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米特中提琴奏鸣曲特点及演绎技巧

2024-04-27 04:34龙敏
艺术大观 2024年4期
关键词:演绎中提琴奏鸣曲

龙敏

摘 要:保罗·亨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是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提琴演奏家和指挥家之一,他为中提琴创作了大量的独奏曲目,对中提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他创作的第一首中提琴奏鸣曲——Op.11 No.4为例,旨在通过分析该作品的音乐结构、特点及演奏方法,对亨德米特中提琴奏鸣曲风格进行精准的把握和理解,加深演奏者对20世纪中提琴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保罗·亨德米特;中提琴;奏鸣曲;特点;演绎

中图分类号:J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4-00-03

一、亨德米特及其中提琴奏鸣曲作品概况

(一)亨德米特与他的中提琴艺术

德国作曲家保罗·亨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是20世纪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亨德米特对中提琴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他写下了众多优秀的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作品,填补和丰富了中提琴的曲目量。其中最为熟知的是他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Der Schwanendreher》(中文译为《天鹅之舞》或《天鹅转子》)。此外,亨德米特还创作了七首中提琴奏鸣曲,包括四首中提琴独奏奏鸣曲与三首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进程中,中提琴的发展道路曲折而漫长。巴洛克时期,中提琴只作为伴奏声部出现。直到19世纪中期,中提琴在乐队中的地位才与其他乐器平等,中提琴作为独奏樂器在技巧和音乐表现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提琴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亨德米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中提琴演奏生涯,他不仅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还经常公开演奏莫扎特、柏辽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中提琴作品,为中提琴的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作为一名作曲家,他为中提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除了四首独奏奏鸣曲(作品Op.11 No.5、作品Op.25 No.1、作品Op.31 No.4和1937年创作的《独奏中提琴奏鸣曲》),他还创作了三首中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亨德米特的中提琴作品既体现了作曲家个性化音乐创作,也极大地提高了中提琴在乐队作品中的地位。同时,亨德米特多样化的写作手法,提高了中提琴的技术难度和音乐表现力。尤其是四部独奏奏鸣曲,集中体现了作曲家对于中提琴演奏技巧、表现力、音色特质的思考与探索[1]。

(二)关于作品Op.11 No.4

1919年亨德米特创作了中提琴和钢琴奏鸣曲Op.11 No.4,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陷入了一种战后的疲惫和混乱状态。这种不安以及动荡同时期待光明的情绪都在亨德米特的音乐中找到了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和不安以及战后人们期待宁静的心境。这是他的第一首中提琴奏鸣曲,是他最早成熟的作品之一。1919年6月2日,亨德米特在法兰克福组织了自己的第一次公开作品演奏会,并由亨德米特亲自演奏。这场音乐会使中提琴成为他最重要的乐器,并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此,亨德米特开始对中提琴偏爱,继而创作了6首中提琴奏鸣曲,及其他相关室内乐作品[2]。

20世纪许多新音乐思潮的兴起使得作曲家们开始挑战传统的和声、旋律和节奏规则,寻求新的表现手法。亨德米特作为一位现代主义的作曲家,对于音乐语言的实验和创新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作品Op.11 No.4是亨德米特的第一首中提琴奏鸣曲,对他的创作和中提琴演奏生涯都起了重要作用。这首奏鸣曲采用幻想曲和主题变奏的形式写作,三个乐章之间不停顿地连奏,带有清新的民歌风格,旋律优美,色彩丰富,极具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色彩。亨德米特在这首作品中力求显示出中提琴乐器本身的长处,发挥它的技术以及表现优美旋律的潜力。作为亨德米特早期的代表作品,Op.11 No.4综合了古典风格和现代技法,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也为之后他创作风格上的转型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这部作品,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对于亨德米特早期作品风格的把握,也促进了我们对20世纪中提琴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3]。

二、作品Op.11 No.4的音乐结构与创作风格

(一)Op.11 No.4的音乐结构

这首奏鸣曲分三个乐章,各乐章之间没有停顿。第一乐章(幻想曲)为再现单二部曲式,该乐章虽然部分脱离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但是由于首尾调性统一,调性布局依然是一个整体。保留传统创作理念的同时,加入了亨德米特独特和声写作的特点。第二乐章为变奏曲,主题的变奏一直延续到了变奏四。第四变奏中的前一部分属于第二乐章,后一部分则属于第三乐章,结构缜密及严谨。该作品具有混合结构的特征,体现了亨德米特既沿袭传统又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曲式结构方面,该作品第二、第三乐章主题与变奏采用传统的处理手法。作品以民歌为基础,每个变奏结构清晰,风格各异。第三乐章中,两个风格不同的旋律形成主、副部。主部旋律富有动力性,副部旋律舒缓流畅,之后的展开部是一个赋格段,最后的再现部分回归到主部和副部。这些处理都是典型的传统方式。他的作品的另一特点为他对巴赫的学习和继承,甚至有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巴赫”[4]。亨德米特的变奏曲部分沿袭了巴赫的赋格曲式,即以一个简单的旋律开端,之后逐渐变化和发展。

