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课本、课文这一重要资源,还需要巧妙运用课内外的其他资源,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些资源包括与课文、教材密切关联的类似文本、相关实物、图片、视频等,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教材获得更真切的了解、更深入的感受。笔者以二年级下册识字课文《“贝”的故事》为例,谈谈具体的思考。
《“贝”的故事》所在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在识字写字中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课文是以两个语段加一些图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部分文字和图片说的是“贝”字的起源,也就是常说的造字故事;第二部分谈的是“贝”的意义拓展,后面有一个泡泡提示语提出了拓展学习的要求。从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目标和课后练习安排的训练看,本课基础性教学目标是:认识“甲、贫”等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漂”,会写“贝、财”等9个生字;发展性教学目标是: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贝”字旁的字的含义,感受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进一步把握形声字学习的规律。
基于上述梳理,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类似的文章,为识字课文的学习打基础。前置学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文章《趣说“舟”字》,说说甲骨文“舟”字是什么样子的?文章中出现了哪些用“舟”做偏旁的字?这些字表示的意思多数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用“舟”做偏旁的字?在这篇文章中,你积累了哪些与“舟”有关的成语?请你把这些思考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前置学习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了解学情,在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给予指导。教师安排这样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借助课外资源,能够有效突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限制,引入趣味性的表达,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阅读的文章《趣说“舟”字》说起,让学生复习带“舟”字的成语,并打趣地说:“当我们乘着舟来到海滩上时,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当学生说出海滩上有许多贝壳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适时用课件出示课题《“贝”的故事》,还将“贝”字标红,突出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对象。
展示课题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贝”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探讨书写要领,形成共识:整体上偏长,重点笔画竖撇舒展,关键笔画捺点支撑稳当。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描红、练写后,互相评价“贝”字写得是否有稳当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多种美丽、奇特的“贝”实物图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说说哪一种“贝”最漂亮、哪一种最奇特、自己最喜欢哪一种,作为文本阅读的“开胃菜”,并顺势提出自读课文的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笔标记文本中的生字,读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标记自然段,分自然段把课文读熟,边读边思考:最早的“贝”与甲骨文的关系,后来的“贝”与财富的关系,学习第1自然段,解决“贝”与甲骨文的关系。作为学习的对象“甲骨”是第一次出现在课文中,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甲骨文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甲骨文的由来有初步的了解。甲骨文在写法上以画图为主,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些象形字(日、月、水、火等)的古文字写法,进而对甲骨文形成比较清楚的印象。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教师出示两种图片资料:一是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二是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的情形。学生观察图片资料,纷纷发表自己对贝壳的看法:贝壳当饰品戴在身上有象征意味,说明贝壳很漂亮,也很珍贵;贝壳当钱币体现的则是贝壳本身在人们看来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流通使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与“贝”有关的字词,如“赚、赔、购、贫、货”等字就显得很轻松了。
经过上面的前置学习和课堂学习,学生对“贝”字的起源和意义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是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学习,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根据泡泡提示语的要求,运用课外资源安排学生拓展阅读《“玉”的变身》,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玉”與“王”有什么关系?大多数“王”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王”字旁的字?这些“王”字旁的字有哪些共同特点?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讲述课文故事,强化学生对形声字形旁表意的印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运用课内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