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4-29 09:26胡莉莉邓常丽郝丽萍王淑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恐惧医护人员效能

胡莉莉,邓常丽,耿 岩,郝丽萍,王淑慧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济南250000)

最新版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仍具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1-2]。在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下,脑卒中治疗及恢复方案也日渐完善,即便如此,脑卒中患者的五大特点依然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更为突出。有研究指出,脑卒中复发将会直接加重患者病情,促使患者由生活自理向无法自理过渡,且每复发一次患者病情均会较之前更严重,因此,做好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防至关重要[3]。有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强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其心理精神状况,有利于促进机体平稳恢复[4]。目前,我国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关于发病后的运动现状并不乐观,>80%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存在跌倒风险,50%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发生跌倒[5]。跌倒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生理性创伤,还会给患者内心造成恐惧,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评估,无法进行最佳的运动锻炼。《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30,保证“癌症、心脑血管”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推进医防融合,提升服务质量是保证全面国民健康的首要任务[6]。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针对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相关文献,探讨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现状和影响因素[7],并分析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之间的关系,旨在增强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和运动耐受程度,降低患者的脑卒中疾病复发恐惧感,以达到降低患者跌倒风险的目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脑卒中,且Barthel指数[8]为61~100分者;②年龄>18岁者;③患者需要在我院接受统一治疗,经医生诊断后可以参与研究;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晓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者,如骨折、癫痫等;②对问卷理解有误,填写问卷不规范者;③合并心理精神疾病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并查阅国内外文献,确定具体内容包含年龄等内容。②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周君桂等[9]将MFS汉化,该量表共6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跌倒风险越大,<25分为无跌倒风险、25~45分为低跌倒风险、>45分为高跌倒风险。该量表的 Cronbach′s α为0.206,重测信度为0.768。③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发布的专家共识[10]推荐6MWT可作为运动耐受的评估工具。根据患者6MWD水平将其运动耐受性分为4个等级,Ⅰ级:6MWD>450 m为正常,Ⅱ级:375~450 m为轻度受损,Ⅲ级:150~376 m为中度受损,Ⅳ级:6MWD<150 m为重度受损,各等级采用Likert 4级评分,Ⅰ~Ⅳ级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耐受程度越差。本研究预试验的 Cronbach′s α为0.611,重测信度为0.808。④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由陈娇娇[11]翻译修订,该量表包括9个条目,量表各条目采用0~10分评分法,0分表示完全不自信、10分表示完全自信。所有条目相加后除以条目数为最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10,具有较好的信效度。⑤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由Mehnert等[12]于2006年研制,主要用于测评癌症及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水平,包括2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不”到“总是”分别计1~5分,总分范围12~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疾病复发的恐惧程度越高,总分≥34分表示达到临床意义的界定水平。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86,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联合门诊和病房,在患者正式办理入院后,由研究组成员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本研究的开展目的和过程,以取得其配合和支持。由研究组成员使用标准的语言进行相关问卷的讲解,现场为患者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研究共发放1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6份,回收率为97.82%。

2 结果

2.1 1076例患者跌倒风险、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和疾病复发恐惧现状 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倒风险,其中低跌倒风险的患者76例,高跌倒风险的患者1000例;跌倒风险总分为(46.32±3.17)分,运动耐受程度总分为(2.01±0.32)分,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57.34±14.54)分,疾病复发恐惧总分为(42.31±7.22)分。

2.2 1076例患者一般资料及跌倒风险单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1076例患者一般资料及跌倒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2.3 1076例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相关性分析 见表2。

表2 1076例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的相关性分析(r)

2.4 1076例患者的跌倒风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跌倒风险为因变量,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和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见表3。结果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运动耐受程度和疾病复发恐惧对跌倒风险有负向影响,年龄和运动自我效能对跌倒风险有正向影响。该变量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68.32%。具体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1076例患者的跌倒风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和疾病复发恐惧现状

3.1.1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较高 本研究中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倒风险,其中低跌倒风险的患者76例,高跌倒风险的患者1000例,倒风险总分为(46.32±3.17)分,说明本研究所选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存在的跌倒风险较高,高跌倒风险和跌倒风险水平均高于以往研究[13]。分析原因:患者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对疾病的认识和预后不了解,再加上脑卒中为脑部血管疾病,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行为不便、认知力下降、语言系统紊乱等。脑卒中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平衡,还会影响其正常视物;加之这类人群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只能接受到医护人员的疾病治疗和帮助,绝大多数患者在脱离医护人员后进行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跌倒风险。据有关数据显示,很多患者即便是康复出院后也存在跌倒风险,甚至部分患者极度担心因为行走、跳跃等运动方式而发生跌倒,这也是很多脑卒中发病患者躲避居家运动的主要原因[14]。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持续为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指导脑卒中发病后的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住院时间对跌倒风险有负向影响,年龄和近6个月是否有跌倒史对跌倒风险有正向影响。