亨德米特处在一个新旧音乐流派交汇的时代,他在掌握传统创作技法的同时,吸收了新音乐派别的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音乐表现力。一是在调性布局上作品Op.11 No.4突破了传统模式,使全曲更具整体性:第三乐章呈示部的主部和副部是i-iv的关系,分别为#c小调和#f小调。再现时,虽然主部和副部没有回原调,但是仍然保持了i-iv的关系。第三乐章最后回归到第二乐章的调性,对主题也进行了再现。亨德米特创新地采用这种方式把整个混合曲式统一起来。二是在全曲结构上,亨德米特将三个乐章巧妙衔接:用一个同音将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联系起来;在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的衔接处,亨德米特通过改变乐句的结束位置,巧妙地消除了乐章衔接处的间断感。这些方式让全曲结构更加紧凑。亨德米特采用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与创新结合,使作品形成了全新的混合结构。三是亨德米特较多地使用二度音程连接各段落。此外,他在作品的谱面上的力度表情记号标志详细。

(二)亨德米特早期中提琴作品创作风格

亨德米特是一位掌握传统创作技法的大师,遵循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在他的早期中提琴作品创作中,多采用传统的曲式结构,正如本文所研究的Op.11 No.4。首先,从乐曲体裁而言,他十分偏爱奏鸣曲这一典型的传统体裁。其次,他的作品也较多地采用了主题和变奏,如他创作的著名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以及他之后创作的几部中提琴奏鸣曲,无一例外都将主题与变奏这一创作特点融入其中。

20世纪初期受到无调性音乐的影响,亨德米特的早期音乐创作风格具有实验性,以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风格为基调融入了当时新的音乐特征,广泛吸收当时如勋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探索自己的音乐风格[5]。

保罗·亨德米特早期的中提琴作品展现了他对音乐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呈现出一些现代主义的元素。他强调音色和技巧,注重音色的同时也将中提琴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中充分展现中提琴独特的音色,反映了他对中提琴这门乐器的偏爱以及对于乐器特征的深刻理解;尊重传统结构,亨德米特早期的创作依旧受到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影响,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乐章划分上有着清晰的界限,正如本文分析的这首作品Op.11 No.4,连乐章的演奏却丝毫不影响乐章结构的清晰划分。

三、作品Op.11 No.4的演绎分析

(一)多变的力度

亨德米特的力度标记十分详细,对这些力度标记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作品的演奏风格。作品Op.11 No.4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力度变化。

小乐句的渐强渐弱,见谱例1。

反复的渐强,见谱例2。

持续的渐强,见谱例3。

乐段的持续渐强,见譜例4。

“橄榄形”力度变化,见谱例5。

(二)密集与宽广的揉音

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由一个长音相连,该长音既是第一乐章的末尾音也是第二乐章的首音,见谱例6、谱例7。

由于两个乐章之间没有停顿,且风格和情绪存在差异,所以要求此处的揉弦有频率的变化。揉弦要由慢变快,制造音色及情绪的变化。揉弦幅度的变化也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高音转到低音时,加大揉弦的幅度可以使中提琴获得更宽广、浓郁的音色,从而体现中提琴的特色。

(三)与钢琴的合作艺术

这首作品是钢琴与中提琴奏鸣曲,两件乐器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一是钢琴的主奏部分,如第一乐章的第5小节,钢琴紧随中提琴之后以主旋律的角色进入;第二乐章的45小节,钢琴演奏着主旋律,而中提琴则进行以半音为主的连音(见谱例8)。

二是中提琴作为主旋律出现时,钢琴主要对中提琴的主旋律起到预示和情绪上的推动作用,此时钢琴不仅仅是伴奏,如第一乐章的31小节,第三乐章的314小节等。

三是钢琴与中提琴的对答,双方需要有互动和回应(见谱例9)。

四是钢琴与中提琴的抗争,如第三乐章的110小节至121小节(见谱例10)以及结尾346小节至365小节,二者的冲突与对抗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钢琴与中提琴在演奏中应相互配合并注意角色转换,调整音量和音色,正确表达音乐情感。

亨德米特的奏鸣曲具有结构传统、和声调性多样性、力度标记精细化、凸显中提琴特色等特点,在演奏技巧方面应注重力度对比和音色变化及钢琴与中提琴的配合。亨德米特的中提琴奏鸣曲在推动20世纪中提琴艺术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波尼亚托夫斯基.中提琴艺术史[M].吴育绅,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钱建明.20世纪中提琴作品的技巧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4(04):49-52.

[3]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M].大陆书店,1970.

[5][德]保罗·亨德米特.作曲技法[M].罗忠嵘,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龙敏(1976-),男,四川绵阳人,硕士,副教授,从事中提琴教学与演奏研究。

猜你喜欢
演绎中提琴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老余
春天的奏鸣曲
中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饥饿奏鸣曲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