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进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文体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研读文本,引领学生认识与把握小说文体的基本特点,了解小说的表达特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笔者以本单元课文《桥》为例,谈谈具体思考与探索。
将《桥》归类为诗化小说,主要是作品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设置上都具有诗意,与一般小说比较重视情节发展描写很不一样。
1.以片段化设置情节
情节是小说阅读中最吸引人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小说都是以完整的情节呈现,但在诗意小说中,故事情节不要求完整地呈现,只是在关键时刻以片段的形式出现,有一种虚实相间、似断非断的感觉;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微型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共性。《桥》有许多情节方面的内容被处理成留白了,如山洪暴发前村子里老支书和村民的日常生活情节,两个人被洪水吞没后的情形,老太太来祭奠之前发生的许多事情。小说中的情节片段,比如,洪水来袭后村民们来到小桥前逃离的慌乱情形,老支书“党员排在后边”的决定与执行情况,洪水把最后两个人吞没的情形,聚焦人物关键时刻的言行,给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带来了诗意十足的感觉。
2.以写意化描写人物
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桥》的主要人物老支书,次要人物村民群众,都看不出具体的样貌,缺少“形”的具体描写,有的只是“神”的表达,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聚焦主要人物的特征,与中国画的写意很相似。以主要人物老支书的描写为例,主要是言行的描写,如“沙哑地喊话”“吼道”,都是以体现人物内在品质为主的写意手法,唯一的外貌描写是“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依然看不出人物具体样貌,而是以诗意呈现人物此时此刻的镇静与沉稳。这样描绘的人物形象,符合革命文化育人需要,让学生关注人物的精神品质而不是外在形象。
3.以意境化营造环境
环境是小说的要素之一,能够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内心活动等作用。意境化的环境就是将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交融在一起,突出诗化小说的重要特点。在《桥》中,意境化的环境描写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以散点化呈现自然环境。开篇黎明的时候下暴雨“像泼、像倒”的情形,人们奔跑中洪水汹涌“逼近”“蹿上来”“舔着人们的腰”的情形,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突出了大雨导致山洪暴发的危急环境。二是社会环境的虚设化。作品中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只出现了一个山里的村庄和村民,在危难来临时出现了感人的一幕。
诗化小说结尾部分的诗意表达,通常采用留白、不确定等方法来寄托、渲染某种思想与情感,甚至是营造一种诗意的怅惘。《桥》与这些传统诗意结尾表达有着显著区别,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方法。
1.以逆转呈现的结尾
《桥》结尾采用的是西方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经常采用的表达手法——逆转。在《桥》的结尾,突然出现前面故事中没有明确出现的人物“老太太”,再通过老太太的视角交代了祭奠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故事高潮中形成冲突的老支书和小伙子竟然是父子关系。这种既含蓄又冷静的表述,带给人十分意外的感觉,老太太的丈夫老支书看到儿子站到了队伍中间,毅然冲上前,从队伍中将他揪出来,在不讲情面的背后体现出老支书坚持原则的崇高品质,因而更能够带给读者震撼。老太太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多少情感的潮水,她没有说一个字,只用“祭奠”把内心无法解开的痛楚,寄托在祭品中、消融在纸烟中,形成了作品隐形感情的高潮,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不是团圆的结局
《桥》的结尾有很重的悲剧意味,尽管作者把这种悲剧淡化在“祭奠”两个字中,但与传统小说以大团圆结局比,作者充分展现了“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意识。作品结束在最后被洪水吞没的两个人关系介绍上,他们原来是父子!在通常意义上说,父子在危急来临的时刻,都会努力想办法让一方或双方脱离危险,尤其是父亲会竭尽全力保护儿子。但是,作品结尾显示正是身为支书的父亲,在危急时刻把儿子从排队通过危桥的人群中揪出来让他排在了队伍的最后,成了除自己以外牺牲的唯一一人;作为儿子的小伙子没有与作为父亲的支书发生冲突。作者以悲剧结束故事,这种结尾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在诗化小说中,体现诗意的除了文本自身和表达方法外,还体现在小说主题的表达上。《桥》的主题主要有舍己为人、父子情深,还有党性和人性的关系。
1.牺牲的背后
《桥》作为革命文化题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党员的党性,即“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这正是作品表达牺牲的意义和价值。《桥》中的老支书姓甚名谁都没介绍,大家只知道他是老支书。在整个故事中,老支书让大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非常鲜明的党性特征,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的关键内容。洪水肆虐,村民们乱哄哄地挤到一座窄木桥前,老支书让村民们停下来,说明村民们是多么信任老支书,也深知老支书有办法让大家逃生。在老支书明确提出“党员排在后边”的解决方案后,老支书“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使“乱哄哄”的局面彻底得到了解决,体现的是老支书敢做敢为的魄力和人格魅力。在老支书牺牲以后,老太太来祭奠他和儿子,体现的是老太太对丈夫所作所为的理解。老支书虽然牺牲了,但是他身上的党性光辉得到了充分体现。
2.“桥”的隐喻
与“老支书”作为党的形象代表一样,《桥》这一小说的标题也具有隐喻的特点,是理解文本主旨的重要线索之一。在《桥》中出现的是一座“窄窄的木桥”,是被洪水围困的村民逃生的必經之路,这是有形的桥;之后这座桥由实化虚,即村民顺利地从这座窄窄的木桥上依次逃生,站在桥边的老支书和儿子最后牺牲在桥边,换言之是他们用生命为大家逃生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最后当人们想起那场洪水带来的灾害就会想起老支书的舍己救人、无私奉献,老支书在村民的心目中化作了一座精神的桥。这样的桥不仅让村民在危机来临时能够顺利逃生,而且让村民铭记老支书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总之,在小说文体单元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文体的基本特点,把握好“这一篇”小说的独特性,让学生从中习得阅读和创编小说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