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开端,也是学生未来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新课标对小学生识字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毕业时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做好功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识字教学方式:由“教”到“学”
在语文核心素养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从学生和教学发展新形势出发,注重将“情境——问题——活动”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要紧紧围绕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识字策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识字策略的改进:由“单一”到“多元”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音形义”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识字游戏活动,讲解汉字的造字规律,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识字。比如,教学象形字“日、月、网”,教师可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抽象的汉字符号就变得生动形象了。学生发挥想象和教师一起编儿歌、字谜,让生字变得形象具体,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教学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创新:由“课本”到“儿童课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校本课程,通过诵一诵、写一写、讲一讲、演一演的识字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在朗读中识字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教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学生必须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才能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2.在绘本里识字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也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汉字故事,也可以给学生讲绘本故事、编故事,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1)做识字卡片,趣味识字
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把汉字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做成识字卡片,还可以给汉字配上插图,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2)童话剧展演,提升识字能力
读与演可以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生动的绘本故事搬上舞台,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感受到童话故事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理论措施
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探寻规律识字
字音、字形的学习是学生识字的第一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汉字的造字原理,探寻汉字的内在规律,指导学生识字。比如,“囗”是象形字,本义是围绕,像包围之形,“囗”和“围”是古今字关系。凡由“囗”組成的字大都与围墙、界限或捆缚等有关。古字的“囗”现在一般用于部首,字义均由今字“围”承担。这样讲解就使一年级小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团结”的“团”是将人才聚集起来,所以团结力量大。再如,众,三人表示众多;灭,火上有覆盖物则火熄灭。
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探索汉字的分类,根据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一类字的特点,提升识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部首识字法指导学生识字。部首大多是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每个字的意义。如“水”部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属于“犬”部的字大都与兽类有关。部首识字法能帮助学生认识很多形声字,进而了解字义。
2.品读经典诗文
新课标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诵读积累优秀的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识字的联想性和趣味性,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古诗词音韵和谐,学生乐于朗读、背诵。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锻炼。
(二)实践措施
1.在识字活动中,提升识字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识字活动,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比如,我的名字里有故事、象形文字知多少、汉字听写比赛、百家姓朗读比赛、千字文诵读表演……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汉字的美,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将提升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应从观念上改变以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识字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施教,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