3.1.2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运动耐受程度和运动自我效能较弱、疾病复发恐惧较高 本研究中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运动耐受程度总分为(2.01±0.32)分,这说明本研究所选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运动耐受程度较弱,运动耐受程度弱于以往研究。分析原因:患者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脑卒中作为一种影响机体血运和肢体功能的疾病,一旦发病,会使患者的一侧肢体出现偏瘫,严重阻碍脑卒中患者的正常运动[15];同时,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血液出现黏稠、流动缓慢等情况,给患者的心、肺等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引起患者稍微运动便会出现疲劳感,从而中止运动。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以防患者盲目求成,以防过渡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给患者的疾病增加负担。本研究中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为(57.34±14.54)分,说明本研究中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原因:本研究所纳入的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很多患者不了解运动锻炼,只要达到适度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绝大多数患者受懒惰、无人陪伴等原因选择不运动,因而,很多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评估。同时,很多脑卒中患者身体平衡能力极差,运动能力较差,这也是导致患者不能准确进行自我效能的主要原因。作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及家属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自我效能,有利于保证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康复。本研究中107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疾病复发恐惧总分为(42.31±7.22)分,说明本研究中的脑卒中患者对疾病复发的恐惧程度较高。分析原因: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对疾病不够了解,多数患者宁愿相信网络上流传的虚假信息,也不愿意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导致很多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误以为脑卒中是一种难以恢复的疾病,更对脑卒中及脑卒中再次复发充满了恐惧。从某种角度来讲,对首次发病患者,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增加其对疾病的重视,反而会有利于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疾病康复,这也是需要医护人员特别注意的地方。

3.2 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疾病复发恐惧对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

3.2.1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运动自我效能对跌倒风险有负向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运动耐受程度和疾病复发恐惧对跌倒风险有负向影响,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跌倒风险的得分越低,跌倒风险程度越低。分析原因:受教育程度高的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更加客观、冷静,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也更加懂得如何通过专业渠道获取与疾病康复恢复的有关信息,避免进入误区。在经过医护人员及家人的帮助,有利于患者进行正确且专业的运动训练,明显降低跌倒风险,实际上,受教育程度高的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也确实较低[6]。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1),说明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伴随着运动自我效能得分的增高而降低。分析原因:运动自我效能水平高的脑卒中患者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地对自身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安全的运动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训练积极性。经过恢复,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身活动能力有得到提升,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2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年龄、运动耐受程度、疾病复发恐惧对跌倒风险有正向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年龄和运动自我效能对跌倒风险有正向影响,患者年龄越大,其跌倒风险的得分越高,跌倒风险程度越严重。分析原因:年龄大的脑卒中患者在机体恢复方面弱于年轻患者,在运动能力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这类患者的跌倒风险自然较大[8]。此外,年龄大的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受教育程度偏低,对疾病的理解不到位,盲目相信各类偏方(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更显著),延误病情,增加患者跌倒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与运动耐受程度、疾病复发恐惧呈正相关(P<0.01),说明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伴随着运动耐受程度和疾病复发恐惧得分的增高而增高。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伴随着运动耐受程度得分的增高而增高,分析原因: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运动耐受程度得分高,其真实的运动耐受程度低,这类患者稍微运动就会出现疲劳,无法进行完整的运动训练,对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影响明显,训练不到位的脑卒中患者无法将自身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的状态,也会增加自身跌倒的风险[10]。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跌倒风险伴随着疾病复发恐惧得分的增高而增高,分析原因:脑卒中患者一旦对疾病充满恐惧,不仅会影响患者对运动锻炼的配合度和积极度,还会给患者内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恐惧感的增加会致使患者进入误区,不愿意与周围的患友、家人等交流,反而更愿意相信网络信息、缺乏科学依据的偏方,从而延误脑卒中恢复的最佳时机,造成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不断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跌倒风险水平和疾病复发恐惧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运动耐受程度和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均需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本研究提示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运动耐受程度、运动自我效能和疾病复发恐惧对跌倒风险的影响制订干预性对策,旨在增强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程度,降低患者的脑卒中疾病复发恐惧感,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恐惧医护人员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