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超重及肥胖居民内脏脂肪指数与冠心病风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4-04-29 04:52冯山玉陈宇瑶
全科护理 2024年8期
关键词:体脂内脏血脂

冯山玉,陈宇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超重及肥胖发生率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的超重及肥胖率为42%,其中腹部肥胖发病率为26%,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1]。内脏脂肪指数(VFI)是评估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中心性肥胖病人一般比周围性肥胖病人有较高的慢性病发生风险;而肥胖作为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过多的内脏脂肪极易堆积在血管、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相邻器官内,造成机体慢性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继而增大了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社区超重及肥胖居民的VFI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相关风险指标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鹤壁市某社区126名超重及肥胖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人,女70人,年龄在20~38(29.13±3.16)岁,体质指数(BMI)为(35.82±5.26)kg/m2。纳入标准:所调查的居民均符合超重及肥胖诊断标准[6],在当地生活超过5年,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VFI测试

VFI又称为内脏脂肪等级,经CT腹部影像学检查对内脏周围脂肪进行扫描,获得脂肪面积,使用内脏脂肪面积(cm2)除以10 cm2得出的结果称之为VFI。VFI在1~9,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属于正常范围;VFI在10~14,内脏脂肪面积在100~<150 cm2,属于偏高;VFI在15~29,内脏脂肪面积为150~<300 cm2,属于高水平;VFI为30,内脏脂肪面积为≥300 cm2,属于很高水平。

1.2.2 体脂指标测量

在静息状态下使用深圳市宝安区健邦仪器厂生产的健邦BODY型身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居民BMI、脂肪量(FM)、体脂率(BFP)。

1.2.3 血脂指标测量

在居民空腹状态下抽取其静脉血3 mL置于促凝管内,分离血清,采用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1.2.4 冠心病风险指标计算

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动脉硬化指数(AI)、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血脂综合指数(LCI)。(non-HDL-C)=TC-(HDL-C);AI=(TC-HDL-C)/HDL-C;AIP=log(TG/HDL-C);LCI=TC×TG×(LDL-C)/(HDL-C)。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居民的体脂指标、血脂指标、冠心病风险指标比较

不同性别居民BMI、BFP、TG、AI、AIP、LC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居民的体脂指标、血脂指标、冠心病风险指标比较

2.2 不同性别居民VFI与体脂指标、血脂指标、冠心病风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居民VFI与BMI、FM、BFP、TG、AIP水平呈正相关(P<0.05),女性居民VFI与BMI、FM、BFP、TG、AIP水平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居民VFI与体脂指标、血脂指标、冠心病风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超重及肥胖人群的VFI现状

肥胖及超重是人体脂肪组织过度堆积所造成的一种状态,不仅表现出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慢性炎症性状态,主要涉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其与脂肪组织的相互结合等一系列免疫障碍,与慢性炎症共同被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7-9]。相关研究显示,约70%的肥胖及超重人群会有代谢异常现象,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31%,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大2倍,而全因死亡风险增大1.5倍[10]。与其他肥胖指标相比,VFI是需采用专业仪器才可准确测量的指标,便于内在脂肪的测量,且其与多种新陈代谢疾病相关。适量的内脏脂肪会对人体各个脏器起到保护作用,过度的内脏脂肪会诱发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11-12]。因此,过多的内脏脂肪堆积是机体代谢紊乱的病理基础,对其实施有效防治尤为重要。

3.2 超重及肥胖人群VFI与体脂指标的关系

本研究对鹤壁市不同性别人群的VFI及体脂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性超重及肥胖居民的BMI明显高于女性超重及肥胖居民,BFP明显低于女性超重及肥胖居民(P<0.05)。可能因为女性和男性脂肪分布特征不尽相同,导致BMI、BFP出现明显差异。男性和女性机体所分泌的荷尔蒙不同,成年男性在体重增长的同时,脂肪、肌肉量也在增加,而成年女性体重增加主要以脂肪增加为主;男性脂肪堆积大部分为内脏脂肪的增加,女性脂肪堆积并非都是内脏脂肪,大多为皮下脂肪。而BMI是由体重、身高计算得出的,男性BMI大于正常范围并不代表脂肪含量一定超标,肌肉发达者同时也会出现BMI指数超标[13-14]。因此,男性VFI预测时准确性较高的并非BMI而是BFP;女性BFP虽然可预测VFI,但其皮下脂肪远多于内脏脂肪,故在女性VFI预测时BMI准确率高于BFP。

3.3 超重及肥胖人群VFI与血脂水平、冠心病风险指标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女性肥胖及超重人群VFI与BMI、FM、BFP、TG、AI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肥胖及超重人群的血脂紊乱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般性肥胖指标BMI、BFP、FM与中心性肥胖评估指标VFI可从不同方面来反映人体的肥胖情况,各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BMI升高可诱发交感神经活化,增加了外周血管收缩能力和尿钠排泄障碍,促使肥胖居民血压升高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肥胖及超重人群脂肪含量增加会造成居民机体代谢异常以及脂肪因子失衡,增快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程,继而增大冠心病发生风险。TG水平异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传统的单项血脂指标与冠心病患病的关系已得到临床的证实,但TG、AI、AIP、LCI等综合性血脂指标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15-16]。血脂指标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促进因素,其特征表现为LDL-C、TG水平上升,而AIP是由TG与HDL-C两种指标计算得出的,与单一的血脂指标相比,AIP更能反映出抗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两脂质之间的作用[17-18]。AIP可间接反映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sdLDL是LDL-C内颗粒最小的亚组,其极易穿透于血管内皮堆积在冠状动脉壁上,也会受到氧化作用修饰并被巨噬细胞所侵蚀,最终生成泡沫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张树远等[19]研究结果一致。sdLDL与冠心病紧密相关,受到氧化作用的sdLDL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存在相关关系,继而增大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与晏彪等[20]研究结果一致。

3.4 超重及肥胖人群防治冠心病策略

肥胖及超重人群体重降低5%~10%后即可获得明显的健康收益,包括血糖、血压、LDL-C、TG水平下降以及HDL-C水平升高,病人冠心病发生风险降低,与宋佳慧等[21]研究结果一致。降低肥胖及超重人群患冠心病风险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策具体如下。1)生活规律:告知病人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养成早睡早起以及午间小憩的习惯;在晚上睡觉前使用温水泡脚,消除疲劳,有助于睡眠。2)合理膳食:饮食原则为低脂肪、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高优质蛋白质,并确保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做好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天进餐4次或5次,每次六七成饱;应绝对戒烟,不提倡饮酒,禁食含有酒精的饮料和食物。3)运动干预:根据居民个人喜好、生活习惯等制订科学的运动方案,指导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户外活动,以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等有氧运动为主,可结合保健操、太极拳等休闲运动。每天晨起以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为主,傍晚以保健操、气功、广场健身舞等活动为主;早晨不宜空腹进行运动,应在饭后1 h左右进行活动。每天2次或3次,每周进行4~7次运动。

综上所述,在肥胖及超重人群中,TG、AIP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男性、女性的VFI与BMI、FM、BFP、TG、AIP紧密相关。临床护理中应重点关注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VFI等水平变化,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冠心病发生。肥胖及超重人群的血脂紊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综合性血脂指标可预测出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组织的病理变化,为居民日后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体脂内脏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你了解“血脂”吗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