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叶
朗读是贯穿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各学段“阅读与鉴赏”中对朗读提出了学习要求,其中低年级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就是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的定位,足见低年级是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的起跑线。在朗读中,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拖音、喊读、回读、错读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达成学习目标。
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尽管有口语作基础,而口语是思维与语言直接结合的结果,想什么就可以说出什么,中间没有任何障碍,但是按照书面文字读出来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因为学生识字还不多,又缺少朗读技巧与经验,句子中出现的字、词不是一眼就能识别与理解的,往往需要一个一个地认读、辨别、思考,必然会影响朗读的速度,读不出句子應有的节奏感,拖音问题就这样出现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解决,让学生“拖”成了习惯,积重难返,学生就会输在朗读的起跑线上。
学生朗读中出现拖音问题主要是朗读节奏跟不上。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学生读起来声音一致,选择让读得快的学生稍等一会儿,这部分学生无意中以拖音的方式“等”,渐渐形成了“拖”的习惯。尤其是拼音的音节拼读,有些教师误解了韵母要读得长一些,让学生以拖音的形式读,忘记了拼音规则中的“两音相连猛一碰”。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识字、拼音拼读时,就需要注意节奏感的体现,追求干净利落。教师应重视找到个别喜欢拖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独自练读快一些的节奏,提醒他周围的人注意“揪”他拖音的“尾巴”,多管齐下,把拖音现象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读词句、段落时,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找准朗读的节奏,对难读的长句子采用画节奏线的方法,帮助学生读得整齐、有节奏感。在读字词的儿化音和轻声时,教师除了提醒学生读好,还要重视以示范引导学生朗读,在训练学生朗读语感的基础上逐渐消除拖音问题。
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在班级氛围中容易出现互相比的情形。这种比就包括朗读的声音上,部分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喜欢较劲,总要比别人读得响亮一些,仰着头扯着嗓子读,这就出现了喊读的情形。这样的朗读,学生的心思放在与别人比声音上,既没有节奏又没有韵味,还容易使声带受伤,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对此,教师在学生朗读声音上需要区别对待。对一部分声音过小的学生,教师应提醒他把声音读响亮一些,让大家能够听出他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有欠缺需要纠偏,这种要求是适当的、必要的;对于喜欢与别人比声音大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提醒他注意把声音适当放低一些,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让大家欣赏,而不是让大家捂住耳朵。在每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提示学生用适宜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避免学生找不到朗读的基调而出现喊读的现象。如教学《秋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需要让学生读出轻快、明朗、舒缓的感觉,读准“凉了”“黄了”“叶子”“来了”等轻声词,读好“一”的变调,不可喊读。
低年级学生对文字的认知分辨能力比较弱,眼睛的视域有限,容易出现错读、误读的现象,而出现了错读、误读后,学生又喜欢再读一次,造成回读现象。这些都是影响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的重要原因,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年级学生初学朗读,可以采用指读的方式,看清楚以后再读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朗读目标上;这种指读属于暂时的,需要教师渐渐引导学生练习快速指读到用指尖象征性地划过——虚拟指读,提前为默读学习中的不指读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要训练学生不回读,即读错了也不停留而是接着往下读,待读完了全文,再纠正读错的词句,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流利为止。
低年级学生出于胆怯、害怕等原因,在课堂上不敢读课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不敢读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不敢读出来还是读不出来。对不敢读出来的学生,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让他在家里放声读出来,家长录制小视频,教师在班级展示并充分肯定,鼓励他在班级现场再读一次;还可以让他在小组、同伴之间多读多练。对难以读出来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适当放低要求,让他从只读自己会的一个句子开始,慢慢提振信心,一点点进步。
总之,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决学生容易出现的多种问题,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