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登奖
众所周知,“背诵”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巴金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过:“我的创作得益于少年时代私塾老师强迫我死记硬背了两百余篇古文观止。”这充分说明了背诵的重要性。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学生要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阅读课外资料400万字以上”。但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背诵教学的实施不容乐观。
一方面,教师只注重背诵任务的布置,没有教给学生有效的背诵技巧,从而导致学生没能突破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这对感性丰富而缺乏理性记忆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背诵。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导致背诵这一阅读教学中的“千古真经”效果大打折扣。
为改变背诵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背诵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家校联手,达成共识
从学生入学开始,我就会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耐心讲述背诵教学在语文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背诵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蒙学经典对于小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从而获得各位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合力,也为后期孩子在家的背诵监督打下坚实基础。
二、用心组织,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要求学生背诵这一点,就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巧用心思,寻求适合学生有效背诵的良方。
(一)主动参与,感受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故而在背诵时,我不仅在背诵方法上作指导,还常常积极和学生一起练背或与孩子们赛背。并特意规定,练背时允许“偷看”,试背卡壳时孩子们要给予我提示。如果我胜了,我会像孩子般快乐,并要求孩子们给我点赞;如果我败了的话,要鼓励我,要再多给一次机会……其实,这些偷看、提示、点赞、再给机会的做法,就是我在师生共学的活动中,激活孩子们思维、点燃孩子兴趣的小妙招。在这种宽松的背诵氛围中练习背诵,学生不仅找到了自信,也加深了记忆。
(二)过关检查,奖励促背
学期伊始,我会自制一份背诵过关登记表,张贴于教室前方的墙上。学生最迟在学完背诵篇目后到组长处接受过关检查,凡熟练过关者,由组长在登记表上画红勾。如果少许地方由组长提示的,在登记表上画“○”。没有过关者,在姓名后面留空白。每一个勾,可以找课代表兑换一张“背诵小能手”的表扬信。孩子们可凭表扬信找我领取我为他们准备的一份小礼物。其实这些礼物,他们也可以自己花钱买到,但老师奖的礼物,意义却完全不一 样。孩子们以得到老师的奖励为荣,背起课文来乐此不疲。甚至有些孩子常常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积极找我背诵,恨不得提前完成背诵任务。
(三)量体裁衣,分层要求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有差异,所以我会根据课文后面对背诵提出的不同要求(或要求背诵全篇, 或要求背诵指定的段落,或让孩子自主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内容的重难点,来给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记忆力好的孩子,我鼓励他们超量背诵,即使课后不要求背诵的文段也可以主动背;对于困难一些的孩子,我作缩量要求;对于班里三两个特别困难的孩子,我为他们勾画一两个典型句子,如背文中拟人句、比喻句等。这样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很好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四)抓住文脉,理解记忆
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万物寻其规律,方能游刃有余。”每一篇文,都是围绕一定内容,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顺序组成的。通常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分总、总分总,顺序有时间顺序、方位变化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背诵一篇(段)文字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样对全篇(段)有了整体轮廓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之后,背诵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三、掌握规律,及时复习
我们都知道,遗忘是伴随着我们记忆的结束就开始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我们也发现了遗忘的速度是由快到慢的,而在24小时内的速度最快,可达66%。所以,要让我们的记忆从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就要在一起背诵后的24小时内,对记忆内容进行深加工。特别要利用睡前、醒后这两个黄金时间段进行复习,往往能大大提高背诵的实效。
总之,灵活采用恰当的背诵方法,并及时巩固,能很好地提高背诵的有效性。但背诵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指导,要鼓励学生在说话、作文时多多应用,这样才能体现背诵的真正意义,把背诵的效果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