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方法

2024-04-28 13:11:03刘万乔
甘肃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标现状

刘万乔

【摘要】新课标的推行,为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新课标强调的作文教学改革走向,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据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作文教学现状都不乐观。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6—0082—0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单方面硬性要求文章格式,死板规定写作内容,评价很少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之缺乏语言和生活的积累,导致作文教学沉闷、僵化,学生为作文而作文,参与少,兴趣低,效果差。新课标从目标、任务、要素、质量评价等方面指出了作文教学实施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注重语言训练的做法,转而重视情意训练。对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将写作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不断丰富写作教学和内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与文化素养[1]。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从模仿起步,选择教科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通过模仿来学习范文的结构、修辞技巧和语言运用等,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充分展示个性和创造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建立在思维和语言基础之上的活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当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收获了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之后,思维作为一种桥梁和媒介将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以语言载体呈现出思维的火花[2]。但同时,思维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深入思考,注重逻辑贯通,以确保文章整体连贯性。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往的作文教学注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导致学生的创作空间较为有限。而《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故事,描述他们喜欢的事物或描绘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时事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分析能力,使他们的写作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当前作文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方式滞后。据调查我们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要求学生阅读优秀篇章,生硬地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传输。作文是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表达,是要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写作知识和技巧的传输,单纯追求新颖的、有个性的作文,却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积累,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结构技巧,而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面对考试的压力,背诵各种模板和范文,考试时直接套用,严重限制了学生情感以及真实写作水平的表达[3]。

2.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视作文为畏途,其根本原因是阅读量不足,缺乏对社会活动的广泛参与和深入思考,“输出”受“输入”限制,语文素养无法支撑作文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忽略了文本阅读的价值。随之信息碎片化也愈发严重,给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带来了一些问题。碎片化的信息往往只涉及某个方面的知识点,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只掌握知识的表面,而无法深入了解和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快速了解某个知识点,但很难掌握整体思想和概念,影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长此下去,不利于写作材料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4]。

三、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策略探析

1.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细致地观察生活,用心地感受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表达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强调让学生多观察、勤观察,但学生毕竟年龄较小,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敏感度不够,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观察,哪些事物可以作為写作素材,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观察的计划,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任务、步骤和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所观察的事物应由简单到复杂,观察的范围从小到大,观察的时间从短到长,这样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5]。

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按照部分—整体—部分,或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或由中心到四周,观察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依观察目的,所观察事物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而定。不论用哪一种顺序观察,都要做到全面、精细、深刻,尤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仅要注意事物的静态,还要注意事物的动态,只有做到全面了解,才能进行概括分析,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点。

2.多措并举,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和写作指导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个优秀的作文范文,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以此学习范文的结构、修辞技巧和语言的运用等。然后,指导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如,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怎样合理组织材料等。二是分层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对作文教学的目标分层。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只针对同一群体的学生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并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差距的加大,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作为教师,应通过新的教学观念,采用分层教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其专属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路径。其次,是对作文的指导分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的首要目的即为在保障高质量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开展作文指导时,教师不应过于强势与主动,而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与想法,在分层时按照思维逻辑的清晰程度划分更为合理,从而对于强思维逻辑的学生采取弱引导的方式,使其能够逐渐建立新颖明确的写作思路。而对于弱思维逻辑的学生应当采取强引导方式,重点对其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锻炼发现作文中的关键技巧与核心点,从而培养其建立细微精巧的写作思路。

3.优化作文评改,提升写作能力。一是点面结合,有针对性。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此,每次作文,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批改也是如此,应针对训练点、侧重点加以褒扬。如,要求围绕中心写一段话,只要学生能围绕中心把内容写具体,意思表达清楚,达到了这个要求,教师就应带着宽容的态度激励,给予较高的评价。二是随时讲评,培养能力。每周两节作文课,既要讲评修改作文,又要完成新作文的指导和写作,而且还要互批,时间着实有些紧张,讲评作文往往蜻蜓点水、草率了事,再加之作文批改时间跨度大,对于批改的一些细节、存在的问题容易遗忘,导致教师的批改落实不到位。为此,教师要巧用时间,随时进行讲评。如,利用课前几分钟、早读时间来共同赏析讲评好的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改能力。三是激励性评价,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在作文评改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做到批改具体、评语中肯,多鼓励、少批评,快速批阅、及时反馈,让他们尽可能地享受作文成功带来的喜悦感,进而激发继续写作的热情。

总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语文写作教学是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重视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从而更好地发挥写作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增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2(32):25-28.

[2]史雪敏.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课外语文(上),2021(05):139-140.

[3]尹小云.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5):47-48.

[4]肖兴祖.构建初中语文常态化作文训练的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之友,2020(02):41-43.

[5]王真丽.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09):15.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新课标现状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