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歌曲《黄河渔娘》充分凸显了黄河悠久的历史文化、绵绵不断的特点,同时还成功塑造出了坚强淳朴的黄河渔娘形象,能够让受众感受到黄河渔娘那种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演唱者在演唱该歌曲时,除了要熟练掌握运用专业演唱技巧方式外,还必须融入个人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艺术效果。本文将进一步对艺术歌曲《黄河渔娘》及其演唱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黄河渔娘》;艺术特征;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3-00-03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主要描述了我国黄河两岸渔家姑娘的日常生活,这一歌曲有着优美动人的旋律、浓郁的豫剧气息、朴实无华的歌词。该首歌曲整体节奏比较舒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演唱者除了要合理规范使用好演唱技巧,还需要注重情感的把握,确保能够准确传递出原曲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民族情感。作者在创作该歌曲时,通过描绘刻画黄河渔娘这一生动个体形象,表达了其对黄河儿女那种勤劳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赞誉之情。
一、艺术歌曲《黄河渔娘》艺术特征分析
(一)旋律与曲式分析
在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创作中,作曲者创新融入应用了河南地域特色的梆子音乐艺术元素,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该歌曲的艺术性,给受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该歌曲的引子部分,作者设置运用了大量的大旋律线条,促使各个音之间有着较大的起落幅度,这样不仅能够为歌曲增添传统戏剧性的韵味,促使其充满豪情壮志,还可以大幅提升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一种生动的音乐故事叙说氛围[1]。在该歌曲的第一乐段中,音乐旋律的起落与河南当地语言的声调起伏基本保持一致,其线条类似于具有叙述特征的语言。作者通过将质朴平直的河南方言特点融入该艺术歌曲创作中,一定程度提升了该歌曲音乐旋律的叙述感和语气感,能够更好地具化歌曲中所描绘的生动人物形象,激发受众的感官联觉,促使能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美妙歌声中聆听艺术故事。作曲者对该艺术歌曲的创作,极为注重以旋律形式传递不同的情感情绪,其不仅体现在不同乐段之间,在不同乐句之间也能够发现明显的变化。如谱例1所示,该段旋律呈现出起伏的状态,开始是向下行的旋律,接着出现较小的旋律起伏,乐句中第一个“哎”到第二个“哎”是由大声呼喊到心灵的呼唤。整段旋律线条有着收放自如的特点,不仅能够将歌曲中歌词描绘的故事娓娓道来,也能够充分表达出人物角色的丰富情感,能够让受众切身体悟感受到歌曲中黄河渔娘的精神与内心情感。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曲式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不同乐段部分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首先,A乐段为8-34小节,它是由四个有完全终止的乐句构成的一个起承转合的乐段,相邻两个乐句有着同头异尾的句式关系。作曲者采用了上行的旋律线条同音重复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然后后面的旋律做反向行进,这样能够产生良好的音乐艺术对比效果,同时还可以为歌曲接下来的旋律变化打下扎實的基础。在A乐段的第21和22乐节内容创作中,作者对前两个乐节展开了四度上行的自由模进,以“黄河渔娘”对应的音为核心动机,反复模进并且是结束在主和弦上的完全终止。其次,B乐段的35-55小节,前两个乐句设计均是由7个乐节组成,而后两个乐句的设计则分别少了三个乐节和四个乐节,这样会给受众带来一种明显少了乐句的错觉。然而也正是这种通过对减少乐节的设置处理,促使该乐段创作更加具有机动力,能够为接下来C乐段的情感表达做好铺垫。最后,C乐段的56-81小节,该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作者采用了对比的作曲手法,后面两个乐句是前两个乐句的派生对比,主要是以节奏变化、力度变化以及音区变化等形式展开鲜明对比,各个细节之处都能够充分展现出作者对该艺术歌曲曲式结构设计的匠心独运。
(二)情感表达分析
