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群英
【摘要】师幼互动是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对实现幼儿主体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及绘本阅读目标有重要价值。而当前幼儿绘本教学中存在着“轻幼儿主体地位、轻幼儿情感引导、轻教师回馈技巧、轻幼儿自主阅读”等诸多问题。对此,教师应改变“高控”角色,重视设计思维,在营造互动氛围、互融交流情感、探寻互动多元方式、推敲互动问题导向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教学;师幼互动;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6—0050—06
绘本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使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1]。有效的绘本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加工,从而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及有意义、有品质、有深度的学习。而这种学习需要教師用高效的组织手段推动,其中师幼互动就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一、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的价值
(一)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内涵
2022年《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颁布,将“师幼互动”作为二级关键指标提出,可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双向行为与过程,是师幼关系的动态展示,是师幼关系的静态表征。师幼互动既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情感联系,也是幼儿成长的浸润式环境,是教师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的过程,有效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二)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的价值
1.推进幼儿主体性成长。《评估指南》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促进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绘本教学中的师幼互动就是不断发现幼儿阅读兴趣、阅读问题、阅读情境、阅读方式的过程,高效的师幼互动就是给予幼儿最有力的支持[2]。这种支持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情感联系,有助于幼儿进行自我认知,形成自主性。
师幼互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主体性成长[3]。
2.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态度等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师幼互动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驱动力,是专业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个人教育生活和教育观念的重要支撑。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绘本教学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会迫使自己更加重视知识储备和活动经验的把握,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对教学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改变,提高创新意识。
3.达成绘本阅读的目标。绘本之所以能成为幼儿喜爱的读物,是因为绘本具备极高的艺术性,其中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的教育内容,而师幼互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绘本阅读的目标[4]。教师对绘本形神并茂的讲读,针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的启发提问,唤醒了幼儿的学习动机,能帮助幼儿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绘本阅读中的师幼互动能够丰富幼儿的感情世界,让幼儿对关怀、同情、友爱等感情深入体验,进而发展情感智慧,完善人格。
此外,绘本在幼儿的生活中打开了一扇窗,教师就是打开这扇窗户的手,师幼互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知识经验,了解天文地理,感受人间温暖,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别样的对话空间。幼儿在阅读中感受绘本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在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中体验多元艺术,既享受故事的跌宕起伏,又感受到温暖快乐。
二、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重教师主导,轻幼儿主体地位
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互动的主体。但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实现教学计划,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只注重强调常规纪律的约束和阅读要求的落实。例如,在活动中,教师不许幼儿在看书的时候谈论绘本内容、不许幼儿走动等等,这种教师发起的互动方式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得幼儿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重教师主导、轻幼儿主体地位”还容易导致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弱化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幼儿的实践试错和独立思考,幼儿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将所有幼儿都视为同质化的整体,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如在《彩虹鱼》的绘本阅读教学中,个别幼儿提出:“彩虹鱼把自己的鳞片都送给了其他小鱼,它会死掉的!”但是,教师为了达成“感受分享的快乐”的既定教学目标,否定了少数幼儿的看法,坚持引导幼儿关注彩虹鱼的分享行为。
(二)重知识传递,轻幼儿情感引导
在绘本教学中,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被称为互动的核心与灵魂[5]。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向幼儿传授绘本的知识和信息上,忽略了情感的交流和引导。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事务型互动,如教师较多地向幼儿发出“把图书放回椅子底下”的活动指令,师幼互动流于表面,趋于负面,缺少深入、积极的情感交流。
绘本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体验到绘本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等各种情感。而情感是幼儿认知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情感引导可以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然而,如果教师只注重对绘本故事情节的简单解读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那么幼儿就无法真正深入地感受到绘本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如在阅读绘本《没有声音的运动会》的过程中,幼儿无法理解小老鼠“做蛋糕”与“运动会”之间的情感关系,教师的提问也都停留在小老鼠一家做了哪些事的情节发展上。绘本的情感元素没有体现出来,影响了幼儿对绘本本质内涵的感知和体验。
(三)重教学提问,轻教师反馈和指导
《评价指南》要求教师“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把教师回馈作为师幼互动的一个检测指标提出,由此说明回馈的重要意义。然而,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注重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忽视对幼儿回答的反馈和指导。
