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权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张金花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路径,需要在继承思想政治学科多年来形成的关于命题测试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以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为核心内容,统筹情境创设、精准设问、解决问题的关系,依据新课程、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测量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进行守正创新,形成新的测评路径。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路径,就是要建构情境、学科任务,完成学科任务的行为表现、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整体性、有序性和结构优化的测评系统。其中,情境是测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界定学科任务的载体;学科任务是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中介和纽带,需要借助情境、必备知识等才能完成;必备知识、学科能力、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等是完成学科任务的重要认知工具,借助认知工具完成学科任务的行为表现,既是学科任务完成质量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又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测评的重要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是其他各要素的起点和最终落脚点。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核心素养测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路径的建构是一个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相关要素,在整体优化中实现科学的测评要求。下面以山西省2024年(2022级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第27 题为例进行说明(以下简称第27题)。
原题呈现
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10 月份草案二次审议稿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同时法工委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组织征求意见活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和联系点工作人员踊跃参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好建议。社会公众主要就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等提出了意见建议。10 月24 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爱国主义教育法共5章40条,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中,情境学科任务的重要载体赋予了必备知识、学科能力、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等认知工具以价值意义,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必然要求。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考查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与情境所承载的学科任务的结合水平的行为表现。
第27 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情境来源于官方权威媒体,根据测评目的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剔除无关学科任务的内容,保留关键性事实)。该情境结构良好,具有适切性、真实性、典型性、丰富性、教育性、新颖性的特点,能够承载学科任务指向,有利于实现合格性考试核心素养测评目标。
课程标准在命题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学科任务导向型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思想政治学科任务包括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四大类。
第27 题主要考查的学科任务是解释与论证,主要回答了“为什么”类的问题。学科任务,一般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情境限制条件、知识范围、行为动词、需解决的问题、答题指向等。情境限制条件是结合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知识范围是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重点;行为动词是“说明”,即澄清概念,说明成因、理由、性质等;需解决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五个部分的中心;意义是答题方向,考查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第27 题就是要求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分别是从哪些维度推进依法治国并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核心素养测评的意义来说,同一情境需要设置多个维度的学科任务,择优确定其中1—2 个问题作为测评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最佳任务。第27题就从12个学科任务中着重选择解释与论证类,其中第(2)题为合格性考试题,承担核心素养测评的任务。
描述与分类:(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2)结合材料,运用协商民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
有旅游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有三大古遗址不能不去,即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和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解释与论证:(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是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3)结合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实现全民守法的意义。(5)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意义。(6)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时代价值。
预测与选择:(1)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活动,为营造良好氛围,请你拟两条宣传标语。(2)爱国主义教育法为爱国主义提供重要法律保障。请围绕这一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评。
辨析与评价:(1)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完全没有必要。你是否认同,请用必修三和必修四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2)有人说,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能产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请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与严谨性进行评述。
1.学科知识是完成学科任务行为表现的基础
政治学科必备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核心观点、重要论断。从知识逻辑看,学科主干知识总是处于纵向或横向的联系中。从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看,知识需要在综合运用中不断更新与完善。这就需要科学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横向的结构化知识系统。
第27 题体现的学科结构化知识是:立法过程中,多个主体提出意见建议,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了法律体系;爱国主义教育法涵盖内容齐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爱国、法治的体现,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相应规定,体现全民守法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与守法角度,体现全民参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能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可见,学科知识情境化赋予学科知识以重要的理解与运用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重要手段。
2.学科能力是完成学科任务行为表现的重点
思想政治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等。一般能力包括收集整理信息、语言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需要实现学科能力任务化和情境化。
学科能力任务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基于学科任务的完成。其重要表现就是对问题的精准分析并与情境、知识相对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测试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第27 题中,辨识与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依法治国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分析与综合体现在对答题要求的回应和情境与问题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把握;推理与论证体现在问题主体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探究与构建体现在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过程和实施的情境中,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问题答案或新结论的过程。可以说,本题对学科关键能力表现的测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学科能力情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立足于试题情境。试题情境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首先表现在能对情境中涉及的重要内容进行收集并归类整理。第27 题的情境从四个维度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进行说明,分别是立法过程、法律内容、法律规范对不同主体的要求、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分别对应着科学立法、公民参与、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的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爱国、法治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对人们权利义务意识的法治精神的核心素养;爱国主义教育法中不同主体的相关规定对人民群众参与法治的积极性与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的作用,体现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以法治保障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可见,学科能力情境化、任务化,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重点内容。
3.思维品质是完成学科任务行为表现的核心
思维品质是人在调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核心思维,直接表现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具体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聚合与分散、正向与逆向、创新思维、矛盾分析法等。学科任务中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概念组成的判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加以分析解决。第27 题需要运用到的重要概念是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依法治国和推进,需要运用到逻辑推理,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从立法过程、法律内涵、规范主体、社会意义等四个维度,对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一推理能力则是建立在情境事实基础上,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必备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本题解答,还必须运用到分析与综合、正向与逆向的思维方法。这样,通过思维方法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
4.创新能力是完成学科任务行为表现的高阶要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同样需要考查创新能力。第27 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道德和法治的双重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爱国、法治的要求,是对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子维度的精确考查。
建立推断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关键行为表现特征群,需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学科知识的结构化与综合应用水平;二是关键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审读任务、信息获取、文字表达等;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行为表现的维度,对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测试,要对每个核心要素的维度、发展水平和质量描述全面把握。学业质量的具体描述是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内容,具有可操作和可测量的特性。每一质量描述都是由行为动词、行为任务、行为表现构成,如课程标准中政治认同的质量描述:“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其中,行为动词“解释”一词的要求是澄清概念,意义是成因、实质、性质、理由;行为任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行为表现是“表达”。第27 题,就是考查爱国主义教育法所承担的文明、和谐、爱国、平等、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路径,是笔者根据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等,实现情境与学科任务、认知工具及行为表现、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的建构,能助推高中育人方式转变,助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