《黄河渔娘》作为一首赞颂类的艺术歌曲,无论是其歌词部分创作,还是乐曲部分创作,都充分表达出了作者对黄河渔娘那种坚强不屈、积极乐观精神的憧憬赞扬之情,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2]。《黄河渔娘》主要描绘了黄河流域一带的渔娘日常生活,即便她们要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但是她们从来不抱怨,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一面,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整首歌曲创作出来的曲调激情昂扬,能够让听众体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豪爽直白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作品赞颂黄河渔娘、讴歌民族精神的深层次文化含义。比如,当演唱者在演唱到“叫你一声黄河渔娘,叫你一声黄河渔娘,黄河渔娘啊,哎哎黄河渔娘”这段乐句内容时,要注意这四个相同的词蕴含了不同的情感,需要合理采用缓慢增强再递进最后再进行渐弱回落的演唱方式,这样的演绎方式能够让歌曲演唱变得更加动人,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三)语言特色分析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有着浓郁的河南方言特色,演唱者在登台表演该首歌曲时,首先要科学掌握好歌曲的显著地域风格与方言特色,其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地基层劳动人民的风土人情与日常生产生活情况。河南方言又被人们称为豫语,其与普通话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声调,河南方言会将普通话的声调一声读作二声,二声读作四声,三声读作一声,四声读作三声。并且河南方言有着五种声调,分别是上声调、阴平调、入声调、阳平调、去声调,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在语法、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特征,能够让人们充分体验感受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创作有效融入了典型的河南梆子艺术元素,整体旋律曲调豪放不羁、此起彼伏。河南梆子是豫剧的旧称,演唱者在起腔与收腔时常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豪放直率是河南梆子表演的鲜明特点,能够展现出河南地域文化中的自然质朴简单之美。作曲者通过将河南梆子与充满民族情结的歌词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表达出对河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黄河诚挚的情感。在河南梆子旋律设计呈现上,作者采用现音大跳的处理方式,让音乐节奏能够表现出一种跳跃起伏的感觉。如谱例2所示,作者在该乐节创作中采用了6处大跳的音,同时还融入应用了滑音技巧,让歌曲听起来能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这也极其符合河南梆子灵活多变的泛用性特征。与此同时,在该歌曲创作过程中,作曲者为了能够有效凸显出河南梆子豪放直率的民间音乐韵味,还合理应用了长音提升音乐旋律的起伏感。乐句中的每一个“哎”字都蕴含了不同的情感,演唱者需要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变化,准确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歌曲的丰富层次性,并听出河南音乐淳朴简单的艺术特色。
(四)装饰音运用分析
在艺术歌曲《黄河渔娘》创作中,作曲者还灵活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元素,其能够有效提升歌曲整体的艺术效果,赋予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韵味。从音乐艺术风格表现来看,《黄河渔娘》歌曲创作融入应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河南梆子,演唱者在表演该首歌曲前,必须深入剖析了解河南方言的相关特征,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故事与渔娘形象[3]。在演唱《黄河渔娘》歌曲时,演唱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范使用好甩腔、波音等演唱技巧。如谱例3所示,作曲者采用了甩腔这种装饰手法,演唱者在演唱到第一句“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中的“大”字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上滑音的甩腔,让“大”字的两个音在短时间内滑过,紧接着后面的“河”字需要运用到波音,以此来凸显出该首艺术歌曲的河南梆子韵味和地域特色,最后的“上”字则需要采用下滑音的甩腔演唱方式,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对比艺术效果,为歌曲中不屈不挠、勤奋努力的渔娘形象塑造推波助澜。
如谱例4所示,演唱者要注意歌词“织进那渔网”中的“渔”字上面增加了一个波音记号,在演唱“渔网”二字时,需要合理采用波音和河南梆子的下滑腔处理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更加符合地方语言的发声特征,强调该歌曲的豫剧音乐艺术风格,也可以充分表现出黄河流域一带渔娘形象洒脱恣意的性格特征。