重教学提问会导致教师过分关注正确答案的呈现,而忽视幼儿的思考过程和可持续发展[6]。教师常常期望幼儿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对于幼儿的独特思维和表达方式缺乏耐心和尊重,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压力和焦虑,阻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也容易造成教师对幼儿回答的简单肯定或否定,回馈方式单一,回馈行为偏少。教师忽视了对幼儿回答的细致观察和理解,更缺乏对幼儿回答的进一步引导和激发。
(四)重集体阅读,轻幼儿自主阅读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主要采用集体阅读方式,即以班级为单位指导阅读。然而一位教师需要同时面对数十个幼儿,因此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幼儿的需求。由于人数众多,教师也无法倾听每个幼儿的想法和意见。结果就是挤占了幼儿的自主阅读时间和空间,幼儿的个性化阅读被无视。重集体阅读往往导致教师采取简单化的教师“讲读”、幼儿“倾听”模式,幼儿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实现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一些教师在选择绘本主题时不注重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幼儿需求不匹配,无法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无法很好地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使得绘本教育的综合功能无从实现。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对绘本的理解难以从幼儿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幼儿发展的综合性上进行深刻解读,对新时期绘本教育中的自身角色定位和转换无法适应;另外,长期以来的固化互动教育模式使得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的主观意愿较强,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性、个性化缺失成为常态。
三、绘本教学中师幼互动的优化策略
(一)营造师幼对话的互动氛围,改变教师的“高控”角色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多个地方指出幼儿园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和良好教育氛围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都充分显示了对适宜教育氛围的重视,这也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1.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安全、平等的阅读环境。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环境能塑造不同的个体。教师应尊重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欣赏、接纳不同幼儿的不同阅读方式,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个性化解读,体会并发现幼儿独特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
可根据幼儿的选择设计游戏化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用绘画表达想法和情感;对于喜欢表演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小剧场活动,让他们扮演角色来理解绘本故事。高效的师幼互动可以让幼儿提高参与度,降低部分幼儿被边缘化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绘本阅读活动的效率。
2.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准确。目前师幼互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的角色定位都有很大关系。教师要转变自己是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主导角色的多样性。
一方面教师是绘本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和带动者;另一方面教师也是参与者与陪伴者,是幼儿阅读情绪的照顾者和保护者。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幼儿的阅读感受同频,能给予幼儿更多的阅读自信和支持。另外,教师也是幼儿阅读活动的欣赏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和角度欣赏幼儿,哪怕幼儿的想法与阅读素材中所表达的并不一致,教师也要看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幼儿足够的肯定和表扬。
3.教师要允许并支持幼儿发起更多的主动互动。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幼儿常常是不被允许发起互动信号的。如在集体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首先是要做到“安静”“现在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和教师发生交流和互动。在这样的压力和环境下,师幼之间充分、积极的互动关系是难以建立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师幼互动中幼儿主体地位的建立,要努力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允许幼儿主动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幼儿掌控阅读的自主权,并对幼儿的主动互动提供积极的支持。
(二)重视师幼情感的互融交流,改变教师“重理轻感”的理念
绘本阅读教学中“重理轻感”现象比较普遍,即在教学中重视绘本知识传递、轻视幼儿情感的引导。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师幼间的情感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高效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或幼儿都会产生被信任感、被支持感。“亲其师而信其道”,双方教与学的压力会减少,情感共鸣会更多,互动质量和效率会得到提升。如果“儿童获得的是冰冷的信息、空洞的评价以及虚假的情感,这就违背了绘本教学的初衷”。
1.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應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师幼情感的互动互融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教师主动的情感融入有利于激发幼儿在阅读中带入情感,赋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用动情的语言讲读绘本故事,用温柔的语气陈述故事中“妈妈”的角色形象,用坚定、勇敢的语调诠释“爸爸”的人物特质,用丰富多彩的脸部表情和恰如其分的肢体动作营造故事氛围,可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有教师全情投入,才能收获幼儿的全情投入,才能通过绘本促进幼儿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塑造幼儿的健康人格。
2.教师应鼓励幼儿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和温暖的目光,表达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让幼儿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变化,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可以运用情绪教育的方法,如情绪绘画、情绪表达等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情绪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如,在阅读绘本《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并体会小老鼠们瞒着爷爷急匆匆地去采购物品的情绪与情感,并展开对老鼠一家“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场景的探讨,从而让幼儿领会爱与被爱的温暖情感。
