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中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2024-04-27 04:11王峥
考试周刊 2024年1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高中生

作者简介:王峥(1979~),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  要:文章就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全面加強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劳动教育的价值,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文章旨在提升高中生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素养的时代新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3-0015-04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如何在普通高中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提升到更为重要的教育地位,形成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的多维育人模式,从而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素养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物质财富创造外,也能推动人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创造精神财富。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从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通过体验学习、操作学习、设计学习等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研品质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

通过强化学生劳动体验和技能学习,有助于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对做好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劳动教育也可以促进高中学生锻炼体能、磨练意志、培养高尚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动高中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地发展。

二、 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受传统思想影响,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大家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些家长为学生承担了本应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许多劳动任务,导致学生在家中劳动的机会减少,缺乏劳动技能,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变得淡化。

当孩子犯错时,一些教师和家长倾向于通过劳动来惩罚,这使得孩子从小就带有“劳动卑贱”的观念,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抵触情绪,劳动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窄化

首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在一些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只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或农作物种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这样的课程缺少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无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学校劳动教育的设置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有些学校劳动教育缺乏计划和安排,仅仅零散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培养方案。学生可能仅仅参与过几节手工制作的课程,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和渗透性。这些学生可能没有机会真正掌握多种实用技能,无法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无法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获得感不强。

在一些校外劳动实践中,学生往往走个过场应付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一些表面性的活动,刻意摆拍,从而使实践活动失去真实性。这往往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下降,无法真正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社会认知。

(三)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薄弱

尽管《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应该配齐劳动教育教师,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难以满足指导纲要中对教师配备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和深度,教师只是从事一项与劳动技能相关的工作,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教师教育教学基础较为薄弱,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也存在不足。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课程可能缺乏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培养,培训内容匮乏、力度不够,无法全面满足学校实际教学的需要。同时,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以及技能提升的机会也不足,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够频繁,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经验分享和专业成长。

(四)劳动教育评价导向偏位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然而,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未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基本上与劳动无关,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特长无法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展示和认可。评价体系的偏向导致劳动教育被忽视,甚至排除在教育目标的核心范围之外,这降低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参与度和学习动力。为改变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轻视现状,必须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加大劳动教育的比重,并杜绝纸上谈兵、弄虚作假的现象。对所有虚假的所谓“劳动教育”做法,坚决予以拒绝,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 新时代普通高中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

在新时代,为了全面有效地加强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普通高中首先需要确立高中生劳动教育目标,改变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边缘化的现象。其次,在具体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普通高中要努力探索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路径,建立以实践为主线的多维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高中生参与真实的劳动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实现知行合一。推动劳动教育从表面化到实践化,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多维品质。

通过组建劳动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劳动教育专门化师资培训以提高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专业化,在科学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这些方面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沉浸式劳动教育课堂

沉浸式劳动教育是一种通过打造真实劳动教育环境,让学生参与实际劳动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生活能力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不是被动地参与,而是应该主动参与各种任务和项目。

沉浸式劳动教育可以包括卫生打扫、物品整理、衣物清洁、简单菜肴、点心制作等内容。通过参与这些家务劳动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教室大扫除,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分工,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和劳动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可以现场进行扫地、拖地、擦玻璃等工作的演示,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沉浸式打扫。指导老师对其劳动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并對打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在下一次劳动教育课上进行改进。

再如,高中学生书籍等学习用品较多,一些学生缺少物品有序归类整理的劳动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劳动课堂开展沉浸式物品整理教育。班主任可以邀请班级中善于整理的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让全体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自己学习用品的整理劳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物品整理能力,使物品摆放合理有序,也提升了教室的整洁度。

(二)渗透式劳动教育课程

渗透式劳动教育是一种以劳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通过将劳动和学科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劳动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来获得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渗透式劳动教育强调劳动与学习的统一,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劳动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劳动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与各个学科进行渗透。在劳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运用着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比如,在种植园,学生可以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时间,并将其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的影响;通过化学知识的运用,学生可以研究土壤和化肥的成分,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应的农作物。在生产劳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化肥成分分析实验,帮助他们了解土壤成分、化肥成分及如何根据土壤特性选择适应的农作物。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在日常文化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科知识与劳动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在劳动课程中开展多学科知识和领域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劳动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对语文教学,可以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劳动与创造元素进行解析,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例如,老舍的《茶馆》中,通过茶馆的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劳动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调查和观察,自行撰写人物小传或故事,加深学生对劳动创造和文学创作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劳动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例如,通过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让学生计算建筑物的高度或以天空、大地为标志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角度和高度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和数学知识的关系。

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图像史料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中劳动工具、劳动场景、劳动成果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理性认识,深刻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深刻内涵。

在艺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劳动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例如,展现画家创作过程中的新颖构思与繁复技巧,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创作来理解艺术的劳动创造和体验劳动的艰辛。通过学习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工人、每位劳动者的重要价值,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

(三)服务式劳动教育课程

服务式劳动教育课程是一种注重服务他人的劳动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社区或其他组织的服务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并通过服务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校内,学校可以以值周班为抓手,组织学生参加服务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值周班制度要求每个年级的每个班级每周轮流担任值周班,每位同学都要参与一周的卫生检查和打扫工作。一个学期下来,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值周班的劳动和卫生检查工作,形成了全体学生共同劳动的良好氛围。这种集体参与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在校外,学校可以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服务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假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假期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选择到社区参与卫生打扫,为社区营造一个清洁整洁的环境;还可以到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给予他们关怀和陪伴。整个假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图文并茂地完整记录参与过程,并撰写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报告,强化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增强教育功能。

(四)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

对高中生来说,劳动教育实施还可以结合职业体验来进行。普通高中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了解不同行业的运作和职业特点,亲身感受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学生携带着探究问题走进职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实践中学习,了解各个职业的特征,描绘职业形象,并对相关领域的职业形成一定的认知。

在实施职业体验时,学生可分小组在校外生涯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3~5天的真实体验。对部分劳动技能要求较高、不适合学生直接上岗实践的公检法机关、医院、银行柜面等工作岗位,学生可以进行全方位观察,并与之进行面对面交流;对劳动技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馆解说、商品销售等岗位,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岗位的实践活动,并承担一定的具体任务,切身感受。

(五)生活式劳动教育课程

生活式劳动教育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和探索的教育方式。它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社会参与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实际中领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校园里,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发生,但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以成为生活式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从教室、寝室的卫生,校园的道路和校园周边的环境入手,从宏观到微观,带领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进行卫生打扫,清理垃圾,物品整齐有序,都是一种劳动,做好这些小事情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粮食等。让他们亲身体会这些生活小细节对环境的影响,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使校园更加美丽和舒适。

在校园中种植花草,维护植被,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变化。通过在劳动中感受劳动乐趣、锻炼体魄、培养耐心和恒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这些日常活动中赋予劳动的内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亲手打造的环境和生活必需品,足以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精神价值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热爱并尊重劳动,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健康的基础。

四、 结论

法国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一个小时的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这样的教育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高中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并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J].中国德育,2023(13):5-11.

[2]西寧市城中区教育局.劳动教育绽新蕾:喜看西宁市城中区劳动教育发展成效[J].青海教育,2022(11):31-32.

[3]孙红军.当前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管理,2022(1):53-55.

[4]陶凤云,沈紫晴,胡斌武.新时代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价值导向与实践进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5):16-20.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