二、艺术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分析
(一)演唱技巧的灵活运用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具有浓郁的河南豫剧音乐色彩,演唱者在实践运用演唱技巧表演该首歌曲时,需要科学把握歌曲的地方戏曲特征与整体音乐气质,通过合理调整演唱气息、控制演唱发声力度与速度,让原曲中塑造的黄河渔娘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具体。《黄河渔娘》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对演唱者的气息有着极高的要求,在舞台表演或者日常训练过程中,每个演唱者都需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自己的呼吸,要以充足的气息进行稳定发声,准确表现出该歌曲的整体情绪基调。演唱者在吸气时,要让自己的膈肌和肋间肌保持收缩状态,胸廓则是向两边扩张,横膈膜下降,通过挤压小腹的方式不断向上送气,以此来更好助力声带发声。该首艺术歌曲有着激情昂扬的曲调特点,为了能够让自己演唱出来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力量感,打动听众的内心,演唱者需要协调运作使用各大腔体。演唱者需要结合该首歌曲的艺术主题与地域风格特征,科学做出相对应的咬字吐字处理[4]。《黄河渔娘》作为一首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族歌曲,是以黄河流域的漁娘形象为原型创作的,作者采用了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梆子演唱元素。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该首歌曲时,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语言习惯,在科学把握歌曲整体音乐风格的同时,要努力做到清晰的咬字吐字。比如,当演唱者要演唱到《黄河渔娘》歌曲第一段第一句“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中的“天”字时,需要注意其音域较高,需要保证音值自由延长,部分演唱者在演唱时会难以做到字正腔圆的演唱效果。此时,演唱者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要避免气息僵化在自己的腹部位置,要确保气息在各腔体的流动性和连贯性;二是要优化调节自己的口腔空间,尽量打开自己的口型,创造出充足的共鸣空间,字头部分要清晰地咬,并让其归韵在“an”上,这样才能够凸显出该歌曲的民族色彩韵味。
(二)歌曲蕴含情感的表达处理
《黄河渔娘》的创作背景是黄河流域一带渔娘在恶劣生活环境下的艰苦奋斗,她们面对着风吹雨打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会被大风大浪所打败,她们是一群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渔娘。因此,在演唱该首歌曲时,演唱者要注意充分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体现出渔娘形象的优秀精神以及作者对她们的赞颂之情。比如,当演唱者在演唱到歌曲第一段第一句“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时,要注意该句演唱的情感表达必须是慷慨激昂的,要以高亢嘹亮的声线表现出黄河渔娘在日常生产劳作中的兢兢业业[5]。而当演唱至下一句“叫你一声黄河渔娘”之时,演唱者则需要注意自己的演唱情感表达要从温柔亲和的呼唤,转换为坚定的呼喊。基于该种情感表达方式的演唱运用,能够大幅提升歌曲表演的层次感,同时增强演唱声音的震撼力,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变化,被带入歌曲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氛围中。
三、结束语
艺术歌曲《黄河渔娘》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整体曲调昂扬热情、大气磅礴,演唱者在登台表演该首歌曲前,要深入剖析了解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要求,根据歌曲主题与艺术风格,灵活运用演唱技巧方式,并融入个人演唱情感。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浅谈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技巧[J].牡丹,2019(21):89-91.
[2]金银顺,孙冬冬.《黄河渔娘》的作品特点分析及演唱解析[J].戏剧之家,2022(11):91-93.
[3]段紫宏.歌曲《黄河渔娘》的演唱赏析[J].大观(论坛),2021(09):171-172.
[4]辜小飞.民族声乐作品《黄河渔娘》的作品分析及演唱解析[J].艺术品鉴,2017(10):268-269.
[5]宋婧.探析声乐《黄河渔娘》的艺术表现与处理[J].黄河之声,2021(08):122-124.
作者简介:俞菁华(1979-),女,江苏南通人,本科,讲师,从事职业教育幼儿保育音乐课堂高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