3.教师还应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情感需求和情感发展。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绘本中的不同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体验和表达喜怒哀乐、友情和亲情等不同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如分组讨论、情感分享等活动,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心理需求。如小班绘本《我先!我先》是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中班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则是让幼儿体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助人精神,由“美好心灵胜过美好外表”带给幼儿认知冲突下的情感体验。
(三)探寻师幼互动的多元方式,改变互动的单一现象
“多元方式”中的“元”是指和幼儿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和幼儿等人员要素,绘本材料等信息要素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等物质要素。“多元方式”的互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协同运用相互作用的各因素,促使幼儿自主自发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1.教师应采用灵活创新的互动方式组织绘本教学。绘本阅读是一项具有开放性、机动性、创造性和多元性的教学活动[7]。为了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活幼儿的思维,并促进师幼间、幼幼间、幼儿与材料间、幼儿与环境间的密切互动。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阅读的方式,将幼儿分成5-6人的阅读小组,每组有一个小组长;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将绘本内容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然后组织幼儿进行阅读后的分享和交流。让幼儿通过深入的幼幼互动、幼儿与绘本互动来激发阅读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小组合作的组织方式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能体现双向性。
2.教师可通过多元化的互动形式丰富绘本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集体阅读方式,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故事分享、角色配音、主题讨论、故事配画、绘本创作等形式,让幼儿在互动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本中的故事情境,提高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互动技巧。教师要经常学习有效的倾听技巧,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学会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需求。不但要会听,更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读懂幼儿的童言稚语,并有针对性地引领。另外,教师应学习高效的回馈策略,对幼儿的不同回答要有敏锐的觉察力,并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回馈内容和方式,以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四)推敲师幼互动的问题导向,改变设计思维
问题导向策略是指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策略形式[8]。这一互动策略围绕着问题的产生,一直到问题的解决,不断推进问题意识的逐步优化,能够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得到升华。为此,幼儿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对师幼互动的价值和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积极实施问题导向设计活动,推敲师幼互动的具体细节。
1.教师应加强绘本教育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全面学习。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深入研究绘本阅读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为科学指导幼儿绘本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绘本教育本质上是促进幼儿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是教师用精神力量去影响幼儿心灵的活动,绘本活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活动。同时,教师要把师幼互动作为保障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经常参加绘本阅读培训、参与绘本研讨会、听赏名师优质课等提升自己的绘本教学水平。
2.教师需要不断细化自身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活动率先提出问题,并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时调整问题内容,使得问题的提出与师幼互动彼此相连,并不断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敲细节,反馈调整。
在绘本阅读活动实践中,教师同样需要将问题的提出融入活动进程,要能让幼儿感受到问题导向策略内涵,重视解决问题的自主思考,深化阅读的深度学习成效。如大班阅读活动《大石头》可以设计以下彼此关联的问题:一块又大又圆的东西轰隆隆滚了下来,这会是什么呢?大石头滚入正在建造的游泳池中,谁有办法把它搬走?大力士会有什么办法?科学家是怎么做的?矿工能干什么?魔术师最擅长做什么?你觉得发明家会用什么办法来搬动大石头?……
3.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幼儿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以问题导向为前提,与幼儿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并把握好教师的角色作用,对活动中的幼儿进行启发与引导,帮助幼儿形成自主思考意识。如幼儿在阅读绘本《大石头》的过程中,有幼儿指出故事中的“科学家”运用“杠杆原理”去搬动大石头,教师应马上抓住幼儿的回答追问:“什么叫杠杆原理,请你给老师和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虽然对“杠杆原理”的了解并不是本次活动的追求目标,但是幼儿在师幼互动中表现出的“问题”应成为互动方式的重要关注点。
总而言之,师幼互动作为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形态,幼儿教师应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具体指标的引领下,按照绘本阅读目标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掌握幼儿兴趣点、心理年龄特征及敏感期,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实施有效的师幼互动;并借助科学指導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推动幼儿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刘江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07).
[2]莫源秋.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2:08.
[3]王友缘.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结”在哪[J].教育家,2023(03).
[4]高乐甜,王景芝.教师视角下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改进[J].教育观察,2022(11).
[5]幸福新童年编写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22:09.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1.
[7]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
[8]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06.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