛇形爬行等活动。可利用场地上的几何图形或搭建简易障碍赛道,让学生跑步、跳跃、爬行等,从而提高肌肉耐力、心肺功能、平衡感和反应能力。可在操场上画出不同距离的跳远线,让学生尝试单脚跳跃,以锻炼身体协调性。可搭建简易构架,让学生“跑酷”,从而提升身体协调性、肌肉耐力、平衡感和反应能力。此外,利用场地和器材创设运动情境时,应注意学生安全,如设置护栏、防护垫等,防止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

(三)要适时补充其他教学方法

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情境教学法可以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使用,也可以在教学的某一环节,如引入阶段或应用阶段使用。如果应用于某一教学环节,则还需要补充其他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分层教学法、群体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等。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年龄和体能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如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群体教学法通过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示范教学法则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说,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技能要领和细节,提高技能水平,同时鼓励学生互相示范和交流。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适时补充其他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可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和组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组织,可以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比如,提出“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体育赛事”“如何组织一个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在设计和组织情境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比赛规则、制作比赛道具等,使学生在自主设计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如图片、视频、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2] 徐文彬,侯正海.“情境教学法”解析及其运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系列研究之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1):15,1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4:10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